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被遗忘的天空——从电影看朝鲜空战

曼容看军事 2023-02-27 07:48:02

 2013年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这场历时3年的局部冲突对新中国的发展、东亚局势和冷战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美国却成了“被遗忘的战争”。拿战争文学及影视来说,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远不如以二战和越战为题材的作品。不过在朝鲜战争刚结束的那段时间,美国的文艺界还是掀起过一个创作相关作品的小高潮,其中自然也少不了空中力量的身影。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来看看银幕光影与战争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交集吧。

“猎手”写《猎手》

  1958年拍摄的电影《猎手》(The Hunters)原本是一部半自传体式的小说,从美国空军飞行员的视角展现了朝鲜战争中对战双方之间的空中较量。小说的作者名叫詹姆斯·萨尔特(James Salter),本身就是当年战场上一位不折不扣的一线战斗机飞行员。他将亲身经历诉诸文字,成为美国朝鲜战争小说中为数不多的以空军作战为题材的作品之一,发表后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因此很快就被改编成电影。

电影DVD封面

小说封面

  詹姆斯·萨尔特生于1925年,原姓霍洛维兹(Horowitz),1942年进入著名的西点军校,在校期间开始接受基础飞行训练。1945年从西点毕业后,他转去学习驾驶B-25轰炸机,之后被安排到美国驻日本的陆军航空兵第6运输机中队,1947年被授予中尉军衔。没过多久萨尔特又回到国内进修,1950年初获得硕士学位并进入美国战术空军司令部任职。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主动申请到前线参战,就接受了F-86“佩刀”喷气式战斗机的转换训练。不过直到1952年2月,萨尔特才加入美国空军第4战斗拦截机联队的第335飞行中队,驻扎在当时南朝鲜汉城(今首尔)附近的金浦空军基地。在6个月的战斗执勤期间,他完成过上百次飞行任务,确认战绩为击落一架米格-15战斗机。

作家萨尔特曾是参加过朝鲜战争的F-86战斗机飞行员

后来还写过反映他在驻德美国空军中服役经历的作品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萨尔特还先后被派往美国驻德国和法国的空军部队,军衔升至少校,担任飞行中队指挥官,直到1957年退出现役。在10多年的服役期间,萨尔特相当详细地记录下自己的军中经历,这也成为他转行写作的契机和源泉,处女作《猎手》就是根据在朝鲜参战半年中积累的素材而创作的。在书中,萨尔特以自己为原型塑造了主人公克利夫·康奈尔上尉。作为一名具有二战实战经验的资深飞行员,康奈尔渴望驾驶“佩刀”战斗机在朝鲜上空拿下新的王牌称号。然而他虽然被任命为带队长机,可经过多次任务还是一无所获,不仅自信心大受打击,也跟队友产生了矛盾。在鸭绿江附近的一次空战中,康奈尔终于击落了一架由敌方高手驾驶的米格-15,但返航时他的僚机因着陆失败机毁人亡。加上康奈尔飞机上的照相枪也出了故障,无法证实这一战绩,他只好作证将这次的功劳归于死去的僚机飞行员。为了证明自己,康奈尔再度积极求战,结果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罗伯特·瓦格纳扮演的埃德·佩尔

  小说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埃德·佩尔是个急躁高傲但战绩突出的飞行员,其原型是与萨尔特同属第335飞行中队的詹姆斯·劳。他是朝鲜战争中美方第17个也是最“嫩”的一个王牌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后仅用6个月时间就击落了5架米格-15,总战绩为9架,这要归功于他能比其他老资格的飞行员更熟练地使用F-86上的新型雷达瞄准具。不过与小说情节相似,这两位詹姆斯在战时的相互关系其实并不好。

  由于结合了自己的切身体验,萨尔特笔下除了对朝鲜的气候和地形等环境有着精确的描述外,也颇为细腻地刻画了飞行员特有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他还充分运用当时飞行员之间流传的行话和术语,真实地营造出空战行动的紧张和残酷。而值得注意的是,《猎手》在表现美军飞行员的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之余,也流露出对这场战争的怀疑和对英雄身份的异议。康奈尔一心追求完美和荣誉,但经过一次次“猎与被猎”的死亡游戏后最终以自我毁灭的悲剧收场。

