陈毅对红军干部说:老龚啊,熬不下去你可以走,但别出卖同志

兵说视界 2024-03-23 15:54:37

作者: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部分人员在苏区继续坚持斗争。

这支队伍在项英、陈毅、陈潭秋、贺昌和瞿秋白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

有文章说,我军历史上有三支部队最为艰苦,一是东北抗联,二是西路军,三是在南方坚持斗争的游击队。

抗联在几十万日军的“围剿”下,每年有长达六个月的冰天雪地时期,有许多官兵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斗争环境中战死、饿死、冻死的。

【红军游击队资料照】

西路军艰难到达河西走廊之后,没有后勤保障,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人手不到一支枪,而凶悍的马家军人数是他们的四五倍。结果血战数月之后,几乎全军覆没,战况惨烈。战士们不仅仅面临牺牲,有很多人还被敌人以残忍的方式折磨致死,马家军的暴行骇人听闻。

而南方留下来的红军有3万多人,有大约三分之二是地方工作人员、部队伤员,他们只有少量的枪支弹药,很多人手中的武器只是大刀、长矛。

不仅如此,敌人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已经修筑了数以万计的碉堡,铁丝网密密麻麻。

苏区的群众,也被强行迁移到了一块,无法自由活动,更不能给红军提供任何支持。

南方的红军游击队也像抗联战士一样,不仅要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也要面对饥饿、寒冷和死亡。

所以说,三年游击战可谓是炼狱一般的战斗和生活。

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少人没能坚持住,选择了投敌或者开小差。

其中,还有不少高级干部,如办事处秘书长谢然之、闽赣军区司令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湘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何振芳,以及湘赣省委秘书长龙承旭等。

【红军时期的陈毅(右)】

在此背景下,陈毅对一位红军高级干部说过这么一句话:“老龚啊,革命实在是太艰苦了,你如果熬不下去,可以走。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别出卖同志。不要让大家的鲜血染红你的顶戴花翎。”(金一南“文汇讲堂”语)

陈毅口中的老龚,名叫龚楚。

在红军历史上,龚楚的地位是很高的。

最早从事农民运动的领导有三位,一个是彭湃,一个是教员,还有一个就是龚楚。

教员担任国民党宣传部长的前一年,龚楚就已经担任了国民党农民部的高级官员。

我们都知道,八一南昌起义是武装反击敌人的第一枪。

而在1927年5月,龚楚就率领乐昌农军和北江工农军1100余人,组成“北江工农讨逆军”,高举反蒋大旗,前往武汉参加讨伐老蒋。

后来,龚楚把队伍拉到江西,参加了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龚楚是组织指定的领导人,因途中遇险,没能如期参加。

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一部举行宜章暴动后,工农革命军第三师成立,龚楚是党代表,也就是政委。

【青年龚楚】

朱、毛在井冈山会师之后,这支队伍被称为“朱毛龚”。

红四军成立后,龚楚和朱、毛一起被选为“红四军前委三人小组”。

当时,湖南省委给红四军前委写信的时候,一般也都会以“朱毛龚”来开头。

1929年5月,龚楚被组织上派到广西,以广西前委委员的身份,策划著名的“百色起义”。

从这些历史中可见,龚楚的地位有多高。

既然如此,陈毅为什么认为龚楚会去投敌,对他说了这么一番怀疑和提醒的话?

其实,龚楚的革命之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在1932年,他的人生也出现了低谷,经历了一些坎坷。

当时,他被扣上了“右”的帽子,压力很大。

他还被突然开除了组织身份,职务也被一撸到底,成为一名学员。

如此重大的挫折,让龚楚感到不平,思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立场产生了动摇。

一年之后,龚楚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被上面重新启用,担任粤赣军区的司令员,有了重新展现才能的机会。

然而没有多久,他又被扣上了帽子,再次被开除组织身份。

原因说来简单,是因为在打土豪的过程中,出现了过激行为,有的红军将领家属受到冲击。对此,龚楚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应该注意分寸。

