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如何拍出大片?看看这位俄罗斯街头摄影师是如何做的

玩点摄影 2024-05-08 11:05:49

对于喜欢街头摄影的朋友们来说,车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地点,极具透视性的建筑、密集的人群,是故事发生的经典区域。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俄罗斯街头摄影师Dima Zverev,他拍摄的车站张张经典,并且其中蕴含了许多自己的拍摄经验和独到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1. 动静对比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张照片:

照片中有明显的动静对比,移动的人群被虚化呈现出线条状,静止的人在对比之下被更好地凸显出来,并且照片整体非常有张力。

拍摄这种照片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视野比较开阔的区域,刚好可以捕捉到流动的人群和其中静止的人物,而后使用三脚架辅助相机进行慢门拍摄,由于静止的人物也并不是长时间完全不动的,因此我们需要合理控制曝光时间,一般1秒左右就比较合理。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来,照片的主角是其中静止的人物,因此我们一方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记录;另一方面可以注重凸显静止人物的表情和姿态,这可以给照片赋予更深刻的含义。

2. 光影对比

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几张照片:

在强烈的光影对比下,照片非常有氛围感,并且通过合理的光影组合避免了车站人多混乱的场面。

清晨、傍晚的车站非常适合拍摄这种风格,由于太阳高度比较低,影子会被拉伸的很长,结合车站本身的延伸性,很容易拍出故事性效果。

阳光透过车窗的逆光效果也非常出片,并且这种拍摄不挑地点,公交车站就有机会拍出这种照片。

3. 借助框架

借助各种框架突出主体,既有“巧合感”,也能让照片整体构图非常有味道。

像这一张是利用了背景的线路图显示盘作为框架;

第二张非常有趣,用车窗上的涂鸦作为框架,将一对男女“圈”起来,在阴冷的天气车窗起雾时,我们可以涂抹出一片区域模仿这种框架效果;

第三张则是巧妙地找到了一个“缝隙”作为框架,结合色彩对比突出了人物的脸部,看起来也是非常有趣,狭窄的“缝隙”经常能形成有意思的画面,我们也可以多留意观察一下各种“缝隙”结构;

最后一张则是用影子形成了框架,将远处的几个人影凸显出来,与近处正在上楼梯的女士形成呼应,强化明暗对比的同时平衡了画面的构图。

这几张照片的共同特点就是照片中都存在有趣的框架将主体围住,聚焦了视线让主体更加突出。

在我们的生活周边存在大量这种框架,我们可以多多注意观察,合理利用起来。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0 阅读:2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