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周总理接到密电后,解放军小分队和重庆小镇为何神秘消失

佩奇在郑州 2023-03-12 22:45:06

1966年,一支六万人的队伍销声匿迹,中国人民解放军对此事秘而不宣,紧接着重庆白涛镇秘密地在地图上失去了踪迹。18年之后这支队伍又重新出现,但所有的战士对消失的十八年绝口不提,2002年中央公布了一份文件才使得白涛镇消失37年的秘密重见于世,当时这件事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那么这支部队为何消失?白涛镇的秘密又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又有何联系呢?

绝密计划的实施

1965年10月24日,正在办公的周恩来总理突然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放下电话后只见他披上大衣,急匆匆的赶到毛主席办公室中,周总理一到,毛主席就撤走了身边的警卫,再确定四下无人之后,主席关上了房间大门,这显然是有重要的事要与周总理商议。只见主席神情严肃,压低声音对周总理说:“恩来,我有一项绝密的计划要同你商议,将事情只能你我二人知晓。”周总理此刻也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与主席一同商议起这个秘密计划具体的实施内容,那么这个计划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引起周总理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

此事一直要追溯到1955年,这年中国的地质勘探部门如果成功勘测出铀矿,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因为铀是制造原子弹的主要原料。二战时期,美国之所以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因为当时美军就是因为当时美军在战场上截获了德国军队开发的铀矿。当时德国即将战败,但希特勒不甘心法西斯就此失败,也不想德国装备落入反法西斯的手上,他便将德军所有的铀资源及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通过潜艇运送给日本。但没想到的是,德国投降之后,这一艘装有重要的物资的潜艇被美国发现并据为己有,这一事件最后被拍成了一部美国电影,名为《最后一艘德国潜艇》。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上方投下两颗原子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落下帷幕,人们在庆贺胜利的同时也意识到核武器的危害性。因此二战之后许多国家都开始核武器的研究。数年之后,苏联也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美苏两个大国互相敌视,他们又各自拥有核武器,在当时的世界上,各国都处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只能依附于其中一方的势力。世界出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相互敌视的局面,美苏冷战无疑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冷战的阴影下,各国都必须听从美苏两个大国的安排,在核武器的威胁之下,国家的国防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当时的中国处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之下,何况朝鲜战争使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更加严峻。虽然中国一直与苏联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但是世界局势变幻莫测,苏联为了拉拢美国很可能将中国置于不利地位,况且国家正处于发展过渡的关键时期,打破核垄断,建造核武器是建设国防安全的重头戏。

地质勘探队在我国发现了铀矿之后,我国便着手开展核武器研制工程。1956年国防部宣告成立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即第五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研究院院长,1958年的深秋,第五研究院设立新的研究设计院,由邓稼先担任设计院的理论部主任。核工程研究初期,中国和苏联的关系较好,毛主席向苏联申请进行核武器制造援助,为了帮助中国研制核武器,苏联派出了一批科学家及一批先进的设备。然而好景不长,赫鲁晓夫在国内发起反斯大林的政治运动,造成社会主义阵营混乱,并且无视中国正当的国家利益,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施压,并在国际上公开指责中国,要求中国实行大规模裁军。在中国表示反对之后,单方面宣布与中国断交并撤走了派往中国进行援助的科学家,一时间核武器的研究陷入低谷,当时毛主席下令,必须自主完成核武器的研发,所有研究人员攻坚克难,终于在1964年10月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组装,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816计划的实施原因

虽然中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武器,但是国防安全依旧薄弱,与美苏相比有很大差距,核防御能力处于被动地位,而且核武器的爆炸成功引起美国和日本的恐慌,他们害怕中国利用核武器对他们实行打击报复,于是在国际上提出限制中国核武器发展,煽动世界各国对中国进行舆论压制,为了国家发展安全着想,毛主席决定将中国核试验工程建设的中心由地面转为地下。

毛主席深知此项计划工作量巨大,要对外界完全保密,实行起来十分困难,这也是他找周总理商议的原因。周总理听罢,也认为此工程实行起来难度颇大,但是中国要想继续核试验工程,必然要秘密进行,要是被美国偷偷潜入的侦察机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综合考虑之下,周总理也认为毛主席的这个想法是最合适不过的,于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经过商议,将此项计划命名为816工程。

商议完名字之后,两人就工程的选址地进行探讨,周总理认为选址应该优先考虑山区而非平原,原因在于山区地势崎岖,而且有树木覆盖,隐蔽性较强,平原则暴露的风险大,而且工程建造地应该临近水源,核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所以山区和水资源丰富是工程选址的必要条件,周总理当下派遣一支工程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符合要求的地区,经过工程队的多方考察,最终确定了最符合要求的地区—重庆涪陵白涛镇。

