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历任院长

小马谈古今 2024-05-17 00:37:48

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

截至2023年,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23人。其中包括数学物理学部153人,化学部13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7人,地学部138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04人,技术科学部150人;外籍院士129人。

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于1993年10月改为现名,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每两年增选一次,自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部分院士同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每一位院士都是学术界的权威,其院长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学术界的巨擘。本期就来介绍一下中国科学院历届院长。

1、郭沫若(1949~1978年任院长)

郭沫若(1892年—1978年),出生于四川乐山,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9年组织抵日爱国社团夏社;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

2、方毅(1979~1981年任院长)

方毅(1916年—1997年),又名方清吉、方静吉,福建厦门人,是中国对外经济、科技领域的杰出领导人。

方毅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3、卢嘉锡(1981年~1987年任院长)

卢嘉锡(1915年—2001年),台湾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龙岩市。物理化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科技组织领导者。

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有杰出贡献;1981年,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8年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4、周光召(1987年~至1997年任院长)

周光召,1929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1年周光召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转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学习;1954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高能物理、核武器理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历任核工业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九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等;1996年国际编号为3462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周光召星”。

5、路甬祥(1997年~2020年任院长)

路甬祥,1942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流体传动与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

196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1年获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5年至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至1995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7年至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及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6、侯建国(2020年至今任院长)

侯建国,1959年出生于福建平潭,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侯建国197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习,1989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毕业,1991年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结构、单分子物理与化学、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在纳米结构和单分子高分辨表征与控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担任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校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党校校长,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以上是自中国科学院成立以来至2023年的主要院长名单。

1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