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统治相当折腾,为什么没有亡国?

琅琊左史 2024-04-08 15:47:33

大的自然灾害、经济崩溃、外敌入侵、内部战乱,亡国四件套,汉武帝时期都没有,怎么可能亡国。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明君,为大汉朝积累了丰富的库藏,连串钱的绳子都因时间过长腐烂了。这么个好家底给刘彻,再败家也不至于跟福贵一样一夜全部败掉。

当然,武帝几次对匈奴的战役,府库所藏也耗之殆尽,但他采用了桑弘羊的财政措施,对盐铁进行专营,开了一个大财源,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有效抵消了连年征战带来的损耗。

七国之乱曾经给景帝时期带来内部动荡,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用历史上最大的阳谋--推恩令,分封的刘姓王国被巧妙的弱化,再也不是朝廷的威胁。

内部稳定,才能腾出手来收拾外敌。

武帝时期,汉朝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和军队供应体系。尤其是强大的骑兵队伍,打的匈奴嗷嗷叫,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塞北征,霍去病甚至打到了匈奴的圣地狼居胥山,完成封狼居胥的伟业,匈奴自此不敢轻易南下牧马。

数次攻伐匈奴虽然有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嫌疑,但武帝的战略眼光非升斗小民可以忖度。汉朝立国之初,采取和亲纳贡政策绥靖匈奴,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匈奴该南下劫掠的时候还是南下劫掠。在汉初,除了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对汉朝根基产生了影响外,最核心的威胁一直是北方的匈奴。

在文景两帝积累了充足库藏后,武帝便着手准备消灭匈奴,为大汉朝缔造一个安宁的北方边境。在经过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出击,汉朝从此被贴上了强汉的标签,汉民族这个民族底气也从此而来。

汉武帝这种决策到底是穷兵黩武还是深谋远虑,不同视角的人总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总体上,史书对武帝的褒扬大于对他的贬低。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超长待机,所以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多个方面的政策。经济上的盐铁专营、文化上的大一统、军事上的数度远征、内政上的推恩令……甚至晚年时期,还炮制出了一个巫蛊之祸,连太子刘据都被冤杀。这么一看,也确实折腾。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五千年历史,也就这五个帝王配上教员的诗,武帝便是其中一个。这种雄才大略的帝王怎么可能亡国。

0 阅读:53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