美国空军的F-86采用四机指尖队形巡航,遇敌时分成两个双机编队配合作战

改头换面的电影

  小说《猎手》在1956年出版,两年后就被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搬上银幕。不过观众看到的影片与原著可谓大相径庭,主角从克利夫·康奈尔上尉改成形象上更为沉稳持重的克利夫·萨维尔少校(其扮演者是出演过不少战争片的老牌影星罗伯特·米彻姆),为培养年轻后辈甘当绿叶。当僚机飞行员在空战中负伤跳伞后,他不惜冒险驾机迫降在敌人后方去帮助战友,历尽艰险一起逃脱追捕。除了宣扬自我牺牲的主旋律和大团圆式的结局外,影片为迎合市场口味还加入了一段三角恋情节,这就使得整个剧情不免流于俗套。

克利夫·萨维尔少校

  尽管如此,电影中的空战场面还是值得一提的。因经费和时间有限,该片是在美国国内完成制作的,美国空军提供了训练基地和现役战机协助进行实景拍摄,由于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彩色摄影技术,战机在云海间穿梭缠斗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宽银幕上时就颇有惊艳的视觉效果。影片中美国空军的对手是以安东(今丹东)为基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中方出动的米格-15机群在美军的无线电通讯中常被称作“强盗列车”,其中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领队长机被称作“凯西·琼斯”(一位因舍己救人而知名的美国火车司机)。实际上这个绰号当时多指“非亚裔飞行员”,也就是秘密参战的苏联飞行员。只是为避免将战争扩大化,交战各方一直都心照不宣地掩盖着这个事实,因此银幕上也只用到中国人的形象。

影片中的米格飞行员

不用道具,都是真机拍摄

  朝鲜战争为喷气时代的空战提供了最初的舞台,双方的主力战斗机F-86和米格-15都采用了有利于高速飞行的后掠翼设计,在技术性能上各有优劣,在空战战术上也不断求新求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战检验后,双方都基本放弃了大编队大机群的作战模式,改用更适合喷气式高速战机的机动战术,讲究灵活的协同配合。空战不再是骑士般的“决斗”,而更强调出其不意的“猎杀”。美国空军将多个“流动四机”小队按不同间隔和高度梯次配置,或用两个十六机编队组成大纵深多层次的机群,相互支援展开行动。年轻的志愿军空军也不断进行实战摸索和研究总结,创造出“一域多层四四制”的空战战术原则,将同时出战的机群以四机为基本单位,通过分层配置构成小编队、大纵深的战斗队形,以长机为核心,保持在同一空域相互协同作战,便于集中力量夺取主动权。

  电影版《猎手》虽然没能充分展现大规模空战的全景,但双方战机编队出击和捉对厮杀的镜头仍能吸引到不少观众的眼球。当然受条件所限,一些场景也只能因陋就简。比如片中的米格-15是由F-84F“雷电”战斗机稍加改扮而成的,射击时用的武器当然也是机枪,不过配音用的倒是米格的机炮声。F-86在跑道降落时坠毁的一幕则是用一架F-100“超级佩刀”的真实事故影像嫁接的,而且双方战机上的涂装也不完全符合史实。此外,飞行员主动将战机迫降在敌后的情节显得不太合理,因为这等于是把自己的秘密拱手送出。尽管片中人物对此解释是为救助落难战友而不得不违反规定,但在战时双方都严防最新装备流入敌手,美军对落在敌占区的飞机和坦克等都会尽可能用轰炸或炮火彻底加以摧毁。

