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段苏权,18岁当师政委,为何人称“乞丐将军”

千柔说历史 2023-02-24 10:06:03

开国少将段苏权在1983年从北京来到四川秀山县寻找50年前救自己一命的恩人。这么多年,他无数次看到自己受伤后留下的伤疤,就会想起那年救了自己的老农。但因为种种原因,总是未能成行,如今50年过去了,段苏权终于踏上了寻恩人的路。

段苏权

1916年,段苏权出生在湖南省茶陵县。父母靠种茶维持生计,虽然父母都是农民,但还是勉力支持段苏权读书,将他送到村里的私塾读书。段苏权也知晓父母的辛苦,读书十分刻苦。但终究父母还是供养不起段苏权的学费,在读完高等小学之后,段苏权就退学了。

在当时革命浪潮的影响下,1932年,段苏权加入红军,在湘赣苏区做政治宣传工作。1933年,年仅18岁的段苏权就被任命为黔东独立师政委,受命与师长王光泽掩护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机动。二人率独立师与敌人战斗20余次,迷惑了川、黔军阀,拖住敌军一万多人,成功掩护主力向湘西机动。

段诉权

11月底,在四川秀山县的一场战斗中,敌人的子弹打入段苏权的右脚踝,钻心的疼痛让段苏权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几个战士看到政委倒下,连忙将他扶到安全的地方。第二天,师长王光泽率领剩余部队前进与红二、六军团主力会合。但是敌人对他们围追堵截,发起疯狂攻击。躺在担架上的段苏权心急如焚,但他的右脚踝被击穿,根本无法支撑他站立,还拖累了四个战士抬着他。

师长多次想向段苏权开口,将他留在老乡家里养伤。可这样的话怎么说得出口?国民党大肆清剿红军和共产党人,哪个老乡敢收留?但敌人紧追不舍,无法甩掉。无奈之下,王光泽不得不将段苏权安置在一个农户家里养伤。主人家叫李木福,是一个穷裁缝,看到段苏权伤得太重便答应将他留下来养伤。但是李木福也不敢把他放置在自己家,于是将他带到一个山洞里。李木富的妻子杨桂花给他抱来一床被褥,铺了些干草,让他在这里先住下养伤。

段苏权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留下后,独立师受到川、黔军阀十个团的疯狂围剿下,弹尽粮绝,几乎所有战士都牺牲了。师长王光泽不幸被敌人俘虏,受尽折磨,在12月1日被杀害。

几个民团听到消息,强迫李木富来找段苏权。段苏权身受重伤无法抵抗,不仅抢走他身上的钱和军装,还想要他的性命。但李木富却给段苏权求情:“他活不长了,饶过他吧!”就这样,段苏权捡回一命。段苏权每天靠着李木富夫妇送来红薯稀饭熬了半个月,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待下去了:李木富家贫穷,无法承担自己一个大男人的口粮;再待下去还会给李木富家带来危险,他决定回茶陵老家,之后再寻找大部队。临走时,李木富请木匠给他做了两根拐杖,又送给他一个土碗以在路上使用。

这一路上,段苏权只能靠乞讨为生,讨点剩饭勉强度日。身上连一件蔽体的衣服都没有,还是一个好心人送了他一件破棉袄,这才免去冻死的可能。更痛苦的不止于此,他右腿的伤口恶化,失去行走的能力,只能坐着“走路”。一天,一个老乡告诉他民团已经知道他是红军,叫他赶紧逃。他使劲蹦跳着逃离,一行几百里来到永顺县的王村。从王村出发有下岳阳的船只,可以从岳阳回老家茶陵。段苏权苦苦哀求船老板让自己上船,几经努力,老板动了恻隐之心,让段苏权上了船。

下船后又上煤车,沿路乞讨,终于找到一个好心人:开豆腐店的老板刘维初。他理了那一头长满虱子的乱发;换下黝黑破烂的棉袄;洗去身上的污垢灰尘;恢复成一个“人”。在豆腐店里住了一个多月,脚上的伤也基本恢复。才给父亲写了信,谢别刘维初后,父亲将段苏权带回了家。这一路艰辛苦难非常人难以忍受,只有对党崇高的信仰和钢铁般的意志才能支撑段苏权回到家乡、寻到党。

段苏权

回到家乡的段苏权被父亲安排在乡公所干些杂活,国民党地方当局以为段苏权只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并没有对他进行调查。因此段苏权决定打探红军的消息,寻找附近的游击队。但国民党很快就察觉到,为了迷惑敌人,段苏权遵从父亲希望与一位叫谭秋英的女孩结婚。并且还进入私塾读书,学习的同时也等待时机回部队。

1937年9月的一天,当过红军的谭毛苟老乡回家探亲。从他口中得知,红二、六军团主力已经在陕北和红一、四方面军会合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再一次合作,并且开始抗日。段苏权十分兴奋,在父亲、妻子与谭毛苟的帮助下,段苏权从茶陵到长沙再到山西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见到了任弼时。

任弼时见到段苏权简直不敢相信,因为他们以为段苏权和独立师一起在战斗中牺牲了,还给他们举办了追悼会。没想到会看到段苏权重新“复活”了。任弼时听完他这3年间的经历之后,感叹道:“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还不断赞扬当初帮助过他的李木富夫妇和豆腐店老板的善心。叮嘱他以后革命成功了,一定要好好感谢他们。至此,阔别部队三年的段苏权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革命队伍,正式归队。

这五十年间,段苏权重回战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他立下赫赫战功,为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段苏权一直将豆腐店老板刘维初的善心放在心里。新中国成立后,他不仅给刘维初寄钱,还将刘维初的儿子接到沈阳进工程学院学习。刘维初感叹:“我救得这个共产党,最重情义!”

段苏权

而一直没有消息的李木富夫妇也没有被段苏权忘记,他一直派人打听老两口的下落。直到1983年10月,他才回到当初四川省秀山县,寻找当初自己蒙难救助自己的农民夫妇。可时间过去太久,发生了许多变化,仅靠着一点点线索无法找到李木富夫妇。无奈,段苏权因公务先行返京,只能拜托当地部门帮他寻找。

转机很快来了,当地部门找到了李木富,并且将他的消息带给了段苏权:李木富老人已经89岁,妻子杨桂花已经去世。段苏权看到自己恩人的照片,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回信中写道:“见到老人的照片,我多么高兴啊,他们是红军的亲人,应受到社会的尊敬和爱戴!”随后段苏权多次给李木富老人寄钱,一次就是1000元。当地县委县政府将“红军的亲人”匾额送给了李木富老人以做表彰。当初段苏权藏身的洞,也被叫为“红军洞”。

匾额“红军的亲人”

红军洞

段苏权还曾给老人写过信,问老人是否有什么心愿。老人回答说自己已经89岁了,个人已经没有什么心愿了。但是村附近有条路难走,很多乡亲都回不了家,希望在村前的河上架一座桥。那条小河并不宽,一座木桥就可以了。但段苏权个人出资为村民架起一座水泥和鹅卵石混合成的拱桥。当地的村民亲切地称它为“红军桥”

红军桥

如今,段苏权将军已逝世多年,但他留下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风雨飘摇,那座“红军桥”仍然屹立不倒。

0 阅读:41

千柔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