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一国军飞行员携4.6吨银元迫降北京,军区首长:这钱是你的?

文史风云 2024-05-07 22:36:31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2月,北京与河北的交界处,正在劳作的农民们,忽然听到天空之中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随后,又传来巨物栽落在地的声音。

当农民们匆匆赶去事发地点的时候,都惊呆了,落在地面上的,是一架国民党的飞机。

而飞机上的飞行员还活着,村民们匆忙地把飞行员拖出来,送到附近的医院。

参军报国

随后,几个胆大的村民钻进了飞机内部,进行搜查。

更令他们惊讶的事情发生了,飞机货舱里,堆满了银元。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

一个国民党的飞行员,为什么突然降落在北京附近,这飞机上的银元又是哪里来的?

这件事,还惊动了军区首长。

当时,国民党主力已经退守台湾,可国内的情况算不上稳定,大战依旧有可能爆发。

所以,人们很担心这飞行员的到来是一个阴谋。

但军区方面不这么认为,这架降落在北京附近的飞机,并没有出现大的故障,以国民党现在的形势,他们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找一架这么显眼的飞机,跑到北京的地界上来兴风作浪。

而且,这个飞行员来到北京之后,明显是采取了迫降的方式,并没有什么攻击行为。

所以,军区首长推测,这个飞行员大概率是来投诚的。

只不过,飞机上那些银元又是怎么回事,是他自己的积蓄吗?

恐怕不太可能,飞行员的工资就算再高,也不可能攒下这么多的钱,更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自己全部积蓄带到飞机上。

在医院昏迷了数日之后,这个神秘的飞行员终于醒了过来。

军区首长立刻赶到,向他提出了种种疑问。

飞行员来到北京的目的,和军区首长此前推测的几乎一致。

飞行员说,自己的名字叫做杨宝庆,的的确确是来投诚的。

首长又问了另一个问题:“这钱是你的?”

病床上的杨宝庆摇了摇头,随后,他对首长讲出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杨宝庆1923年出生于一个贫寒之家。

因为战争爆发,所以,他们一家不得不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1941年,刚刚成年的杨宝庆,在街边看到了空军军官学校的招生广告。

他立刻决定投身参军,报效祖国。

虽然,受限于家庭条件,杨宝庆从小没有接受过太好的教育,但他却极有天赋,学起东西来比别人快上十倍。

很快,他就凭着优异的成绩,在军官学校脱颖而出。

最后,他又先后到印度与美国学习飞行技术。

直到1944年,杨宝庆学成归国,随后立刻被编入国民党的空军部队,正式成为一名轰炸机飞行员,参与对日作战。

能够亲自上战场抗击日寇,正是杨宝庆一直以来的梦想。

百般纠结

事实上,杨宝庆这段对日作战的生涯并不长。

因为,1945年8月,日本便投降了。

不过,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杨宝庆还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了国民党的表彰。

当时,杨宝庆的心情非常振奋。

说起来,以他的战功,将来在空军部队必定前途无量,不过,杨宝庆却并不太留恋部队。

杨宝庆参军的主要目的,是保家卫国,现在日本侵略者已经被赶走了,杨宝庆最大的愿望是能够离开军队,回到家乡过平静的生活。

然而,他的退役报告却很快被上级打了回来。

因为,国民党早就动起了内战的念头,所以,他们不会轻易把一个优秀飞行员放走的。

果然没多久,杨宝庆接到了上级的通知,让他运送部队前往东北,另一场战争开始了。

但再次走上战场的杨宝庆,心情却和过去截然不同。

过去,他舍生忘死的作战,为的是抗击侵略,可现在,他是在帮国民党打自己的同胞。

杨宝庆想要退出部队的心越来越强烈,可国民党方面却不断的施压。

而且,后来还出了一件国民党飞行员投奔延安的事情,这惹得国民党方面警铃大作。

从此之后,国民党对所有飞行员都严密监视,而且,还控制了他们的家人。

美其名曰是照顾空军军属,实际上,就是胁迫家属作为人质,逼着所有的飞行员在战场上为国民党卖命。

杨宝庆无可奈何,为了妻儿老小,只得违心继续作战。

更糟糕的是,1948年10月,随着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他们把大量的飞行员亲属都送到了台湾,用这种龌龊手段,来保证飞行员不会叛逃。

