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现“小黑点”?警惕一种高发疾病盯上你,每年感染6万人!很多人发病从不吃红肉开始……

之桃谈健康 2024-05-09 02:39:41

最近,有一种危险的疾病,很可能随时大爆发!

它最初会在你身上以“小黑点”的方式出现,而后有些人会发现,自己突然不喜欢吃猪肉、牛肉等红肉了,还有的人会出现走路不稳、无力和跛行的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突然瘫痪或者死亡!

这种病,每年感染近6万人,还可以“人传人”!

突然不爱吃红肉等4个症状,预警你也被这种病“盯”上了!

1颗小黑点,每年感染6万人,最近正高发!

天气暖和了,户外活动增加,最近你的身上突然出现过“小黑点”吗?

这个小黑点其实是一种虫子——蜱虫,它正死死的叮在你的身体上,吸血后逐渐变大。被蜱虫叮咬上的人里每10个就有1个发病,一年至少6万人感染。

蜱虫很可能在今年大量出现!据悉,最近美国即将迎来221年来最大的“蝉灾”,届时会有数万亿只蝉走出地下,进行异常喧闹的歌唱和交配活动!

一个虫子而已,有什么可怕的?

1、蜱虫能传播多种疾病,死亡病例也不鲜见

蜱虫传播疾病的种类和广泛性方面,甚至只有蚊子可以和它抗衡。

被蜱虫叮咬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吸血,更在于在吸血的过程中传播多种疾病,一旦不幸中招,你可能遭遇:莱姆病、斑疹热、Q热、蜱传脑炎、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落基山斑疹热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以莱姆病为例,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关节发炎、发烧、头痛。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会一直持续,并会导致心脏和神经系统衰弱、关节炎和其他并发症,会非常难治愈。

另外,很多人被蜱虫叮咬后,因为送医不够及时,蜱虫分泌的神经毒素蔓延,引发呼吸衰竭,并死亡的案例也常有报道!

图 来源网络

2、蜱虫病也能“人传人”

每年4、5月都是蜱虫活跃的时候!

蜱虫的活动范围较小,一般为数十米,但其嗅觉敏锐,对人的汗臭和二氧化碳很敏感,与人相距15m时,即可感知,当与人接触时即可爬附在上,蜱虫一般寄生在人类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较薄的部位。

另外,蜱虫病还存在“人传人”风险,密切接触患者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也会出现感染,所以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被蜱虫咬了,如果在脖子、脑袋等不易看到的部位,如何知晓被咬了呢?

不能吃红肉?这些奇怪表现,可能代表你被蜱虫“咬”了!

除了被咬部位的疼痛,因感染而突然发烧、头痛、呕吐、腹泻等外,还有几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表现也可能提示你被蜱虫咬了:

1、皮肤上出现如痣一般的“小黑点”

蜱虫刚咬,未吸过多血时,再加上光线不好,看起来就像在皮肤表面长了一个如痣一般的“小黑点”。

图 来源网络

但如果这种皮肤突然出现的小黑点,触摸后能动,还有疼痛感就要怀疑是蜱虫了,一定要找个光线充足的地方仔细观察,或者让家人帮忙看一下。

蜱虫的唾液会引起周围血管炎局部充血、水肿、出血及角质层变厚,所以触摸推动会有疼痛感。

2、突然不爱吃猪肉、牛肉等红肉

蜱虫叮咬人类后,会导致“红肉过敏症”,让我们出现突然不爱吃猪肉、牛肉等红肉的现象。

图 蜱叮咬导致的红肉过敏症免疫反应

这是因为,当蜱叮咬人类的时候,唾液中α-半乳糖会随着唾液进入血液使宿主致敏,宿主产生α-半乳糖抗体,当宿主食用红肉(经消化后释放α-半乳糖)可诱发迟发性免疫反应。

所以,如果你突然发现没吃吃红肉后均反复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如果近期还有户外经历,就要考虑可能是蜱虫导致的,要尽快就医查明病因。

3、短期内长痣,且迅速长大

如果你发现脖子后面突然长痣,且短期内迅速变大,还伴有疼痛感、肿胀感,触摸还会动,就要警惕可能是被蜱虫咬了。

蜱虫分为硬蜱和软蜱两大类,硬蜱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数天;软蜱多在夜间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短,一般只需要数分钟。

图 来源网络

蜱虫的大小一般为2~10mm,但在吸血后,它会胀大到30mm左右,足有花生仁大小,摸起来特别像突然长大的痣!

4、走路步态发生改变:走不稳、跛行

蜱虫叮咬后的4-7天,有少数人会出现“蜱瘫痪”。具体表现为轻度震颤、步态不稳、无力和跛行,严重时可致人或动物呼吸衰竭而死亡。

但,蜱瘫痪一般比较罕见,如果你没有近期有户外的经历,出现走路的问题则不考虑蜱虫问题。

被蜱虫咬了,如何处理才安全?

如果真的被蜱虫咬了,最重要的是尽快移除,具体如何做呢?

1、这两点千万不要做

❎不要拍打,不要硬拔

❎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其它东西刺激它‍

由于蜱虫的嘴巴结构复杂,上面长着倒刺,进入肉中就能死死咬住,一旦不恰当的拔除,很可能将头留在肉中造成皮肤感染,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

2、学会一招,安全移除蜱虫

网络流传的蜱虫处理方法很多,但最安全的处理方法是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条件不允许,你也可以自行处理,但要掌握正确方法:

第一步:找一把尖头镊子,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头部;

第二步:用持续而均匀的压力垂直向上连头拔出,切忌旋转和扭动。谨记,千万不要夹蜱虫的腹部往上拔,否则腹部挤压蜱虫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和唾液(包括毒素、过敏原和病原体)喷射到叮咬部位。

第三步:去除蜱虫后,用酒精或肥皂水彻底清洁叮咬区域和手;

第四步:将活蜱虫放在酒精中或密封容器中处理,切勿用手挤压或直接接触蜱虫,因为取出来的蜱虫会继续分泌,皮肤接触后也会感染。

提醒:如果蜱虫叮咬30天内出现皮疹、发热、头痛、肌肉痛、乏力、关节肿胀和(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那么,我们不可能不外出,如何避免被蜱虫“盯”上?

蜱虫主要生活在草地和树林中,所以去这些地方要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做好个人防护,不要穿凉鞋。并建议穿浅色衣服,这样更容易看到蜱虫的附着。裸露的皮肤可涂抹蜱虫驱避剂,回家后及时查看衣物和身体裸露部位。

0 阅读:1

之桃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