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部原副部长,在伟人画像上写了八个字,1968年跳楼自杀

雅可谈过去 2024-05-15 05:11:54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近十万人强渡嘉陵江,开始长征。

在红四方面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几乎都是由妇女组成,她就是妇女独立师,后来这支部队缩编为妇女独立团,担任妇女独立团团长兼政委的,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张琴秋。

作为红军时期唯一的女将领与共和国的开国女部长,张琴秋的一生波澜壮阔,她为共和国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令人没想到的是,硝烟散去之后,张琴秋却死在动乱之中,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红军女将张琴秋的故事。

1904年11月15日,张琴秋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石门镇一户比较富裕的家庭,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张琴秋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文化教育,先后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与上海爱国女校。

在求学的过程中,张琴秋广泛阅读进步书刊与报纸,眼界逐渐变得开阔起来,与此同时,张琴秋还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说沈雁冰、沈泽民兄弟。

在接触的过程中,沈泽民发现张琴秋是异于常人的优秀女青年,她富有理想和抱负,思考的问题上升到国家与民族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沈泽民逐步将张琴秋引入共产主义的怀抱。

1924年,在杨之华与徐梅坤的介绍下,张琴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琴秋被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与博古、杨尚昆成为同学,我们都知道,在我党历史上,有一批人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张琴秋便是其中之一,王明、博古、张闻天、沈泽民、陈昌浩也都在其中。

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上,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提出比“立三路线”还要“左”的错误观点,并取得中央的实际领导权。

为了贯彻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王明将沈泽民以中央代表的身份派往鄂豫皖苏区,担任鄂豫皖省委书记,作为沈泽民妻子的张琴秋也一同前往鄂豫皖,担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

1932年,蒋介石纠集20万大军扑向鄂豫皖苏区,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宣告失利,在这种情况下,张琴秋告别了丈夫沈泽民,随大部队向川陕地区转移,没想到这一去,竟是永别。

1936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中央西北局,统一领导会师后的红二、红四方面军,西北局委员由20人组成,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张琴秋是20名委员中唯一的女性。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一部组成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进发,没想到却遭到马家军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在此期间,张琴秋正值分娩,在马家军的穷追猛打下,张琴秋虽然生下了孩子,但在那个艰苦环境下,根本就无法照顾这个孩子。

最终,张琴秋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扔到了雪地里,我们根本就想象不到,当时作为母亲的张琴秋是多么的痛苦。

在西路军突围的过程中,张琴秋不幸被捕,由于叛徒出卖,张琴秋的身份暴露,敌人立刻将其送到南京邀功,1937年,随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开展,张琴秋被释放,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

此后,经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在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红军时期的高级干部,张琴秋被委以重任,被任命为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女部长。

令人没想到的是,“文革”开始后,张琴秋却遭到残酷的迫害,被扣上“反党”、“里通外国”等各种各样的帽子。

比如说之前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作报告,提到有些人“夜郎自大,好大喜功”,张琴秋便将这八个字写在了笔记本上,恰好当时笔记本的扉页上有毛主席的画像,造反派以此为依据,认为张琴秋是在“诋毁领袖”。

专案组还说张琴秋在担任纺织部副部长期间,将内部资料泄露给了苏联专家,有“里通外国”之嫌。

此外,专案组还让张琴秋交待西路军失败后其被捕后的情况,是否与国民党有不正当的关系。

在巨大的身体与精神的折磨下,张琴秋终于支撑不住了。

1968年4月22日,张琴秋跳楼自尽身亡,终年64岁。

1979年6月,中央为张琴秋召开了追悼会,宣布为其平反昭雪,恢复一切名誉。

5 阅读:1712

雅可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