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被臭骂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雍正帝,为什么放过曾静?

杨角风发作 2024-03-25 20:54:35

雍正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除去前两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他排在清军入关后在北京城称帝的第三位皇帝。

但不论是史书记载,还是现代各种电影、电视剧演绎,基本上雍正帝都算不上仁慈之主:

不管是他争夺皇位的过程,还是稳坐皇位的那十几年,他一向是心狠手辣,薄情寡恩。不管是对待自己的兄弟,还是对待自己的臣民,亦或者对待自己的对手。只要违背了他的意愿,就算是曾经的心腹,就算有血缘关系,就算对自己有恩,也难逃其手掌心。

可是,一向嫉恶如仇,稍不顺心就大开杀戒的雍正帝,为什么面对造谣生事,痛骂他猪狗不如的曾静,却手下留情了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雍正王朝》放现在也不过时,你看雍正帝为什么要放过曾静?

一、

雍正六年九月份的一天,西安城大街上,突然一个人瞅准时机蹦了出来,拦住了刚好经过时任川陕总督岳钟琪的轿子。

随后这个不怕死的人,竟然递给岳钟琪一封信,这封信的封面上则赫然写着:

“天吏元帅亲启!”

深感纳闷的岳钟琪将军,一边让人控制住来人,一边打开信细看,这一看,差点一口老痰没上来,见了阎王。原来这封信暗藏玄机,信的内容一共分三块,而主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劝反”!

信中一开始列举了雍正帝的十大罪状,基本上把康熙末年,以及雍正初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全都给搞成阴谋论了。说雍正帝是“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以及“好谀任佞”。

确实,雍正帝自从当上皇上那一刻起,围绕他发生的怪事,数不胜数,也难免引起人家的猜测:

比如康熙帝驾崩当天,为什么老四胤禛接连三次出入其寝室,又都干了些啥?以及,康熙朝那么多大臣,为什么当天只接见了隆科多,还让他宣读遗诏?还有康熙帝究竟有没有喝下老四胤禛进献的参汤,以及那串佛珠怎么到他手上?

所以说,宫廷也好,民间也罢,总在流传老四胤禛联合隆科多毒杀了康熙帝。而康熙帝最开始打算把皇位传给老十四胤禵,被老四胤禛联合隆科多对圣旨进行了更改,成了雍正皇帝。

二、

还有太后乌雅氏,雍正帝跟其关系不好是个不争的事实,甚至在公开场合跟他对着干,毕竟从小就没真正养过他。

比如不接受“仁寿”皇太后的封号,也不愿意到皇太后应该居住的宁寿宫,甚至故意不吃饭,要随先帝而去,以此为难雍正帝。

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太后乌雅氏并没当多久,一年不到就一命呜呼了。虽然雍正帝也曾经解释过,说太后是“痰疾”,再加上思念先帝,所以在自己即位不满一年便暴毙身亡。但人们并不信,若真如此,为什么太后明确表明不要在宁寿宫住,雍正帝还故意把她的灵柩放在宁寿宫三天呢?

除此之外,被圈禁的废太子胤礽,也在雍正帝即位两年后,生病身亡。

虽然雍正帝对待废太子胤礽一家十分优待,胤礽也是因病而亡,为此雍正帝也很悲伤。但这个蹊跷的死亡节点,还是给世人无尽的联想,从而怀疑雍正帝是不是动了什么手脚。

而对待兄弟,雍正帝就没这么好脾气了,尤其是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四胤禵等八爷党成员。

这一点倒不算冤枉雍正帝,他刚坐稳皇位,便冲八爷党成员下手。除了身份高贵的老十胤誐和同父同母的老十四胤禵仅仅保命外,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均在雍正四年被整。不仅给改名“阿其那”、“赛斯黑”,还将其圈禁在小黑屋内,俩人也在绝望中,一前一后相差不到一个月死亡。

三、

至于后面那几条罪行,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无风不起浪。雍正三年,年羹尧被赐自尽,雍正四年,隆科多又被圈禁致死,这期间雍正帝还抄了很多人的家,比如曹雪芹家……

所以,到了雍正六年,不管是跟雍正帝有仇的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还是对他有恩的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没有逃过一死。而他们的家人或门人,也是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自然不会说雍正帝好话。

再加上这些被惩治的人不满雍正帝当皇上,于是各种流言四起,也就有了这次有人拦岳钟琪轿子,劝反!