杨宝庆的妻儿也在这一年的十月,被送至台湾境内。

杨宝庆的儿子十分年幼,突然被带到台湾,旅途劳顿,加上受了惊吓,很快就生了重病。

杨宝庆接到妻子的来信之后,心急如焚,连忙向上级打报告,希望能允许自己前往台湾探视。

可这样一个要求,竟然都被无情拒绝。

上级只要求他继续坚守阵地,台湾方面,甚至连给孩子看病的钱都不愿意出。

为人父亲,看着孩子活生生的受折磨,杨宝庆心如刀绞。

幸好,孩子福大命大,经过数日高热之后,奇迹般的转危为安,杨宝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可是,也正是这件事,让他对国民党彻底心寒了。

最开始,他是抱着一腔热血加入国民党军队的。

可是,参军这些年来,他目睹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官兵欺压百姓,出卖国家利益,把打内战看得比反侵略战争还要重要。

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更是把国家当做自己的金库,只顾享乐,丝毫不考虑国计民生。

军队也早就已经烂透了,许多军官为了一己私欲,倒卖国家物资,乃至于烧杀抢掠。

在许多老百姓眼中,国民党军队,已经和日本侵略者没什么区别了。

下定决心

杨宝庆深知,自己继续待在国民党部队,就是助纣为虐。

何况,以国民党对自己家人的态度,就算将来打了胜仗,等待自己的,也同样是悲惨的命运。

在对国民党失望的同时,杨宝庆也开始慢慢的了解共产党。

他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共产党人,可是,他却深知百姓对于共产党的信任,更知道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的事迹。

能够如此深受百姓爱戴,必然有过人之处。

杨宝庆当时便产生了投奔解放军的想法,但是,他又不能将家人的性命置之不管。

杨宝庆希望能够把家人平安的接出来,一起投奔解放军。

可是,台湾方面对空军的监管很严,杨宝庆始终找不着合适的机会。

就在这样的烦闷纠结之中,时间来到1949年。

这年2月,杨宝庆又接到了上级的指令,让他驾驶运输机将一批重要物资送到台湾去。

杨宝庆本以为让自己运送的是战斗物资,可第二天,接手飞机之后,杨宝庆才发现,飞机上装的,是国民党高官们这些年来搜刮的民脂民膏,足足17万块银元,重量达到了4.6吨。

看到这笔巨款,杨宝庆简直怒不可遏。

这些年来,国内民不聊生,看似光鲜的部队,也已经好几个月发不出军饷了,连军粮都是以次充好的劣质品。

这些本该分发给百姓以及前线将士的钱,却成了高官们的私人财宝。

现在,他们还打算把这笔钱送到台湾,继续过花天酒地的生活,这群人实在是自私自利,可恶至极。

心中烦闷的杨宝庆一夜没有睡着,最后,他找到自己的姐夫赵连景谈心喝酒。

赵连景和杨宝庆同在国民党部队服役,也同样早就对国民党心生不满。

当听到杨宝庆说起飞机上那大宗财物时,赵连景的怒火也被点燃了。

赵连景认为,绝不能让这些财物落到国民党的手中。

不如,让杨宝庆趁着这次出任务的机会,驾驶飞机,飞到北京方向投诚,将这笔钱如数上交给国家。

杨宝庆也认为,这是现在唯一的一条路了,可是,台湾的亲人们又该怎么办呢?

