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光的车轮:自行车与中国城市印象

华舆 2024-05-09 16:10:24

“作为自行车大国,中国有着坚实的骑行人群基础。从传统代步工具到健康、高品质生活的象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功能性和专业性要求逐步提升,相关的配套装备需求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在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迪卡侬北亚自行车运动总监Boris GUBAYDULLIN如是说。

5月5日至8日,第32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在上海举行,1460家企业参展,7360个展位总面积1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了11%。

走路太慢、开车太快,骑行恰恰好。近年来,一股持续升温的“骑行热”带动了自行车销量攀升,整个自行车市场呈现出火热景象。“过去一年,我们的公路车销量增长了50%。现在公路自行车的消费者以年轻人为主,他们不仅看重自行车的健身功能,还注重社交属性。”一家来自广东自行车企业的销售人员表示。

  ▲5月5日,参观者在凤凰自行车展台上一辆电助力自行车旁交流讨论。(图片来自新华社)

潮水般的自行车流,是经典的“中国名片”

车轮飞转,似乎是时光的年轮。历史上最原始的自行车,是法国人西夫拉克于1790年发明的。一个半世纪前,自行车传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大婚礼物之一就是一辆自行车,为了骑车方便,他还命人把宫门口的门槛锯掉。古老的故宫里,响起清脆的车铃声。

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成了中国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潮水般的自行车流,是最经典的中国符号和街头景象,也是很多汉学家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

  ▲长安街上源源不断的自行车车流。(中新社资料图片)

1975年10月,19岁的拉格纳尔·鲍德松(Ragnar Baldursson)跨越8000多公里,从冰岛来到北京求学。走出北京火车站,他见到了长安街上源源不断的自行车车流。“当时,北京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那时候这座大城市的总人口约为700万,但其中城镇居民只有大约400万。”鲍德松说,“那时,中国沥青或者水泥的路面不多,很多地方都是土地,所以空气的味道都和冰岛的不一样。”

同一年来到中国的,还有奥地利大学生李夏德(Richard Trappl)。他对记者回忆道:“课余时间,我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骑行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那时北京马路上的车辆很少,晚上城市也很安静。”

  ▲北京市民骑自行车出行。(图片来自中新社)

方兴未艾的“City ride”,是更具价值的生活方式

从步行、骑马,到骑自行车、开汽车,轮子上的中国人越走越快,越走越远。今天,当汽车成为人的代步工具后,自行车成了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近年来,“骑行热”在城市不断升温,逐渐成为备受大众热捧的新兴生活方式。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国内城镇居民每100次出行中,约有30次由“两轮出行”完成,自行车出行的用户基础正在快速扩大。

  ▲北京一家高端自行车店经营者向顾客介绍折叠自行车使用方法。(中新社资料图片)

继“City walk”(城市漫步)风靡网络,随着近期春暖花开、气温上升,“City ride”(城市骑行)逐渐升温。4月,北京理工大学四位马来西亚留学生从北京骑行共享单车超120公里来到“天津之眼”摩天轮旅行一事,引发了网友热烈讨论。

  ▲在京杭大运河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的一段河堤附近,一些体育运动爱好者组队骑行。(中新社资料图片)

随着骑行者日渐增多,不少城市推出了专门的骑行精品线路,鼓励更多人骑车出游,如成都推出11条天府绿道骑行线路;北京建设了骑行“城市风轮”,即12条沿着河流的骑行放射线。南宁市则在邕江边设立青少年自行车运动服务站,自行车运动的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开展公益性培训,为骑行爱好者提供优质服务。

  ▲民众在北京蓝色港湾一商铺选购自行车。(中新社资料图片)

有媒体评论称,新一轮的“自行车热”体现出一种进步。这种新型的生活方式蕴含着更加丰富、更加积极正面的内涵外延,其中一些新鲜的价值理念、实践和认知,都应该得到珍视和阐释。

中国电助力自行车,是海外市场的心头好

中国是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生产大国,每年贸易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60%。本届展会上,100多家海外采购商与国内参展商集中对接洽谈,电助力自行车成为海外采购商最青睐的中国自行车产品之一。

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郭文玉介绍,一季度我国自行车对主要市场出口均有所增加。对美国出口229.5万辆,同比增长47.2%;对俄罗斯出口93万辆,同比增长52.1%;对伊拉克、加拿大、越南、菲律宾四国出口强劲增长,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11%、74.2%、71.6%和62.8%。

来自也门的采购商阿克今年的计划是在中国采购60个集装箱的电助力自行车销往沙特、阿联酋、突尼斯等国,而2023年他的采购量是20个集装箱。来自阿富汗的采购商塔西表示,他计划将中国的电助力自行车销往英国等欧洲国家,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电助力自行车有3A级的优势,不仅仅有价格优势,更有新的设计方面的优势。

  ▲5月5日,巴西展商在观看展出的自行车。(图片来自新华社)

“近年来,疫情改变人们出行,欧美一些国家为解决上下班小汽车交通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引入助力自行车作为通勤工具,鼓励民众选择骑行方式出行。助力自行车在欧美热度不减,但在国内还未铺开,除了售价较高外,与限速政策不无关系。从长远来看,助力自行车作为轻量化交通工具是绿色出行的首选。”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

根据展会主办方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分析和预计,2024年中国对东南亚、西亚、南美的自行车出口将增幅明显,中国自行车行业生产总体稳步回升,全年产量将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完)

综合中新社、新华社、央视新闻、《新民晚报》等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