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春茶,白牡丹与春寿眉应该如何区分?4点教你一次性看清楚!

小陈茶事 2024-05-12 16:28:34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些寿眉卖得比白牡丹还贵,这算不算乱定价?”

昨天刚看到这条私信时,思忖半晌。

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背后要考虑不少变量。

产区海拔、茶园生态、采摘标准、制茶工艺、仓储年份等,都要考虑入内。

存了七年以上的福鼎核心高山原料的春寿眉,对比普普通通、没有特殊亮点的白牡丹新茶。

哪怕前者定价贵,也自有贵的道理。

何况,在市面上还存在不少挂羊头卖狗肉的“伪牡丹”。

表面名义上卖的是白牡丹,并且还优惠大减价,通过低价来吸引顾客。

但实际的干茶实物,茶芽少、叶片宽、茶梗尤为明显,完全名不副实。

打着“白牡丹”的旗号,实则连普通春寿眉也比不过。

单纯冲着外在虚名买茶,选择市面上那些猫腻重重的“白牡丹”作为锚定物,认为便宜定价才算正常。

看到外面比这类便宜“白牡丹”的价格还要贵一截的寿眉时,心底自然疑惑重重。

“别人家的白牡丹才百元出头,怎么你们的寿眉卖这么贵?”

说到底,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白牡丹与春寿眉的界限没有理清。

看过以下4点,逐一从芽头、叶片、茶梗、香气、滋味等细节入手。

明确两者间的不同,买茶选茶时,才不会轻易买到冒牌货。

《2》

一、白牡丹芽头更紧实饱满。

白茶春茶季里,采茶顺序如下:

先采白毫银针,再采白牡丹,最后是春寿眉。

一路上,随着茶树不断自然生长发育,枝梢间茶芽也在发生变化。

似春笋破土后,逐渐抽条长高,从原先的肥胖短萌变得略瘦、略长。

三者当中,白毫银针的芽头是最肥、最粗壮、最紧实的。

白牡丹的芽头,比白毫银针略瘦,但依旧有一定饱满度。

与细窄的嫩叶组合,能组成“芽白叶绿”的整体形象。

不同等级的白牡丹之间,从牡丹王到高级白牡丹;从“高牡”到一级白牡丹;从一级牡丹演变至二、三级白牡丹。

白茶白牡丹,按等级从高到低,芽头渐瘦、渐长。

等到了采摘春寿眉时,叶片进一步宽展,衬得茶芽更为细长。

梳理过白茶的生长规律后,大家要想明白一点。

当你看到一款白牡丹芽头特别瘦时,不用怀疑,那绝对不是真的。

《3》

二、白牡丹的叶片更窄更嫩。

春白茶里,白毫银针比较好区分。

因为它没有叶,只采肥壮茶芽。

将白毫银针、白牡丹、春寿眉摆在一起时,作为“独苗苗”的银针一眼就能分出。

但白牡丹与春寿眉不一样,它们同样是带芽带叶采摘。

要是不加细辨,不少新茶友会看走眼。

将普通春寿眉标注成“二级白牡丹”,相信能骗过不少人。

为了看破此类骗局,建议大家重点对比它们的叶片细节。

白牡丹的采茶,采一芽一叶、一芽二叶。

春寿眉的采摘,取一芽三叶、一芽四叶为主。

单论数量,就有直观对比。

白牡丹的叶片更少,平均比起寿眉要少1-2片叶子。

与此同时,它们的叶片外形也不一样。

高等级的白牡丹,叶片是细细的、嫩嫩的、窄窄的。

似杨柳河畔边,柳树枝条上的叶子,长着细窄柳叶脸。

而春寿眉的叶片,相对更宽、更圆、叶片边缘更钝,已经长开成了圆脸蛋。

伸手触摸,白牡丹的叶片更莹润、嫩薄。

而春寿眉的叶片表面,已经微微长出植物角质,细嫩度不如白牡丹。

将它们的叶片翻过来,细细对比叶背。

白牡丹的叶片背面,密集覆盖着银白色的茶毫,看着毛茸茸的。

而春寿眉的叶背虽然也有毫,但在数量上明显不是同一层级,略显稀疏、单薄。

《4》

三、白牡丹的茶梗更细。

考虑到白牡丹与春寿眉,它们都是连芽头,带叶片一起采摘。

采下来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会带上一截茶梗。

茶梗,可视作连接通道。

连接芽头与嫩叶,连接叶片与叶片。

由于生长阶段不同,茶树新梢发育状态不同。

白牡丹“梗”,远比春寿眉嫩。

仅是细细一截,身姿轻盈。

在山上体验采茶时,轻轻往下拗,不需用力,枝梢间脆嫩的白牡丹茶青,便能轻松采下。

原因是,白牡丹的嫩梗内,极少粗纤维。

粗纤维少,茶梗脆嫩,似早春的一截草芽,水灵鲜活极了。

不需刻意掐,一拗就断。

用特写镜头拍下白牡丹的茶梗时,又能获得新发现。

白牡丹的嫩梗表面,也覆盖着不少茶毫。

由于整体鲜嫩度高,白牡丹的嫩梗表皮颜色也是绿的。

是深绿、暗绿为主。

到了春寿眉身上,又有不同。

由于春寿眉的叶片多、叶张更舒展。

在连接叶片与叶片时,叶间距更长。

所以,采下来的茶梗,要长一截。

将白牡丹与春寿眉的茶梗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后者的茶梗不仅长,而且更粗壮。

由于内部的纤维粗壮度不同,春寿眉的茶梗颜色,略有区别。

春寿眉的梗,没有白牡丹那般绿,颜色要更深一些。

但大家要注意区分,不管是哪一种白茶,茶树嫰梢芽叶才是采收主体。

如果你买到手的寿眉,茶梗粗糙,捏起来就像小木棍子那样,内部纤维早已木质化。

这样的茶明显是采老了,茶味流失,茶味淡寡粗糙,不值得买。

《5》

四、白牡丹花香清雅,春寿眉鲜草药香更突出。

闻香识白茶时,白牡丹与春寿眉的香气风格是不一样的。

白茶里,白牡丹拥有这样的美名。

名其曰,白茶花仙。

新茶期的高山白牡丹,花香堪称茶界一绝。

因为它的花香层次太多元、太丰富、太迷人。

从抛荒白牡丹、到有机白牡丹。

从荒野牡丹王、到一级白牡丹。

各式白牡丹里,花香在总体茶香上都占了大头。

最高等级的牡丹王,由于茶香具有近似白毫银针的属性,闻起来依旧是毫香为主,花香次之。

但一级白牡丹身上的花香,可谓浓墨重彩。

用盖碗泡开,每一冲的香气都有微妙演变。

茶香如兰似桂,缤纷多彩。

栀子花香、玉兰花香、晚香玉花香、含笑花香、鸡蛋花香、洋槐花香、小苍兰花香、洋槐花香、水石榕花香……

每一次泡茶出汤后,趁热揭盖闻香时,都能带来茶香惊喜!

除了花香外,毫香、竹林香等鲜香气息,共同组成了白牡丹的茶香主旋律。

而春寿眉的茶香阵营,以鲜草药香、花香、毫香、竹林香为主。

相比花香,草药香更具特色。

这股清鲜的草药香,似夏天煮凉茶时,摘下鸳鸯藤、车前草、 蒲公英、白茅根等新鲜草药,将这些连花带茎的草药洗干净后,一起煮开的气息。

满溢清新的鲜美植物香气。

这股凉丝丝的草药香、草木香,是春寿眉的特色。

牡丹王、一级白牡丹等,较少草药香存在。

而二、三级的白牡丹,草药香也不如春寿眉明显。

细细闻香,不难看出区别。

《6》

最后,聊一下茶味。

啜茶尝汤,是品茶的最后一站。

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同为春白茶,白牡丹与春寿眉之间存在共性。

它们喝起来同样很鲜、很清新、很爽口。

鲜香醇爽,一应俱全。

但高山白牡丹的茶汤,喝茶时,汤中的落水香更突出。

茶味更沁、更鲜爽清冽。

而春寿眉由于梗叶舒展的缘故,茶味多了一分沉稳醇柔。

啜茶时,茶汤的绵柔感更显。

从选茶角度看,明确白牡丹与春寿眉的种种不同很重要。

了解不同,才不会花冤枉钱,买到那些虚打白牡丹旗号的伪装者。

在喝茶时,白牡丹与春寿眉难分轩轾。

喜欢喝香气足、香清味鲜的,入白牡丹。

爱喝醇一些、绵一些汤感的,买春寿眉。

各花入各眼,按喜好买单,永远不会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1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