龚楚因此受到处理,有点灰心丧意,立场再次发生动摇。

1934年4月,因刘伯承患病,龚楚出任红军代参谋长。这也可见,他的军事指挥能力不弱。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为了统一指挥南方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中革军委成立了中央军区,项英任司令员兼政委,龚楚任参谋长,龚楚是二号人物,地位高于陈毅。

【红军在行军中】

陈毅对龚楚产生了怀疑,认为在艰苦环境下,他有可能叛变。

因此,在1935年初,陈毅对龚楚说了这么一番话。

1935年2月,为了应对敌人越来越猖狂的“围剿”,红军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决定化整为零分多路突围。

这时候,敌人加紧了对红军的封锁,他们坏主意不断,把很多村子强行合并在一起,企图切断群众与红军游击队之间的联系,把红军困死、饿死在山里。

陈毅当时写过几首诗,记述当时的情形,其中一首写道:“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

从诗中可见,红军游击队的处境多么艰难!

敌人在进行封锁的同时,也对红军发起诱降攻势。

面对艰难困苦和生死考验,龚楚动摇了。

1935年5月2日,龚楚想到了投敌,甘愿做可耻的叛徒。

对于同乡龚楚的大名,广东军阀余汉谋早有耳闻,如今见他前来,他喜不自胜,当即任命他为粤军游击司令、粤湘边区“剿匪”指挥官。

在余汉谋看来,红军高级干部龚楚的到来,意味着“剿匪”之战胜利在望。

龚楚叛变后,将陈毅的话抛之脑后,开始向昔日的战友举起屠刀,用烈士的鲜血去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

【龚楚投敌】

因为南方红军游击队分散行动,又没有电台联系,对于龚楚的叛变,除了他的心腹,其它各部并不知情。

龚楚这条毒蛇,依旧自作聪明,披着红军干部的外衣,精心设下圈套,企图诱捕昔日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

1935年为10月13日,龚楚带人来到广东仁化北山,将赣粤边特委机关后方主任何长林逮捕,说服对方叛变。

之后,他带着何长林签名的介绍信,打算跟项英和陈毅见面,企图将二人逮捕。

不过,他并不知道项英和陈毅的具体位置,只好通过之前他认识的交通员给二人捎信。

这个交通员非常机警,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信送到了项英的手中。

项英见信之后,喜出望外,劫后余生的战友见面,可以强强联合,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庆贺的事?

可是,陈毅非常冷静,他之前就看出龚楚情绪消沉,对他心怀警惕。

但是,他这时也没法断定龚楚已经叛变,建议项英再了解一下,再决定是否见面。

【叛将龚楚】

这时候,敌人报纸上刊登的一条新闻,引起陈毅的警觉。

新闻中说,龚楚带领的红军多次袭击蒋军,特地登报悬赏重金捉拿。

陈毅看了眉头紧锁:当时南方游击队处境艰难,缺少粮食和弹药,生存都是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发动主动进攻。这龚楚竟然多次打胜仗,太不可思议了吧!

项英听了,也感到很异常,打消了与龚楚见面的念头。

至此,龚楚企图活捉项英、陈毅的阴谋被粉碎。

后记:

尽管龚楚死心塌地投靠老蒋,但叛徒是很难得到真正的信任和重用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龚楚到了孙连仲的5战区,担任上校参谋处长,成为一个打酱油的角色。

抗战胜利后,龚楚被踢出军界,担任广东参议会议员,更是坐起了冷板凳。

1949年,老蒋像扔尿布一样,把龚楚丢在了港岛。

这时候的龚楚有家难回,即使到了80年代,我方发布了对蒋军人员既往不咎的公告,他仍然没有胆量回国。

直到他得到有关部门明确的答复后,龚楚才在1990年秋天踏上了回乡之路。

【红军叛将龚楚晚年落叶归根,老家的亲人没有嫌弃他】

1995年7月24日,龚楚在乐昌县长来镇的家中去世,结束了他复杂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金一南评说那些与历史失缘和结缘者》

2,《中国红军人物志》,作者王健英,广东人民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投稿私信必复】

12 阅读:10632
评论列表

兵说视界

简介:聚焦国际风云,深耕战争军事,获评“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