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对以上十大罪名,也都有精彩的阐述。只不过我们是上帝视角,知道这些事情雍正帝并没有干,但是在老百姓的视角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像“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这本就是宫廷秘闻,真真假假分不清。经过伯伦不归酒楼那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那大爷一分析,可不就各种流言满天飞了嘛。再加上太后乌雅氏、太子胤礽和老八胤禩他们确实蹊跷死亡,也给大家留下了猜测空间。

至于贪财好色,这太简单了,因为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新政,本就是奔着增加税收,充实国库,以及应对西北战事来的。连江苏街头卖字的先生都说了,雍正帝把李卫派到这里,就是为了搜刮钱财:

“他一来呀,就抄了曹府、李府,还有好几个官宦的家,那银子呀,一车一车的就往京里运啊!”

四、

更重要的是,雍正帝明知人家乔引娣对老十四胤禵情有独钟,他还故意拆散人家,非要弄到自己身边。

《雍正王朝》的编剧还算克制,没把雍正帝好色的一面拍出来,最大尺度也就是跟乔引娣牵牵小手。可原著小说《雍正皇帝》中,他们俩可是该发生的都发生了,更狗血的是,这个乔引娣还是雍正帝的私生女。

就算雍正帝一再解释,把乔引娣弄到自己身边,就是为了让她看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是,以正常男人的视角看待这件事,抢了亲兄弟的未婚妻,可不就是好色嘛。

至于好杀,就不用多说了,不然的话,坎儿、年羹尧、乔姐儿也不会死,以及江夏镇男女老少几百口为政治陪葬的“冤魂”。更不用说,百官跪倒一片,替清流派小领袖谢济世和陆生楠求情无果了。

酗酒嘛,剧中倒是没有过多体现,但是雍正帝一高兴就要喝酒这事,倒是有过好几处描写。后来李绂罢官回乡,拒绝刘墨林的敬酒后,雍正帝就不顾乔引娣提醒,执意喝了个大醉,结果便病倒了。

言归正传,岳钟琪收到的这封信,就是本文要讲的曾静写的。他不仅列举了雍正帝的十大罪状,还明确反对满族统治中国,并以天时地利为由,劝岳飞的后代,也就是岳钟琪谋反。

曾静信中都说了雍正帝好杀多疑,那他就该明白身为汉人的岳钟琪处境,这么谨小慎微还担心哪天被清算呢,哪里敢留这封信?

五、

一开始岳钟琪是对这位送信人严刑拷打,但此人死死不松口,就是不透露这信是谁写的。

直到岳钟琪耍了个心眼儿,说自己早就有反心了,因为被监视,故意那样做后,才知道这封信的作者便是——曾静!

就这样,曾静被押解进京了,也就接上了《雍正王朝》中的剧情,雍正帝面对这个曾静,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是啊,他原本想找大臣们审理此案,可无一例外,这些大臣们并不想审理此案,甚至连看看信的意愿都没有:

“如此悖逆之言,非臣下所敢听,非臣下所敢问!”

大臣们不愿意审理此案,雍正帝又把希望寄托到儿子身上,于是想让弘昼看看信,评论一下曾静写的东西,可又被拒绝了:

“这些狂犬吠日的疯话,儿臣不屑一看,请皇阿玛也不要理睬!”

