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警惕!陕西已有孩子被骗!聊天记录公布

闽南网 2024-04-26 09:00:25

有喜欢的明星本无可厚非,不过追星要有度,尤其是有些学生,希望与自己喜欢的明星“近距离接触”,甚至加入粉丝群,老师家长们就要特别留心了。不少骗子嗅到了机会,以明星的名义对这些学生进行诈骗。而每年的小长假以及寒暑假,也是未成年人被诈骗的高发期。

加上“偶像”微信

榆林一小学生被骗

4月20日,榆林一10岁还在上小学的小美(化名)在父亲的陪同下报警称:她用手机看快手视频时添加了自称是明星“白鹿”的微信号,对方以小美泄露明星的隐私,需要配合调查洗清嫌疑为由,引导她视频通话,多次告知对方手机的验证码后,被骗5万元。

被骗经过

4月20日,榆林市民小帅心急如焚地带着孩子前来报警,原来,他的孩子小美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了一个名为“白鹿”的微信号,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小美没多想就添加了这个微信。

没想到,明星“白鹿”,竟给小美发来多张警察照片和派出所的视频,还煞有其事地声称小美涉嫌泄露明星私人信息,要求她扫码添加律师微信配合调查以洗除嫌疑,不然的话,就会通知公安机关对小美实施抓捕。

小美一听,心里当即就慌了神,赶忙扫码去联系“律师”。“律师”则表示,小美是未成年人,得用家长的手机去核实验证身份。当小美顺利拿到奶奶的手机后,对方便开始通过视频通话,指挥小美操作奶奶的手机。由于涉世未深,小美屡次将收到的验证码给对方查看。直到家人发现时,小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而奶奶手机里的5万元,仅在双方视频通话5分钟的时间里,被对方全部转走。

类似的事件也在国内多地发生

浙江海宁的小吴是一位13岁的小学毕业生

去年8月,她刷短视频时收到一条私信

“快扫码进群,给时代少年团打call”

听到是为明星打call

小吴毫不犹豫扫码进群

没过多久突然出现了一位“张警官”

说群里有人泄露艺人隐私

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

不然将联系监护人缴纳罚款

在假警官的诱骗下

小吴操作家长手机

先后通过转账、购买骗子指定商品等方式

被骗走了35.8万余元

部分转账截图

浙江绍兴的赵女士14岁的女儿

被“明星周翊然的律师”骗走了2万余元。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

骗子利用孩子想见到明星的心理

再利用孩子涉世未深容易被吓住的心态

假冒律师、明星等身份对孩子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

这些诈骗套路务必要了解

避免被骗

家长应该这样做

01

冒充明星类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在各类社交平台注册冒充某影视“明星”私人社交账号吸引“粉丝”关注,随后诈骗分子利用青少年追星的心理,在“签名照”“明星周边”等物品的诱导下,多次引导青少年转账,在发现“粉丝”没有钱后,果断拉黑删除。

预防方法:家长避免把微信、支付宝密码等重要的信息告知青少年,注意引导青少年理智消费,合理追星,加强使用手机社交软件支付工具等方面的监督与教育。

02

买卖游戏账户类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游戏群、短视频平台,以“送游戏装备”“免费送皮肤”等词语吸引青少年眼球,诱导青少年添加诈骗分子的联系方式,添加后诈骗分子会发送一个二维码,当青少年扫描二维码后,诈骗分子会告知因其是未成年人,违规操作导致账户被冻结,如果未解冻将面临起诉,青少年出于害怕的心理,会按照诈骗分子一步步的要求将家长手机里的钱转走。

预防方法:青少年在买卖“游戏账户”“游戏皮肤”请认准官方游戏交易平台,家长不要将银行卡、支付宝等密码透露给孩子,谨防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家长、学校要监管好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尤其是使用家长手机情况。要谨防诈骗分子使用网络恐吓、网络诱导等手段教唆孩子使用支付功能;唆使孩子使用远程同屏,操控扫码支付。要杜绝使用刷脸、指纹等快捷支付方式,防止因防范不到位被骗上当。要做到不让孩子知晓支付平台密码,不绑定信用卡、大额储蓄卡,减小被骗风险。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

此类诈骗高发

请您转发扩散提醒身边的家长朋友!

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榆林市反诈中心 湖北日报

2 阅读:3897
评论列表
  • 2024-04-27 14:39

    唉😔还是骗子这门生意好啊

  • 2024-04-27 01:56

    结果呢 被骗的孩子钱要回来没

  • 2024-04-27 07:18

    穷人家的孩子,不怕,有钱人的孩子是该教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