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昭陵最高等级大臣陪葬墓——魏征的墓碑为何没有字?

炖个考古 2024-04-14 03:03:29

爱死个你,恨死个你,为你写好追悼词。

爱死个你,恨死个你,推到墓碑磨光字。

爱死个你,恨死个你,打了败仗想到侬。

爱死个你,恨死个你,死后还要在一起。

唐太宗昭陵193座陪葬墓中,有一座大臣陪葬墓——魏征墓,位于今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西南三公里的凤凰山之巅,这是唯一一座依山为陵的大臣陪葬墓,与昭陵遥遥相望,墓址是唐太宗亲自选定,可见唐太宗对魏征的重视。但奇怪的是,这样一座高规格的大臣陪葬墓,墓碑上却一个字也没有!史料记载,魏征的碑文是唐太宗亲自撰写的,难不成文字太过珍贵被人盗走了?其实并不是!

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因病去世,享年63岁。唐太宗悲恸不能自持,罢朝五日,并说出了那段千古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还下令京城九品以上官员必须参加魏征的葬礼,他自己也登上高楼,含泪送别魏征。

魏征去世不久,太子李承乾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起兵谋反,意图逼迫唐太宗禅位,事情败露,唐太宗大怒,侯君集以谋反罪被斩首、杜正伦被罢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魏征临死前曾向唐太宗力荐侯君集和杜正伦,说他们有宰相才能,可现在却参与谋反,唐太宗开始怀疑魏征有结党营私的嫌疑。后来,又有人告发魏征曾把谏文拿给史官褚遂良看,唐太宗更加觉得魏征其人心术不正,沽名垂钓,于是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这还不解恨,又让人推倒魏征的墓碑、砸掉趺头,磨去了自己亲为魏征撰写的碑文。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劳师动众亲征高句丽,惨胜。班师途中,怅然曰“魏征若在,吾有此行邪”。可能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的突然转变,让唐太宗开始怀念魏征,重新立了一块“平反”的墓碑。只不过,碑文也没有补刻——我李世民没有全对,但你魏征也没有全对!

纵观中国历史,再难找出哪一对君臣关系能像唐太宗与魏征这样了,良臣明主,相得益彰,爱恨交错,爱得深沉,恨得入骨!

0 阅读:5

炖个考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