雍正帝的内心甭提多失望了,是啊,当年自己还知道替皇阿玛分忧呢,到了自己这里,却连个愿意替父亲分忧的都没有。于是,他借助李卫进京的机会,又把信给本就识字不多的李卫看。

李卫不愧是雍正帝的心腹,皇上让看信,他就不得不看。不然的话,没看就拒绝,他怎么知道信中写的啥,还是说早就知道这事?

所以,李卫是明知道信中说的是谁,还得揣着明白装糊涂:

“主子,这信里说的是谁啊,又害父害母,杀兄杀弟的,还贪财好色?”

六、

雍正帝可算找到知音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啊,很委屈的告诉李卫,这封信写的是朕!

李卫听说后,一下子就跳了起来,炸毛了:

“怎么会,哪条疯狗,敢这样辱骂主子?”

就这样,雍正帝将曾静案的缘由一五一十告知了李卫,并告知李卫,曾静现在就在京城大牢里关着呢,都没人敢审他。

李卫也确实给力,让雍正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自己来审理,到时候有他好果子吃:

“主子,你把这条疯狗交给奴才,我把他的牙一颗一颗拔下来!”

这句话果然很受用,雍正帝压抑许久的心得到了释放,虽然后来也纵容李卫跑大牢胖揍了曾静一顿。但自己却没想要曾静的命,就算做做样子,也还是给了李卫一个罚俸一年的处罚。

随后,雍正帝单独接见曾静,跟他同吃,同喝,并与其一一辩论。而辩论的过程,记载在了《大义觉迷录》中,现在读来也非常有意思。

比如,曾静说雍正帝即位后,山崩川竭。雍正帝就怼上了,你曾静说说看,朕即位以后,到底哪座山崩了,哪条河干了,你给我说清楚?

曾静说满人是蛮夷,没有资格统治汉人。雍正帝就开始解释了,说要按你说的,那舜、周文王也算蛮夷了,但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明主。随后,巴拉巴拉,开始就蛮夷到底能不能当中国的皇上,争开了。

比如曾静说,大明的衣服比大清的好看,雍正帝直接怼,好看有啥用,还不是亡了?

七、

如果大家看过这本《大义觉迷录》的话,会发现这里面的雍正帝简直耿直的可爱,真是不厌其烦,一条一条的与其辩论。

有些子虚乌有的事,他自然要争个对错,有些模棱两可的,他也要辩个胜负。但他主打一个真诚,有些事做了就做了,自己认,有些事没做就没做,不能给我扣屎盆子。

像曾静说他杀弟,雍正帝就承认了,说自己那几个弟弟着实可恨,处处跟我作对,我早就想杀他们了。可是,他们的死真跟我无关啊,我虽然有想杀他们的想法,但还没实施呢,他们就死了,真不能怪我!

至于说曾静说雍正帝弑兄,那他委屈的都快哭了,一个劲辩解。说自己的大哥、二哥是皇阿玛圈禁的,在他老人家去世前曾对朕说,让大哥二哥一起陪他下去。朕是个多么仁慈的皇帝,怎么忍心杀害自己的兄长呢,可是自己的几个弟弟老是找事,朕就想把二哥放出来树榜样。

可惜二哥病了,朕是嘘寒问暖,又派御医,又亲自探访的,最后他死了,朕不仅追封其亲王,还去灵堂大哭一场,怎么能污蔑朕弑兄呢?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雍正帝是一肚子委屈:

“宵旰忧勤,不遑寝食,意谓天下之人,庶几知朕之心,念朕之劳,谅朕之苦……”

你说我当这个皇上图什么,每天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鸡早,要是你们能理解朕的苦,就算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啊。

八、

可你们竟然听信谗言,捕风捉影,列了十大罪状安到朕头上,那心伤的哇凉哇凉的。

要知道雍正帝向来杀伐决断,并非仁慈之人,他确实没动曾静,但却借助此事大开杀戒,比如曾静的老师吕留良。

即使吕留良都已死亡多时,还是被剖棺戮尸,连带他的祖父、父亲、子孙兄弟及伯叔父兄弟之子男十六以上者皆斩立决,男十五以下者及严鸿逵之母女、妻妾、姐妹俱给功臣之家为奴。