空战中要充分发挥技术和战术优势才能咬住敌机

影片中的“米格-15”从外形到涂装都不太符合真实

机群在高空飞行时拉出凝结尾迹看起来很有气势,但却容易暴露行踪,在实战中往往是作为诱饵,另有其它编队埋伏在更低或更高的空域

一部名作的诞生

  以美国海军航空兵为主角的《独古里桥》(The Bridges at Toko-Ri)改编自同名中篇小说,原作者是詹姆斯·米切纳(James Michener 1907~1997),年轻时做过教师和编辑,二战中加入美国海军,被派往南太平洋地区从事后勤和文书工作。他根据这段战时经历写出《南太平洋故事集》一书,获得1948年的普利策小说奖,由此开始作家生涯。在写作风格上,米切纳曾被认为是“下一个海明威”,其作品以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为主,有不少成为畅销书并被翻拍成电影。

《独古里桥》小说封面

电影海报

  朝鲜战争爆发后,米切纳作为记者来到前线采访,为国内媒体撰写战地报道。1951年底到1952年初,他曾先后登上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号和“福吉谷”号航母,采写舰载机飞行员们的战斗经历。利用这些第一手素材,米切纳完成了表现海军战机执行危险轰炸任务的小说《独古里桥》,1953年7月发表在著名的《生活》杂志上。这篇赶在停战前出炉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很快出版了单行本,又被派拉蒙电影公司在次年12月搬上银幕,并获得1956年的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詹姆斯·米切纳

  原著情节围绕着1952年部署在朝鲜半岛东侧海域的美国第77特混舰队展开,分为“海”、“陆”、“空”三部分。第一部分说的是海军飞行员哈里·布鲁贝克中尉驾驶受伤的飞机返航时坠入海中,被直升机及时救起;第二部分讲述航母返回日本横须贺港休整,布鲁贝克与从美国赶来的妻女短暂相聚;第三部分则是描写布鲁贝克和队友奉命轰炸被防空火力严密保护的桥梁和油库,飞机中弹后迫降在敌占区,前来救援的直升机也被击落,布鲁贝克最终战死的经过。

  与当时多数同类作品一样,《独古里桥》主要是在宣扬美军官兵的英雄主义与献身精神,但也借人物之口道出对朝鲜战争的困惑和不满,让读者看到了值得深思的另一面。主人公布鲁贝克原是一名事业有成、生活幸福的律师,作为后备役飞行员被征召参战。面对危险任务时他没有退缩,但就自问为什么像自己这样优秀的人要放弃一切去承担牺牲的责任,最后才明白他们是陷入了错误的地方和错误的战争中。而他的妻子则表达了愤怒之情:除了有亲人参战的人外,国内根本没人关心这场战争,如此愚蠢的战争早该结束。这也代表了多数美国民众的反战态度。也许《独古里桥》并非美国最好的朝鲜战争小说,但算得上是最出名的一部,时至今日还不断再版,同名电影也仍时常在美国电视频道上播出,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小说《独古里桥》发表时,所配插图显示的是F2H“女妖”喷气式舰载机

在电影中主角被换成外观相似但体形稍小的F9F“黑豹”喷气式舰载机

协助拍摄的是“奥里斯坎尼”号航母上的VF-192“金龙”中队,机头画着金色的飞龙就是该中队的标志物

幕后的真实故事

  1951年8月起,美军动用空中力量对朝鲜三八线以北地区发动“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也就是所谓的“绞杀战”。然而在中朝军民的顽强抗争下,“绞杀战”的目的并未得逞,不得不在10个月后偃旗息鼓。其实在此之前,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不断对朝鲜北部的各种道路和桥梁进行狂轰滥炸,企图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第77特混舰队的航母舰载机就曾负责攻击朝鲜西北部的重要目标。如1951年3~4月,“普林斯顿”号航母上的VA-195中队对咸镜北道吉州郡一处位于峡谷内的铁路桥进行过反复轰炸。这个目标是由该中队指挥官哈罗德·卡尔逊发现的,因此被称作“卡尔逊峡谷”。经过6次空袭,加上美国空军派出B-29轰炸机投下大量延迟引爆的炸弹来阻止对方修理,VA-195中队终于炸毁这座桥梁。可不久后发现附近又多出了几座新建的辅助桥梁,而且位置更隐蔽,美军只得放弃继续轰炸的计划。