赵连景则觉得,事在人为。

虽然,一家老小深陷台湾,十分危险,但趁着此刻时局混乱,或许还能找到脱身的机会。

若是他们因国民党的胁迫,而继续助纣为虐,那才真会成了千古罪人。

随即,赵连景对杨宝庆表示,让杨宝庆放心离去,自己留在台湾照应一切,寻找机会,将一家人带回大陆相聚。

看到赵连景如此大义,杨宝庆最终下定了决心。

他将自己所有积蓄交给赵连景,告诉他,若自己一个月内还未传来消息,便意味着已经出事,不必让妻儿再等。

为防计划泄露,杨宝庆和赵连景决定深夜行动。

2月19日,杨宝庆借着夜色掩护来到机场,赵连景早已借职务之便,悄悄支开了机场的值守人员。

杨宝庆迅速的爬上运输机,发动引擎,飞机升空之后,朝着北京的方向飞去。

虽然成功脱身,但想要顺利抵达目的地,依然困难重重。

因为,当时并没有发达的导航技术,飞机上甚至连纸质地图都没有准备,杨宝庆只能凭借飞行员的直觉,一路向前飞。

同时,夜间大雾笼罩,飞行员很难判断方向。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当时飞行任务频繁,所以,国民党方面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杨宝庆逃走,给了杨宝庆充分的反应时间。

重获新生

过了很久之后,飞机才终于飞到了唐山一带。

而这个时候,燃料箱中的燃油已经快要耗尽了,飞机面临坠落的危险。

还好,杨宝庆临危不乱,意识到险情之后,杨宝庆决定冒险一搏,直接迫降。

随后,他努力控制住飞机缓缓下落,飞机最终落在北京附近一片河滩之上。

不过,因为降落过于紧急,所以,飞机还是发生了严重的撞击,杨宝庆在剧烈冲击之下,陷入了昏迷。

所幸,他并没有生命危险,经过医生的救治之后,杨宝庆的身体完全恢复了。

听完杨宝庆的一番经历,所有人都啧啧称奇。

一个飞行员,冲破国民党的层层监视,弃暗投明,实在是值得赞许。

而且,新中国的建设正缺资金,他带来的这些银元,真是雪中送炭。

这一年的8月,杨宝庆接到了解放军部队的通知。

开国大典上需要一支飞机编队,国家希望杨宝庆能在10月1日那天,驾驶飞机,飞过天安门广场。

这是国家对于杨宝庆的认可,从这一刻开始,他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新中国飞行员了。

接到消息的杨宝庆欣喜万分,很快他前往部队报到,就此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支飞行队的成员。

在飞行队,杨宝庆见到了许多和自己经历相似的飞行员。

他们大多都曾在国民党部队之中服役,后来,因为看不惯国民党内部的种种黑暗,投奔了新中国的怀抱。

在这里,他们开启了新的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杨宝庆的家人,后来也成功脱身。

杨宝庆起义之后不久,他的妻子刘敏璞得知,有一艘货轮即将从台湾出发前往青岛。

刘敏璞当机立断,趁着国民党特务管理松懈的机会,带着一家人悄悄的混上货轮,来到青岛。

当时,青岛还被国民党占领。

不过,刘敏璞有勇有谋,她下船之后,便立刻租用了自行车,装作在城内闲逛。

在确认周围并无危险之后,刘敏璞便立刻带着孩子们越过了无人看守的封锁线,一路跋涉,来到了已经解放的济南。

在到达济南军管所之后,刘敏璞报出了丈夫的名字。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惊喜。

原本,大家还在发愁,如何营救杨宝庆滞留在台湾的家人,却不料,他的家人已经自己想办法脱出了困境。

几天之后,杨宝庆一家终于在北京团聚。

此后,杨宝庆一直留在空军部队服役,他将自己丰富的空中飞行经验传授给了新中国的第一代飞行员们。

1988年,杨宝庆还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常委。

经过了重重波折之后,他终于在新中国,实现了自己为国为民的抱负,过上了自己梦想中平静幸福的生活。

参考资料:

肖邦振《杨宝庆:拉着一机舱银元起义》

王建柱《他们见证了开国大典》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0 阅读:671
评论列表
  • 2024-05-08 08:13

    那年头的飞机,载重量有这么高嘛?

  • 2024-05-08 20:15

    那会儿的飞机能载重四吨吗?值得怀疑

    李梦笔 回复:
    他驾驶的应该是美制运输机,4吨连一半都装不满
  • 2024-05-07 22:42

    真是神仙伴侣啊!秒杀影视剧里那些叽叽歪歪拖后腿的女人们

文史风云

简介:历史会说话,历史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