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田云毓母亲装病骗儿回家,毛主席前后两次处理方式令人泪目

越山过去 2024-02-20 06:49:31

1957年7月,毛主席在南京主持三个重要会议。

南京素有火炉之称,当年还特别热,会议开了几天中央就决定休会到青岛去继续开。

这个决定也是为了方便毛主席8月1日,检阅为纪念建军三十周年举行的第一次海上阅兵。

田云毓这时已经在毛主席身边做了三年卫士,到青岛后,只有他和封耀松两名卫士贴身保卫毛主席,每人每天值十二小时班无人替换。

卫士长李银桥需要安排外围警卫和对外联络,不能随时跟在毛主席身边。

在青岛的闲暇时间里,毛主席最喜欢游泳。

游泳是毛主席年轻时就热衷的运动,毛主席在湖南一师上学时,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诗句。

那时毛主席24岁,时隔40年,64岁的毛主席仍然热爱游泳,在青岛多次光临第二海滨浴场。

毛主席游泳时,田云毓和封耀松也需在毛主席身边贴身警卫。

除了开会和游泳,毛主席还有其他的外出安排需要田云毓和封耀松跟随。

当时身体不佳的毛岸青正在青岛疗养,毛主席好几年没有和毛岸青相见,这次来青岛就抽空到疗养院去看毛岸青。

34岁的毛岸青还没有结婚,抱着折磨人的疾病独自在青岛疗养。

见到父亲专门来看他,毛岸青非常高兴,等田云毓泡好茶送上来时,他已经紧靠在毛主席身边,满脸兴奋和毛主席悄悄聊起了知心话,毛主席也带着慈祥的笑容回应着他。

田云毓被眼前的亲情感染,他会心一笑就退出房间,还贴心地把门带上避免毛主席父子难得的相聚被打扰。

就在这个时候,他自己的亲情却受到了考验。

田云毓刚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毛主席的一个服务员就匆匆赶到疗养院,给他送来一份电报。

他一看电报脸色都变了,“母病危,速回”几个字,让他的心猛然悬了起来。

母亲病危不能马上赶回去,要是见不上母亲最后一面,将给田云毓留下终生遗憾。

可是马上赶回去毛主席身边警卫人手不够怎么办?保卫领袖安全这种头等大事,又怎么能因为母亲病危耽误呢?

田云毓站在门外想了很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最终他决定请毛主席帮他拿主意。

田云毓

事出紧急田云毓顾不得打扰毛主席父子相聚,就推门走进房间把电报拿给毛主席看。

毛主席平时对卫士如同家里的长辈,李银桥曾说他给毛主席当卫士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特殊,因为毛主席给他的都是很平常的感觉,甚至毛主席有时还会有家中长辈的任性。

正是毛主席对卫士的家常态度,才让田云毓敢直接推门而入请毛主席帮他拿主意。

毛主席看了电报,没有对田云毓下指令,而是问他觉得该怎么办。

田云毓实话实说自己还没想好怎么办,毛主席又问他,他母亲平时身体怎么样?

听田云毓说他母亲平时身体很好,毛主席并没有用他母亲或许不会有事的话来宽慰他,而是说应该为母亲尽孝,让他准备一下回家看看。

毛主席知道田云毓家里的情况,田云毓的母亲把他兄弟姐妹六人带大,他十五岁就远离家乡不能在家照顾他母亲。

要是这次他赶不回去会让他深深感到自责,毛主席不会让他留下无法弥补的歉疚。

“可是我走了警卫人手不够怎么办?” 田云毓一脸愁容问出了他最纠结的事。

毛主席挥挥手说不要紧,警卫的事总有办法解决,让田云毓尽快回去看母亲。

说着毛主席要田云毓把罗秘书叫来,要问问罗秘书有没有回北京的飞机,顺便带田云毓到北京,再从北京坐火车回家。

田云毓急迫的心情毛主席很理解,不用田云毓提就在为他操心如何才能尽快回家。

罗秘书来了告诉毛主席,正好有一架飞机要送文件到北京,田云毓可以搭这架飞机到北京,再转火车回家。

毕竟田云毓回家是私事,不能专门动用国家资源,这个原则毛主席自己都不会破。

罗秘书一来,田云毓便退出房间等待,毛主席给他安排好后让罗秘书又把他叫进来。

毛主席想到田云毓母亲病危,他回家方方面面的事免不了要花不少钱,就决定从自己的稿费中资助田云毓250元。

当时基层公务员每月的工资也才50元左右,250元算是很大一笔钱。

罗秘书听到这个数目显出犹豫的神情,毛主席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嗯”了一声。

田秘书说出自己的意见:“主席身边的人还是注意一点,250元太多,100元应该足够了。”

毛主席略一沉思,随即点点头对田云毓说:“那就先拿100吧,如果不够再写信回来。”

田云毓和罗秘书退出房间,正好封耀松这时走过来,他忍不住向封耀松说到,罗秘书一句话就扣了他150元。

罗秘书一听,严肃地田云毓说:“别太贪了,100元你肯定够用。”

田云毓低头偷偷一笑没有再说,他不过是和罗秘书开个玩笑,100元他已经觉得很多了。

有毛主席的安排田云毓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了家乡,一进在黑龙江双城的家门,他就看见他母亲正在忙家务。

他急忙跑过去,上上下下打量母亲,只见他母亲气色很好根本不像有病的样子。

“妈,你的病好了?”