  “卡尔逊峡谷”行动是米切纳写作《独古里桥》的灵感来源之一,另一个主要素材来自“埃塞克斯”号航母上的VF-54中队,他们在1951年12月轰炸过元山港以西一处山谷内的多座铁路桥。航空侦察照片显示那里分布着56个防空火力点,以配备雷达的37毫米高射炮为主。如果要命中狭窄的桥梁,飞机必须采用航线固定、速度较慢的下滑轰炸方式,这就容易成为高射炮的活靶子。对此VF-54中队先派出部分战机去压制防空火力,投下使用近炸引信的高爆炸弹在15至30多米的高度引爆,尽可能杀伤地面人员,让后续飞机集中轰炸桥梁。尽管这次任务取得了成功,但也有4架飞机不同程度受损,当时米切纳就在航母上目睹了他们返航的过程。

  《独古里桥》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其真实原型,如哈里·布鲁贝克部分来源于“福吉谷”号VF-194中队的飞行员唐纳德·布鲁贝克,舰载机飞行员的上级利中校则是“埃塞克斯”号上的第5飞行大队指挥官马歇尔·毕比,他与米切纳成为好友,电影拍摄时还出任技术顾问。个性鲜明的直升机驾驶员麦克·佛尼脱胎自“罗切斯特”号重型巡洋舰上的飞行军士长杜安·绍因,他曾执行过100多次救援任务,以喜欢戴着醒目的绿色高帽而知名,这一点在书中和电影里也得到体现。而舰队司令乔治·塔兰其实就是当时第77特混舰队指挥官约翰·佩里少将。

  1952年2月8日,佩里少将组织了一次营救行动,目标是VC-35中队的飞行员哈里·艾廷格中尉,两个月前他被击落成为战俘,后来寻机逃到元山地区等待救援。当天一早,杜安·绍因驾驶一架HO3S-1直升机从“罗切斯特”号起飞,带着一位陆军情报军官和一些补给品前往约定的会合地点。然而当艾廷格正在登机时,直升机因超重失去平衡而坠落。当时负责空中掩护的6架舰载战斗机遭到防空火力的打击,其中一架F4U“海盗”被击落,一架AD“空中袭击者”被击伤,其余飞机也被迫撤离。从“格雷尔郡”号坦克登陆舰上起飞的另一架HO3S-1直升机试图加入救援,但受地面火力阻止只能空手而归,困住地面上的艾廷格和绍因等三人均被朝鲜人民军俘虏。

  同一天,VF-194中队的4架AD“空中袭击者”和VF-653中队的两架F4U“海盗”奉命轰炸位于阳德郡三东里山区的三座铁路桥,那里也布设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网。在两轮轰炸后,一架AD“空中袭击者”被击中,飞行员马文·布隆赫德驾机迫降在雪地上。带队长机呼叫后方救援,隶属“曼彻斯特”号轻型巡洋舰的一架HO3S-1直升机当时正在海岸执行炮击观测任务,闻讯后赶到现场,同样遭击伤无法飞离,两名机组人员和布隆赫德也落入敌方之手。正在“福吉谷”号航母上采访的米切纳得知这两次失败的营救行动后,为《读者文摘》杂志撰写了相关报道,并在《独古里桥》中加入了类似的情节。因为三东里的铁路桥附近有两个名为TokoSan和KokoRi的村镇,米切纳就组合成Toko-Ri这个虚构的地名。

来自航母的HO3S-1直升机正在救出落水的布鲁贝克。舰载机在航母起降阶段容易发生意外,因此直升机都要起飞待命。美国海军当时使用这种由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4座轻型直升机执行救援任务,通常配备驾驶员和救生员两人。当落水飞行员因受伤或冻僵不能自行套上直升机放下的绳索时,救生员就要跳入水中帮忙,之后他只能等待第二架直升机到来再将自己救出

