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风云——沉迷佛教,萧衍再度出家

阿皮说史 2023-12-31 13:36:59

大通三年(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九月癸巳(十五日),南梁皇帝萧衍再次来到建康城内的同泰寺。对于萧衍的到来,寺中僧侣早已是见怪不怪了,毕竟萧衍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但对于这个皇帝佛教徒,无论是僧侣还是朝中大臣,都会情不自禁在心中默念我的神啊!早在天监十六年(公元517年)的时候,萧衍就曾下诏要求在宗庙中祭祀时不得使用牲畜,改用面粉,至于理由吗他是认为用牲畜对鬼神有妨害。此举立马引得朝廷内外议论纷纷,大臣们认为宗庙中不用牲畜,就等于不再祭祀。但萧衍哪里听得进去,朝中的高级官员们试图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于是就商议用大肉干代替牛羊。可此举依然遭到了萧衍的反对,当年十月他又下诏令禁止使用肉干。无奈的朝官们又商议替代之物,最终决定用捏成牛羊形状的面饼来取代肉干,其余的都使用蔬菜水果,这才得到了萧衍的满意。

到了普通四年(公元523年),改变中国佛教徒行为准则的一件大事在萧衍的主导下发生了。这一年萧衍在由千余名僧人参加的法会上发表了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断酒肉文》,要求僧人不准吃肉喝酒。为了让僧人心服口服,萧衍在文中引证了《大般涅槃经》《楞伽经》《央掘魔罗经》等大量大乘经典依据,还详举了其他各种理由。

要知道从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后,不能食用的是葱、蒜、韭、薤、兴渠这五荤,至于肉类并没有规定不准食用。由于理解不同,有些僧侣对于自己没有看见、听说或怀疑为了自己而杀死的三净肉是并不抗拒的。

如今萧衍这般一刀切规定所有僧人不得吃肉,自然会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萧衍对此也早有准备,于是他又组织了百余名高僧参加一场法会,与反对者展开辩论。辩论的结果自然是萧衍胜出,毕竟萧衍本人才高八斗对佛教研究也是颇深,加之身后强有力的皇权作保障。其实很多人会诧异,为了是否吃肉有必要一个皇帝亲自出马吗?其实这中间不排除萧衍借此敲打佛教中不听话的那部分人,毕竟在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势力是很庞大的,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皇权

在试探过僧侣后,萧衍又开始测试起了自己的大臣们。时间回到大通三年这次萧衍来到同泰寺设置四部无遮大会。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萧衍脱下御服换上法衣,行清净大舍,以同泰寺中的便省室为居所,室内设素床瓦器,乘小车,以私人为执役,再度宣布出家。本以为这一次会和普通八年(公元527年)那次出家三天一样,萧衍过过瘾就会回来。

谁曾想这次萧衍似乎是玩真的,不仅待了好几天,还升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开讲佛经,俨然要常驻于此。于是在癸卯日(二十五日)这天,南梁群臣百官赶忙凑出一亿钱向佛、法、僧三宝祈求,以赎皇帝菩萨,僧众们自然是默许了。两天后百官来到同泰寺东门,上表请萧衍回到皇宫,请了三次,萧衍才同意。

虽然有些闹剧的味道,但此时的萧衍也没真到完全糊涂的地步,通过此举他也测试了一番大臣们的忠诚度。当年十月己酉日(初一),萧衍又设四部无遮大会,好在这次没有出家。大会之后,萧衍乘金辂车回到皇宫中,幸临太极殿,然后宣布大赦天下,改年号为中大通。

0 阅读:31

阿皮说史

简介:一个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