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一座城,一本书,一份坚守,一份情怀

天眼新闻 2024-05-10 00:20:59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文字的魅力不可估量,它可以让历史“活”起来,可以“赋予”文化色彩,以书为媒,共赴“悦”读之约,以文会友,凝聚前行力量。在公益书屋就是一次书与书、书与人、人与人的邂逅,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惊喜。公益性书屋已经是安顺这座城市新的风向标,让热爱读书的市民在此相聚,静享惬意时光。

责任与治愈

“城市中的公益书屋是文艺爱好者的福音,不仅可以让城市的文化得到释放,更能让城市的书香气和文化氛围蔚然成风,这也是我建设这个书屋的初衷。”谷氏旧居公益书屋志愿者陶燕翔说。

“谷氏旧居公益书屋”是安顺市第一间民间的市民公益书屋,该书屋位于安顺市西秀区儒林路,是安顺市文物保护单位,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据了解,谷氏旧居的格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清越坊,主要是安顺音乐家协会的应成泓老师做一些关于古琴的教授和传习工作。北院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谷氏旧居老宅,也是安顺第一“豪”宅,因为这个地方真正走出了安顺的第一豪门望族——谷氏家族。

据陶燕翔介绍,谷氏旧居的公益性书屋,采用典型的晚清民国初年江南民居的格局,三进两院。“一进”现称作红色交通站,是作为一个游学和研学的地方,同时,也是贵州省公安系统干警开展学习教育的地方。

“2019年第六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期间,我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这里,作为土生土长的安顺人,使命感涌上心头,我觉得需要一些民间力量来做一点事情,匹配上这个老宅厚重的历史。并且,我的大爷爷与谷家是故交,更是让我肩上多了一份担当,所以我就做了一个公益书屋的构想,‘二进’便是‘启创中国城市公益图书馆’,刚好有4间屋子,我就设了1室、2室、3室、4室、4间书房。”陶燕翔告诉记者。

走进书房,浓厚的文化气息围绕在身边,不仅有可供学习的书桌,还有休息的小沙发,干净整洁,书桌上的绿植清新宜人,书架上整齐有序陈列了各类书籍。

“你看,‘三进’悬挂着‘谷氏旧居陈列室’,这个牌匾便是贵州省书法界泰斗戴明贤老先生写的。”一边走着,陶燕翔一边介绍。‘三进’就是将谷家的故事做一个简单的展陈,跨进这扇历史的木门,由戴明贤老先生书写的对联十分醒目,上面写着“习六艺以期魄健 树九德而致文昌”。让南来北往的游客了解在安顺曾经有过这么一户了不起的人家,走进他们的故事。

陈列室里,还有一些谷家后代捐赠的抗战纪念勋章原件和一些绝版书籍等。同时,增设了儿童书房与古籍书房,让附近的中、小学生可以来到此地复习、读书。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书房根据小朋友的身高专程定制了儿童书架,还布置了围棋桌,为前来的儿童提供了便利。

据悉,该书屋共六间书房供游客、市民阅读,在2019年,书屋刚建成时采购了2500册图书和27层红木书架,后来全国各地各界人士,文化学者陆陆续续进行图书的捐赠500余册,目前,该书屋图书共有3000册左右。

此外,该书屋的两个院子会为一些地方的文化学者、画家、艺术家做画展、书法展。同时,也会邀请安顺的文化名人来做讲座,举办分享沙龙,焕发书屋新的活力。记者了解到,在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期间,该书屋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天的接待量在2000人左右。

儒林路上,谷氏旧居公益书屋格外显眼,来往的游客总会被这座老宅所吸引,驻足此地安静的读一本书,让自己静下来,去思考,去成长。“一开始这个书屋是一份情怀,也是一份情结,一份使命,但是到现在它更是一份责任。除非有不得已的原因,不然我一定会坚持下去,这份坚守它值得,是弥足珍贵的。与其说是我守护着这个地方,不如说是这个书屋在滋养着我,治愈着我。”陶燕翔说。

一份情怀

静谧的走廊,挂满了字画,书房内墙上“子悦书房”的牌匾简单大气,开启了“万卷书”之旅。书不在多,精读就行,读不在快,细品则明。“子悦书房”,伴君悦行。字句有真意,深思明古今。常读名著,慢品古籍,赞历史文明之厚韵,解众君困惑之捷径。闲来无事多读书,当有为时大振作。“子悦书房”向你发出邀请:走,读书去!

“子悦书房”位于安顺市西秀区清水湾商务中心13楼,其名字是由贵州省书法界泰斗戴明贤老师根据“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而得。此外,戴明贤老师还在书房进行留言,给予书房祝福与期待。

“这里共有6000多册图书,有中外文学、历史、散文、小说、诗歌、艺术、地方书籍等可供阅读。”子悦书房王老师一边介绍着,一边沉浸在书海的世界。“你看,这是泰戈尔的诗歌《飞鸟集》,我读了很多遍,特别是用五言绝句翻译后的诗句,十分优美。”

据悉,该书房与安顺市作家协会签订了公益阅读合作协议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培养阅读习惯、改善阅读方法、推进阅读交流、加强阅读指导”为共同目标,开展系列活动、沙龙。

在活动中,书香伴茶香,写字、画画的笔墨纸砚,以及茶水、甜点等书房均免费提供。真正做到了服务社会,让读者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因此,不少书友在临走前会写下留言,或一句祝福,或一点感受,这是一份情怀,是一种热爱。

这间“藏”于高楼上的书房,就是一个精神家园,一草一木,一书一物皆有情,让阅读变得愈发美好。在书房,与艺术相遇,与文化相交,与书友相碰。

“书香”小城

公益书屋是这座城市中的幽静之地,暂离城市的喧嚣,在书海中“漫步”,在知识中“遨游”,每读一本书都是一种文化的学习,在现代网络的冲击下,纸质书本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这才是真正历史留下的足迹。谷氏旧居的公益书屋让这座老宅焕发出新的生机,“子悦书屋”里的安顺文集,讲解了安顺屯堡文化,这就是城市的底气。

不仅如此,安顺市大大小小的书店和书屋“藏”于闹市,隐于小巷,旧书、新书,应有尽有,支撑着安顺的文化底蕴,为市民创造了一个安静的栖息地。

在安顺,吃一顿美食,看一场地戏,逛一次古街,有优秀的文化底色,有特色风土好物,还有安顺人自古以来好客的民风。这座小城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来安顺,“书香”相伴,文化赋能,“看一看”安顺的前世今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潇 张赛

编辑 胡玉山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聂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