影片末尾救援直升机从登陆舰上起飞,这也是真实的再现。1951年3月,美国海军在“格雷尔郡”号坦克登陆舰上加装小型飞行甲板,配备两架HO3S-1直升机,派驻在朝鲜元山港附近海域。由于常规航母不能太靠近敌占区,改装后的“格雷尔郡”号就相当于最早的直升机航母,便于执行近海和内陆地区的救援任务

电影中的海空明星

  《独古里桥》发表后颇受好评,派拉蒙公司不失时机地买下版权改编成电影,也获得了美国海军的大力支持。时值朝鲜战争停战不久,因此可以直接动用真实的武器装备和作战部队参与拍摄。影片中出现的航母是由“奇尔沙治”号和“奥里斯坎尼”号轮流充当的,与前面提到的几艘航母都同属二战时开建的“埃塞克斯”级。原著中冲锋陷阵的主角是麦克唐纳公司生产的F2H“女妖”喷气式舰载战斗机,不过现身银幕的却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F9F“黑豹”。两者的外观特征、性能参数和服役时间都很相近,只是前者的体形要大一些。之所以选择“黑豹”主要是因为当时配合拍摄的VF-192中队装备的就是这种机型,而且制片方认为它比“女妖”更上镜。

  实际上,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海军航空兵针对桥梁这类目标进行轰炸时,出动的多数是道格拉斯公司生产的AD“空中袭击者”单发螺旋桨攻击机。原因很明显,AD攻击机能携带多达3600千克的炸弹、火箭弹或鱼雷等武器,载弹量堪比二战时的B-17重型轰炸机,还可以在空中滞留数小时之久。轰炸桥梁时,每架AD攻击机通常装上多枚454千克炸弹,用俯冲投弹方式对目标进行反复攻击。相比之下,F2H和F9F这样的早期喷气式舰载机还存在动力不强、载弹量小等问题,通常用于高速侦察、护航和压制防空火力等任务。而且当时正是从活塞动力向喷气动力转换的时期,新式战机的操纵特性让老飞行员很不习惯,朝鲜战争爆发时还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导致事故率居高不下,曾有一个航母飞行中队在参战头两个月里就发生过35次事故。

威廉·霍尔登扮演的布鲁贝克

  尽管如此,面世不久尚显青涩的喷气式舰载机还是担当起电影中的重头戏,毕竟这对当时的观众来说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看点,而造型已显过时的“空中袭击者”就只能屈居配角了。在演员阵容方面,布鲁贝克的扮演者是1953年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得主威廉·霍尔登,他的一个弟弟就是二战时的海军飞行员,1944年在太平洋上阵亡,他的这次演出也有向弟弟致敬之意。扮演布鲁贝克妻子的是后来成为摩纳哥王妃的著名女星格蕾丝·凯莉,这也为影片的票房加分不少。《独古里桥》中的一些作战特效镜头在现在看来只能算是小儿科了,但结合大量的实拍场景,尤其是航母上的起降运作,还是能营造出颇为真实紧张的战争气氛,这样的风格就被30多年后的《壮志凌云》(TopGun)所效仿。

正在驶离港口的特混舰队航母,可见甲板上停放着不同类型的战机。当时美国海军一个航母飞行大队通常包含两支喷气式战机中队(F2H和F9F)和两支螺旋桨战机中队(F4U和AD),每支中队按1.5:1的人机比配有24名飞行员和16架飞机,必要时扩充到28人和18机

在实战中执行危险炸桥任务的往往是AD“空中袭击者”,但在银幕上却被崭露头角的喷气式战机抢了风头,沦为偶尔才露一小脸的配角

电影表现了朝鲜战争期间航母上还在使用的人工引导着舰方式。手持指示板正在示意舰载机保持正确姿态降落的就是着舰信号指挥员,前面穿白衣者负责用望远镜观察并通报下降中的飞机是否已将起落架、襟翼、尾钩等部件放下就位

0 阅读:25

曼容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