1964年,毛主席在党的会议中,分析我国目前形势并且作出指示,中国的经济命脉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或大城市,直接面向海洋,这对备战来说条件不利,因此个各省市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战略防御后备。1966年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下达通知,派遣中国人民解放军8342部队前往重庆涪陵白涛镇深山,进行816工程施工计划,史称“816”地下核工程。

861工程计划的核心就是用于生产原子弹,这项计划堪称绝密。当核工程的工程师出现在白涛小镇时,在当地居民中造成轰动,因为这里常年封闭,很少有外人出入,工程小队的到来引起他们的猜疑,工程小队对此项计划也知之甚少,他们只是奉命修建图纸中的工程,中央一再强调任何消息都不能泄露,他们只好说自己是来考察农作物的科研队,之后在中央的安排下,白涛小镇的居民陆续迁往他地,白涛镇的名字也在地图中被抹去,周总理在解放军中亲自挑选了一只六万人的队伍,作为工程兵负责此项计划的工程建造,并将这支部队命名为8234部队。

除了这支六万人的工程兵队伍,还有一批顶尖的科学家,这些人都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查,并且在中央的安排下进行了很多保密训练,只有通过了中央的严格审查,才有资格进入白涛镇参与此项工程的建设。为了816工程的保密性,白涛小镇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必须隐姓埋名,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就连对他们的家属也进行保密。

被叫停的计划

从816计划开始建造一直到项目停工,一共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这十几年中,所有的人都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可想而知,日复一日枯燥的生活对于白涛小镇的人来说是多么煎熬,然而所有的工程兵以及科学家们都没有放弃,最终完成了地下核试验工厂的建设,这个工程最主要的就是建设核燃料对方基地,所以工程兵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挖地洞,和一般地洞不同的是,深度要达到100米,而且整个基地构造错综复杂,犹如迷宫一般,当时的挖掘工具并不像今天这么先进,整个基地就是工程兵战士们用铁锹、铁铲一下下挖出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所有的工程兵们都过着如同监狱一般的生活,常年的地下工作使得他们难以接触阳光,身体状况极差,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英雄战士们硬是咬牙坚持了18年,日复一日的用铁锹挖着泥土,72名战士永远的留在了白涛小镇。

根据一位在此工作的工程兵回忆,那个时期他们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经常缺衣少穿,夏天工作时,这里的气温达到40多度,而在底下,温度只会更高,在地下工作室仿佛身处大蒸笼,又热又燥,还是难受,再加上山区蚊虫多,一旦被蚊虫咬伤,奇痒难耐,冬天时,山里气温低,其实穿着厚厚的棉衣也挡不住寒风的侵袭,很多士兵都生了冻疮。

由于当时这个工程是秘密进行的,具体的建筑过程以及图纸我们已不得而知,从1966年开始建造,到1984年停工,这项工程历时18年,一共通用了六万余人,中央对此计划投资7.4亿,宣布停工时816计划的主体工程,已完成了85%,工程全过程由人工挖掘建造,被称为世界第一人工洞体。那么为什么在消耗了巨大人力物力后816计划宣布停工?

原来中央最初决定开展861计划,就是为了能在地下建造一个生产核燃料的核反应基地,为制造核武器提供能源动力。毛主席和周总理相继离世,邓小平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国家建设的方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逐渐将国家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国家地位也由此提高,我国更有底气站在世界上与其他国家平等对话。

1978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的实力再也不惧怕美国对苏联的打压,再加上冷战进入后期,苏联与美国的对抗逐渐趋于缓和,日本、欧盟以及以中国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使得世界各国开始呼唤和平发展,反对核武器的呼声愈来愈强烈,中国完全不用惧怕国防安全受到其他国家的威胁,因此816工程失去了急需施工的理由,由于落后于时代,被中央下令叫停。

虽然816计划被终止,但不可否认的是,816计划中那些工程兵战士在当时技术落后条件差的情况下,用勇敢无畏的精神,面对极大的挑战,用坚强的忍耐力坚持为祖国做贡献,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人类世界的奇迹,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为了让世人铭记这些人所做出的牺牲,2002年,中央下令将816计划公之于众,这一消息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轰动,世界再次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折服。

2002年中央决定对当年的地下工程进行改造,八年之后,816地下核工程基地作为一项旅游观光点,对大众进行开放,这个大型人工山洞以旅游景点的形式对外开放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而且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仅反映了我国解放军战士们勇敢无畏的精神,它的存在,时刻提醒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先辈们为祖国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要学习他们身上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它更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永远不畏惧外部的威胁!

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是我国发展的奠基时期,如果没有核武器,没有816工程核基地建设,在苏联和美国的挤压下,我国的发展又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

0 阅读:26

佩奇在郑州

简介: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人物,喜欢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