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严厉的贪官,郭桓贪,朱元璋杀了六个尚书以上的人

老合说史 2024-01-23 13:42:50

朱元璋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所以才会造反,所以他很清楚老百姓的痛苦,也很痛恨那些贪官污吏。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开国之后,大明皇帝皇帝对官员格外的严苛,甚至可以说是过于严苛。

朱元璋对自己的臣子有很高的要求,一是要让自己的臣子遵纪守法,二是要严惩贪官污吏,以儆效尤。一旦被发现有贪污受贿的,最多也就是被砍头,最严重的甚至会被剥皮抽筋。郭桓案之前,又发生了空印案和胡汉民案,朱元璋为了彻底解决贪腐问题,对官员进行了严格的审讯,还成立了专门的锦衣卫,一旦发现有人贪污,就会立即缉拿归案。

洪武十八年,著名的“郭桓案”,主角是户部尚书郭桓,这件案子虽然不能载入史册,但却是千古骂名。这一年三月份,郭桓被揭发与北平承宣政事司李彧、巡抚使赵全德串通作弊,贪污公款,朱元璋便命吴庸彻查此事。

吴庸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连续几天追查郭桓案,查明真相,重点是三条:

1、侵吞太平、镇江两府之税,减少朝廷税赋;

2、侵吞浙西地区秋粮二百余万石;

3、在收税方面,以各种名目,征收各种“脚钱”、“口粮钱”、“库钱”、“神佛钱”等税,以求中饱私囊。

朱元璋之死

本来,只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就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朱元璋还不满足,还会有更多的贪官污吏,于是,他决定趁着这个机会,把所有的贪官污吏都一网打尽,把所有的贪官污吏都揪出来,一个都不能放过,一时间,大明所有的官员都战战兢兢,唯恐被殃及池鱼。朱元璋杀光了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为了安抚百姓的愤怒,还将吴庸也给杀了,真是可怜,一场审讯下来,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所以,这件事情牵扯到了整个朝廷,包括礼部,刑部,兵部,工部,六部侍郎,全部被杀,据说死在他手里的人,足有上万之多。经计算,国家财政收入损失为二千四百多万斤,因而在全国各地追缴赃物。

审讯郭桓和郭桓两人,查出他们私吞的粮款在哪里,最终查出他们是贩卖给江南的豪绅,这是典型的官商勾结,朱元璋最看不惯,但凡有私货的大户,往往都会被抄家灭族。

郭桓案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空印案。朱元璋以郭桓案为契机,不仅对贪官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同时也对当地的豪强和富户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朱元璋早就看那些贪官污吏和恶霸不顺眼了,他们在村子里横行霸道,趁火打劫,祸害国家。

明朝前期,由于朱元璋实行了“宁死不留活口”的高压反腐政策,以“宁死不留活口”的方式惩治贪官,使得明朝初期的廉政风气得以延续,对明朝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在百姓面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使得人民生活安定,国家繁荣。

与元末时相比,明初吏治有了明显改观,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对腐败官员及官商勾结的不法商人的惩治,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竞争条件,促使资本主义萌芽。

诛杀令

朱元璋在郭桓贪腐一事上,将六部尚书以下的官吏一网打尽,足见其决心肃贪,整肃吏治,使明朝政治体制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对不作为、乱为的官吏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也为后来的盛世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朱元璋是有史以来贪污腐败最严重的一位帝王,他真的是一心为国,为民谋福祉,而不是那些骄奢淫逸的帝王,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一己之私,而任用贪官污吏,大肆敛财。

0 阅读:59

老合说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 分享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