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为参加七大,刘少奇如何连闯103道封锁线回到延安?

知道历史 2024-01-18 10:25:32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刘少奇同志是我国开国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极其出色的贡献,他的本人经历也堪称传奇,曾多次活跃于敌后战争,数次面对危险,但总能化险为夷。

其中,最为惊险的就是,在1942年,刘少奇结束了在新四军的工作,为了返回延安,他居然平安穿越了敌人的103道封锁线。

皖南事变,刘少奇重任在肩

1941年初,以蒋介石、何应钦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皖南事变,无中生有,编造故事诬陷新四军准备投敌,调集7个师,总共8万人的大军对没有防备的新四军发动攻击。

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的将领被国民党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在叶挺等人的指挥下,新四军拼死奋战7昼夜,仅有2000多人成功突围出来,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在和国民党谈判的时候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则被叛徒杀害。

可以说,皖南事变对新四军是一个重大打击,我军的众多革命将领没有死在抗日的战场上,却死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下。毛主席在延安通电全国,痛斥了国民党的无耻行径,表示新四军永远不会消失,共产党会重建新四军。

1月20日,毛主席令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从延安出发,南下担任新四军的政委,张云逸担任新四军副军长。

就这样,走马上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和陈毅一起转战华中,一面恢复部队实力,一面继续抗战,在两人的努力下,新四军逐渐恢复了元气,建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发展了长江中下游的抗日武装力量。

任务结束后,刘少奇奉命返回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然而,令刘少奇没想到的是,回去却遭遇意想不到的困难。

来时容易归时难,国民党和日军双重封锁

早在刘少奇刚刚离开延安南下的时候,交通还是比较通畅的,那时候日军正在大举南下,进攻各大城市,并不在意后方这些八路军行动。刘少奇一路南下到华中地区,基本畅通无阻,只花了十几天就来到了河南的新四军办事处。

那时的国共尚处于合作抗日阶段,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日本人,都不会特别注意共产党人的活动。不过到了持久抗战阶段,日本开始对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展开多次大扫荡,此时的敌占区变得十分凶险。

不仅如此,自从皖南事变后,国民党也加紧了对我党人士的盘查力度,穿越国民党的封锁区也变得很困难。

1942年3月18日,刘少奇和随行的警卫、秘书、电报员等10余人脱下灰色的军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为了穿越敌占区,刘少奇一行人改扮成商人的模样,刘少奇化妆成老板,其他人化妆成马夫、工人、账房先生,等到一切准备妥当后,一行人开始出发。

刘少奇此次回延安是依靠共产党的各个地方组织,沿途派出向导护送的。然而,刚进入鲁西敌占区就出现了情况,由于日本人频繁更换岗哨,山东分局派来的向导在大雨中找错了路,带着刘少奇一行人转了一天一夜都没走出敌占区。

护送刘少奇的卫士十分担心,有些着急了,质问向导同志:“怎么搞的?怎么还是转不出去?要是敌人发现我们就完了。”刘少奇赶忙过来解劝,告诉向导慢慢找,自己相信他。有了刘少奇的理解和鼓励,终于,向导找到了一条小路,带着大家钻了出去,平安脱险。

凭借着冷静和信任,刘少奇成功脱险

平安脱险之后,又过了几天,刘少奇来到了八路军在鲁南的根据地,驻守这里的是115师独立旅旅长曾国华。见到刘少奇之后,曾国华十分激动,两个人紧紧握手,曾国华将刘少奇安顿了下来,自己则派出战士前去探路。

此时,曾国华的根据地附近有两条大河,沭河和沂河,根据情报显示,两河之间有不少日伪军在这里把守,曾国华的意思是,趁着下大雨,在晚上乘小船偷渡过去,不过夜色将近,曾国华派出探路的战士们久久没能回来。

这让曾国华心里很着急,曾国华预感到他们可能出了意外,于是跟刘少奇请示,计划是否取消。曾国华认为,下大雨的晚上,日伪军通常都守在据点,根本不会出来,原本适合我军行动,但毕竟探路的战士们有可能出了意外,他不敢让首长冒这个险。

得知情况后,刘少奇大手一挥,表示自己不熟悉本地情况,完全听从曾国华安排,不过凭借自己多年的敌后工作经验,此地不宜久留,可能大家已经暴露了,如果不过河,最好转移到河东岸在做打算,曾国华同意了,带着大家迅速转移。

果然,就像曾国华和刘少奇预感的那样,当天晚上敌人在各个渡口设下了埋伏,还派人前来搜捕,多亏两人决策果断且谨慎,要不后果不堪设想。

不久后,刘少奇终于离开山东,穿过河南,来到了太岳军区。此时,太岳军区正在做反扫荡斗争,面对大批鬼子压境,根据地形势十分严峻,刘少奇便留了下来,参加指挥了一段时间的反扫荡斗争。在12月份离开了太岳军区,进入晋西北。

此刻,晋西北已经进入了冬天,寒风瑟瑟,大家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行军,爬山的时候连眉毛和胡子都挂了霜,晋西北负责护送的同志总是害怕刘少奇冻坏了。

可刘少奇毫不在乎这些,表示自己早年曾在中共满洲省委工作过,在奉天(沈阳)待过很长时间,冬天这点困难奈何不了他,为了鼓舞大家提振士气,刘少奇还给大家讲了很多他在满洲省委参加革命的故事,大家听得十分入迷。

就这样,一行人走过了晋西北的高寒山区,时隔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回到延安。

0 阅读:132

知道历史

简介:熟读万卷书,感悟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