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有多厉害?打响反唐第一枪的盐贩子,论资历比黄巢更老

史说新读 2023-12-20 14:00:55

史载,唐僖宗李儇的爹唐懿宗李漼是个狂热的佛教信徒, 又喜欢宴饮冶游、烧香礼佛,还整日沉溺于酒色等感官享乐中,就是懒得打理政事。据说唐懿宗在位时为迎佛骨(佛祖释迦摩尼舍利子)一掷万金,佛骨被迎到长安后他激动万分,以至涕泗横流。有大臣劝谏说,昔日的宪宗皇帝(李纯)也痴迷佛教,为迎佛骨亦是耗费重金,但高僧从天竺(今印度)迎佛骨至东土一年后他老人家就驾鹤西去了,如今咱们还兴师动众这样搞,是否有些不妥当?唐懿宗听后不以为然,说:

“生得见佛骨,死亦无悔”。

结果一语成谶,这位无比虔诚的“佛徒” 帝王说完这句话三个月后就崩逝了,殁年四十一岁。

有皇帝若此,天下焉能不乱?唐僖宗李儇虽不崇佛,但他喜欢骄奢淫逸的生活,花钱如流水,他宠信从小带大他的宦官田令孜,称他为“阿父”,两人不是父子,却比父子还亲。田令孜善于迎合、谄媚小皇帝,为了讨其欢心,不择手段地为他搜刮民脂民膏,供他肆意挥霍。这样胡搞,曾经花团锦簇的大唐变成残花败柳,民怨沸腾,犹如遍地干柴烈火......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年末,盐枭王仙芝、 尚君长等人在濮阳、长垣(今河南新乡市属地:濮阳市(县级)、长垣县 )一带聚众3000余人扯旗造反,打响了反唐第一枪。

王仙芝领导的暴动军号称“草军”,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 ,这称号貌似很霸气,却又看不出有啥胸怀壮志的不凡气象 ,他以柴存、毕师铎、柳彦璋、曹师雄、李重霸、刘汉宏等为将,并发布檄文,痛斥唐廷无道,官吏贪赃枉法、苛税繁重、赏罚不公。次年(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也起兵响应王仙芝,聚集了数千私盐贩子与唐军作战。

这一年,唐朝的国运开始急速走下坡路,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不但遍地干柴烈火,兵戈不休,到当年7月,又闹起了蝗灾,密密麻麻的蝗虫飞起来遮天蔽日,吞噬一切,蝗虫大军所到处寸草不生,田里的稻、麦、高粱也被吃尽,粮食绝收,意味着一场更大的灾难即将袭来。

《旧唐书》记载:

“蝗自东而西,蔽日,所过赤地”。

京兆尹杨知至面对面对如此严重的蝗灾,仍然粉饰太平,将“鸵鸟精神”发挥到极致,他上疏朝廷说:

“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荆棘而死”。

意思是蚂蚱们转战到京城地面后,竟然动了菩萨心肠,皆奇迹般转性不吃庄稼了,都抱着荆棘把自己活活饿死了。丞相们见奏后也不去实地调查,竟信以为真,大臣们闻讯个个欢天喜地,感叹万物有灵,相信蚂蚱真有此觉悟,宁愿饿死自己也不忍与人争食,大伙儿集合起来入朝向小皇帝道贺。不管众大臣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反正大唐子民摊上这群混吃等死的昏庸君臣,算是倒霉透顶了。

当年底,在河南冲州撞府、烧杀劫掠了一大圈的“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 ,挥师东进,捣入今天的山东境内,开始围攻沂州(今山东临沂),唐廷见王仙芝越闹越大,有些坐不住了,急忙派平卢节度使宋威率军进剿,还加封他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全权负责镇压王仙芝、黄巢部草军,为增强其力量,还特地调拨3000禁军,500甲骑归宋威节制。

官军大举杀至,王仙芝列阵迎击,双方在沂州一带你来我往,鏖战、僵持了大半年难分高下。876年7月,宋威挥军突袭,大破王仙芝草军于沂州城下,草军溃败,死伤惨重,伏尸遍野,王仙芝率残部溃围而逃,一度失去了踪迹,下落不明。

宋威急于建功,在情况不明时向唐廷奏报说臣已在沂州击溃草军,王仙芝死于乱军中,请朝廷召回或遣散各路援军,他自己则率所部回到原先的驻防地青州。长安城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派节日气氛。那些连蝗虫不吃庄稼的弥天大谎都相信的昏官们,这次当然更信之不疑了,他们又成群结队地入朝向唐僖宗隆重道贺,小皇帝在宫里大摆宴席,君臣同乐,大家伙轰轰烈烈地狂欢了一场。不过这兴奋劲只维持了3天,凶信传来,君臣都傻眼了。

有各州县的地方官员们奏报朝廷,说王仙芝根本没死,他不仅活着,而且比以前更生猛了,销声匿迹一段时间后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

0 阅读:14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