而且,这些流放的人,也不允许他们出户为民,只能世代为奴。比较讽刺的是,雍正帝曾废除了延续千年的贱籍制度,却没有废除奴隶制。

把曾静交到雍正帝手中的岳钟琪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也因为此事卷了进去,虽然其小心翼翼,自证清白,但还是没逃过雍正帝的猜忌。最后,随便找个罪名,以“攻敌不速、用人不当”为由,给他判了个斩监侯、罚银七十万两。幸亏这哥们儿命大,撑到了乾隆帝即位,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对啊,既然雍正帝眼里容不得沙子,那为什么却绕过了曾静,以及那个送信人张熙了呢?

我杨角风觉得,还是因为曾静和张熙怂了,没有坚持自己的主张,也因为罗列的雍正帝罪状,大都经不起推敲,从而导致跟雍正帝的辩论,败了!

对方辩手都主动认错了,那对雍正帝来讲,肯定是个大好的宣传机会啊,自然不能放过!

九、

为什么说《雍正王朝》这部剧面世二十多年了,经久不衰,就是因为里面蕴含着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剧中把雍正帝就演绎的很不错,兄弟们不理解自己,那就把兄弟未婚妻乔引娣拉到身边,竭尽全力去感化她,直到她说出:

“皇上,您可不能病,咱们大清国不能够没有您!”

最后,俩人还修成了正果,不仅手牵手去散步,连乔引娣下车都得皇上亲自扶一把。

同样,在乾隆皇帝看来,自己的老爹亲自下场跟一个屁民,还是个杠头争论,实在太掉价。所以,前脚老爹驾崩,后脚乾隆帝就不顾老爹遗言,把曾静和他那个徒弟召回京,凌迟了。

可雍正帝为什么还这样做呢?

我杨角风觉得,雍正帝这样做的意义,对于他的那些臣民来讲,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遭受谣言“攻击”的,往往是那些不明真相的草民,也会不站在统治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别说经历他们的经历了,思考事件的对错了,我们甚至连他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雍正帝确实耿直,就是这样的汉子,就是这样的性格,但他这样做的背后,也有着深层次的考虑。

难道他不回应,不听、不问、不视,那有关他的十大罪状的流言,就能消失不见了吗?

不能啊!

他当时要做的事,最重要的便是占据舆论高地,不然的话,就算一个很正常的事件,也会被各种流言所充斥。

不管发生什么事,雍正帝都必须得发言,不厌其烦的解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不然的话,民间的各种猜测就会泛滥,时间越久,对朝廷的公信力越不利。

雍正帝就是想以理服人,不管事情的是非曲直,有无隐情,都要站出来说话,而且是很耿直,很认真的回答。

是啊,你既然列举了他的十条罪状,那他就一条条跟你辩,而且每一条都得赢,辩到你服为止!

至于掉价啊,丢脸啊,智商低啊,手段差啊,雍正帝一概不在乎,只要能达到目的便可。所以,他也不在乎自己的段位低,他在乎的是大家对皇上是否有信心,对大清是否有信心。

也只有做到公开透明,才能获得臣民的理解和支持,大清才从他的手中完成了续命操作。而不是什么事都藏着掖着,只报喜,不报忧,出了问题只会一味掩盖,从不回复臣民的疑问。

雍正帝并不慈悲,但是在对待底层百姓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单就这一点来讲,他通过一本《大义觉迷录》,给了民众信心,也拯救了大清。

所以啊,他是一个实干家,也并不擅长宣传自己的业绩,不然,也不会留下骂名了。

你说呢?

1 阅读:248
评论列表
  • 2024-03-28 09:08

    写大义觉迷录的雍正,的确可爱!

  • 2024-04-05 08:35

    满清殖民中华,罪恶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