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临城下,欲招安,崇祯帝怒拒自尽

隐真历史 2024-05-03 16:06:05

李自成率领义军兵临城下,请求招安,崇祯皇帝却拒绝,为什么会这样?李自成兵临城下,占尽优势却请求招安,充分暴露了他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格局。同样是出身社会底层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同样是推翻了前朝建立了新政权,李自成之所以没能像朱元璋一样开创百年基业,正是因为他缺乏战略思考,目光短浅。李自成起义造反,最初并非想一统天下、励精图治,而只是为了享受富贵,做个偏安一隅的诸侯王。真要让他治理整个天下,他没有雄心和能力。所以,在眼看要成功之时,他却只想让崇祯皇帝给他封个西北王,让他衣锦还乡。崇祯帝拒绝李自成的条件,原因是多重的、复杂的。原因一:明成祖朱棣在临终时曾有言:“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礼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这则祖训就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得不承认,明朝的皇帝大都有气节,崇祯皇帝更是如此。虽然当时的现实情况是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帝无路可逃,但是,毕竟李自成是反贼,而崇祯是天子,纵然是死,崇祯帝也决不愿意向逆贼妥协,这是崇祯帝的内心底线,也是他拒绝李自成的主观原因。原因二:李自成向崇祯帝提出割西北、封西北王、犒赏百万军饷,这三个条件实质上割地赔款,这与明朝祖训相悖。崇祯皇帝在短时间内根本拿不出百万军饷。崇祯末年,明军在前线之所以节节败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饷不足,粮草不济。为了解决军饷问题,崇祯帝已经弹尽粮绝,最后不得不号召大臣捐款,但结果却是没有一个大臣愿意倾囊相助,以解国难,而那时崇祯帝需要的军饷也不过是一百万,崇祯帝实在拿不出了。

原因三:李自成提出,可以出兵助战,但不奉诏觐见,更让崇祯帝难以接受。不愿意奉诏觐见,说明李自成并非诚心归附,他实际上是想完全脱离明朝在西北建立脱离朝廷的独立王国,不觐见就是不对崇祯行君臣之礼。对于这一点,崇祯皇帝是万万不能接受的,因为如此一来,崇祯皇帝就背上分裂疆土的罪责,无法面对列祖列宗和黎民百姓,比死还难受。

诚心而论,崇祯皇帝不必一死了之,完全可以与李自成谈判,至于条件,可以重新制定。割地不行,先封个西北王还是可以考虑的嘛,一百万没有,先给个三十万,只要你退兵,只要你去帮我打满清军,只要给我喘息的机会,只要还有博弈的可能,未尝不可以一试。

追根究底,还是崇祯皇帝过于固执,不知变通,结果亡国。作为帝王,这既是让他名垂青史的优点,同时也是让他成为亡国之君的致命弱点。

0 阅读:20

隐真历史

简介:从另外一种视角还原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