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遭受灭亡,许穆夫人不顾夫家阻拦千里奔走,延长国祚400多年

楚风文史 2024-05-09 07:53:02
前言

中国历史中,许穆夫人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英雄,她的一生彰显了无私与坚韧的精神。当祖国遭受灭亡之际,她毅然决然地不顾夫家阻拦,千里奔走,为祖国的延续奋斗,最终延长了国祚400多年。

许穆夫人的壮举,饱含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情,她的身影永远熠熠生辉于祖国的史册之中。究竟是怎样的信念与勇气,让她成为了延续国祚的关键一环?

15岁的她,就有了救国的远见卓识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一个15岁的女孩会有什么样的担当和勇气?这个女孩就是许穆夫人,她出身名门,母亲是卫国的公主。自小就受到良好的诗书礼教育养,她不仅有着出尘的美貌,更有着过人的才华。

15岁的她,已是明艳动人的佳人出尘,闺房中丫环为她盘发戴镜。忽有齐国和许国两位君主同时来提亲,她毫不犹豫选择了齐国公子。作为一个未出阁的少女,她怎会有如此高瞻远瞩的眼光?

"母亲,我将来要嫁的人绝不仅仅是我的夫君。放眼观看现在的政治局势,许国的国力弱小,而且离我们卫国路途遥远,但齐国不仅国力强盛,并且离我的宗国不远。"少女清丽的面容上带着英气,"齐国是现在诸侯国中的霸主,和小小的许国比起来,怕是不知胜了多少倍。

况且如若北方的异族狄人侵犯我们卫国的疆土,以我国的实力单打独斗,只怕胜算也是极少的。但如果我嫁给了齐桓公,我们卫国也就顺理成章的和齐国结成了联盟。"

果然,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宣姜,她不得不瞠目结舌看着自己的这个女儿。15岁的她已是具有了救国的远见和护国的担当,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着政治婚姻的重任。

一朵出水芙蓉,在人生最精彩的年纪嫁作他乡客

尽管她提出了明智的建议,但最终还是被嫁给了许国的国君许穆公。值得庆幸的是,她并非嫁入一个家徒四壁的寒门,相反许国虽小但也曾一度辉煌过。

公元前673年左右,在淇水河畔芳草如茵的祢沟边,盛大的婚礼上,这朵待嫁的芙蓉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从小生长的故土,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远嫁的路。她是如何描绘故乡的景致呢?

"故乡的云呀,是那么的轻;故乡的月呀,是那么的明;故乡的水呀,是那么的甜。"

远嫁他乡,她难免思乡怀土之情,那悠扬缠绵的诗篇道出了她内心矛盾的心绪。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流水本是连接亲人的纽带,却也成了她无法回归的距离。她日日在湖边吟诗作赋,或是在舟中徜徉,试图排解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噩耗传来,许穆夫人豁然决绝前去救国

就在她渐渐安顿下来的时候,一个噩耗如惊雷般炸响了她的心灵 - 卫国被异族赤狄人攻陷,统治者卫懿公阵亡,国家覆亡!"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她顾不得妆扮,跨骑战马直奔漕邑,那里是卫国遗民的居所。

"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她一路飞驰,后面不远处便是许国大夫的追兵。这些大夫们奉命阻拦,他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不该管闲事"。

她独自一人离家万里,前方是家破人亡的祖国,后面是无知的阻碍,内心是对家国的无限眷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作了一首雄壮激昂的诗篇《载驰》来斥责阻拦她的大夫们: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这首诗表达了她救国的决心 - 即便是曾经的亲朋好友,只要阻拦了她,便是罪人,她都无暇顾及,唯有一心朝着祖国的方向前进。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她视阻碍为无知的孩子,高高在上指责他们的短视。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她对许国根本不屑一顾,眼中只有康复卫国这个大计。

漕邑之会,智谋策划复国大业

沿路经历了重重艰辛,她终于来到漕邑,见到了卫国遗民和亲弟卫戴公。当时卫人东迁至此,只剩下730名男女老幼,再加上共地,滕地的百姓,共5000余人。他们虽已被赶尽杀绝,但并未放弃复国的希望。

一见面,她就将车上的财物悉数分给卫人,表达对家国的赤诚之心。她与卫戴公亲切交谈,商议如何复兴卫国的大计。她先是对远嫁他乡的遭遇感到失望,但很快转念一想,必须要振作起来。

"马儿呀,你快些跑,为什么归国的路途总是望不到尽头?马儿呀,你快些跑,我在漕邑的哥哥和乡亲们现在如何?马儿呀,你快些跑,我的国家都风雨飘摇了,求谁去拯救我的祖国呢?"

她痛心疾首地询问亲人的近况,焦虑地思考如何令卫国重现辉煌,内心的决心愈发坚定。很快,她想到了当年那个被拒绝的提亲对象 - 当今霸主齐桓公,他如今国力强盛,正是救助卫国的不二人选。

卫戴公一筹莫展之际,妹妹却早有这番远见,他不由得钦佩有加。于是二人同商复国大计,一边在漕邑以渔牧为生安家落户,一边整军经武以待时机,而许穆夫人亲自前往齐国求援。

千里驰援,智救祖国于危难之中

在漕邑时,许穆公不仅不救助,反而派人阻拦妻子救国,被许穆夫人断然拒绝。她断然决绝地告诉丈夫:"丈夫呀,你所顾虑的是你的私心,而我所考虑的是百姓的死生存亡,孰重孰轻,你自己去判断吧!"

就这样,她快马加鞭,穿过重重山峦大川,终于来到齐都。见到齐桓公时,她满怀热泪,娓娓道来家国遭难的经过,临危一别后悲痛万状的情景,祈求齐国能够出兵相救。

齐桓公望着眼前这个极力劝说的妇人,面色凝重。这位当时最有权势的诸侯,也曾被许穆夫人出色的见解和睿智折服过,只是当时无缘结为夫妻。如今看她如此爱国爱民、急公好义的英勇形象,自然痛心疾首,应许出兵相救。

"齐侯使公子无亏帅车三百乘、甲士三千人以戍曹。归公乘马,祭服五称,牛羊豕鸡狗皆三百,与门材。归夫人鱼轩,重锦三十两。"

齐桓公一应允,便派遣了大量的军马物资驰援卫国。还特意为卫戴公准备了盛大的礼仪用品,以及送给许穆夫人高贵的珍奇之物。

就这样,经过数月奔波,许穆夫人终于如愿以偿,为卫国争取到了强大诸侯的支援和救助。随后不久,卫戴公便驾崩,弟弟卫文公继任为君,他在齐桓公的支持下,于两年之后率军打败狄人,重新收复了都城,让卫国这个将亡的国家真正死而复生。

结语

"姑射工于犴?援弦习习。送子涉淇,母氏饈之。"许穆夫人作为当年那个远嫁他乡的女子,带领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成就了她年少时的夙愿。

她也许生于底层,却有君王般的智慧,为卫国的复兴奔走呼号、孜孜以求。她最终圆满了自己拯救国家的夙愿,这难能可贵的爱国情操和高尚情怀,正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不知多少在家国危难中挺身而出的英雄,都是缘于如许穆夫人这般在平凡世俗中展现出的非凡品格和操守。

0 阅读:4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