田云毓疑惑地问道。

田云毓母亲见到他满脸笑容却又眼里含泪,抱着他又摸又看了好一阵才说:“我没病,就是想要看看你。”

一听这话,田云毓无奈地埋怨他母亲:“妈,你怎么能这样。你可耽误我的重要工作了。”

“什么工作这么重要,好久都不回家来看看妈。”

田云毓母亲瞪了他一眼,不悦地回道。

田云毓做毛主席卫士是机密,他家里的人都不知道。

要是田云毓母亲知道他在贴身保卫毛主席,绝对不会发电报把他诓回家。

看到田云毓气呼呼的样子,他母亲就把他爷爷搬出来治他。

“给你发电报也不算骗你,你爷爷天天念叨你,说是年纪大了怕是见不到你哪天就突然走了,让你回家看看爷爷都不可以?”

田云毓这下没话说了,由于父母孩子多,他从小是在爷爷家长大,和爷爷的感情非常深厚。

如今爷爷上了岁数,他常年在外不回家,知道爷爷天天思念他也让他心疼。

和母亲聊了一会,他就迫不及待赶去看望爷爷。

爷爷一见田云毓顿时老泪纵横,拉着他手不停问长问短。

这晚田云毓和爷爷住在一起聊了很久。要不是有保密条例,他真想告诉爷爷自己在给毛主席当贴身卫士,让爷爷更为他感到骄傲。

田云毓在北京工作,穿着中山干部服回来,已经让全家感到骄傲了。

乡亲们听说田云毓从北京回来,第二天纷纷来看望他,对他都是赞不绝口。以前的同学也都说他是最有出息的一个。

久不回家被浓浓的亲情、乡情包围,田云毓的心情也很愉快。

为回应乡亲、同学的热情,他特意到集市上 花一元钱买了两筐香瓜,留给家人一筐把另一筐分给了乡亲、同学。

乡亲、同学都觉得田云毓出手大方,他们哪里知道田云毓揣着毛主席给的100元钱也没有忘记毛主席节俭的教导,表达乡情时并没有大手大脚。

在家陪了家人几天,田云毓因为牵挂工作,就要匆匆赶回毛主席身边。

然而,到达北京后,田云毓却有些不敢去见毛主席了。

收到母亲病危的电报时,毛主席跑前跑后,为他安排给他路费联系飞机。

如今,毛主席要是知道了自己被骗的真相,他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不过,纸终究包不住火,田云毓想了想,觉得这件并不算什么大事的事儿,应该如实向毛主席报告。

毛主席见他很快回来,问他母亲的病情怎么样。

他黑着脸回到:“毛主席,我向您道歉,我母亲一点事都没有,她只是太想见我了,所以才发电报说病危骗我回去!”

毛主席见田云毓神情不悦,随即用责备的语气对田云毓说:“你还是太年轻了,不能真正体会做父母的心!”

在毛主席看来,母亲担心在外的儿女天经地义。

田云毓长久没回家,他母亲想他把他骗回家的想法,毛主席完全能够理解,这种母爱不是其他的爱能够相比的。

对母爱,毛主席有深切的体会。

毛主席17岁离家外出读书的时,母亲为毛主席悉心的准备,行前的千叮咛万嘱咐,送行时的眼泪毛主席一辈子也忘不了。

1918年,毛主席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母亲虚弱而欣慰的笑容深深刻在毛主席脑海里。

在家的几天,毛主席守在母亲的病榻前尽孝,看到舅舅们也在尽心照顾母亲,母亲的病有了一些起色,毛主席才回到长沙继续投入到救国大业中。

行前,毛主席专门给舅舅们留下一封信,信中除了拜托舅舅们照顾母亲,还给了舅舅们一个特意寻来的药方,让舅舅们照着药方给母亲治疗,并说效果不好会接母亲到长沙诊治。

时过一年,毛主席把母亲接到长沙治病,虽然最终没能挽回母亲的生命,但总算尽了儿子的孝道。

如今田云毓长期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不能陪伴母亲,母亲担忧他把他骗回去,毛主席不允许他因此责怪自己的母亲。

伟人能够成就伟业,正是因为伟人具有心怀天下亲情的情怀。

即使母亲骗儿子回家,伟人也是站在母亲一边。

亲情是人性的根本,连至亲的爱都不顾惜的人,又怎么能做好工作。

毛主席对于田云毓回乡探病的前后处理方式,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在平常生活中蕴含的伟大与柔情。

这样的点滴情怀,也让毛主席更加令人尊敬和亲近,这也是他成就辉煌伟业必不可少的源泉!

0 阅读:8

越山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