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都吃些什么?揭开最后的皇帝溥仪的宫廷饮食

食色那些事 2024-03-31 09:02:32

之前我们谈过慈禧太后的饮食,她可以说是清朝晚期穷奢极欲的代表,而在她之后清朝统治者的饮食又是如何的呢?

把清朝的时间线拉到最后,让我们看看末代皇帝溥仪的宫廷饮食生活吧。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主要资料来自于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

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同治帝载淳19岁时就驾崩了,她又扶持自己的外甥,也是咸丰帝的弟弟奕譞的儿子载湉登基,也就是我们知道的光绪皇帝。

可惜光绪帝在38岁也过世了(后来考古表明是被毒死的)。

而溥仪是在载湉之后被慈禧选中的清王朝新君,从血缘关系上,溥仪是光绪帝的堂弟。

溥仪登基时年仅3岁,慈禧原本应该也是想要继续垂帘听政的,但谁想她的命数已尽,光绪死后1天慈禧也殡天了。

就是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溥仪进入了宫廷,一直到16年后被驱逐离开为止。

溥仪进宫以后,一直是被隆裕太后管束的。隆裕太后就是光绪帝的皇后,慈禧的儿媳妇。在慈禧死后,隆裕就是后宫里地位最高的女人了。

溥仪6岁的时候,有一次贪吃栗子,吃多了胃胀,于是在接下来的1个多月时间里,隆裕都只允许他吃糊米粥。

想想这个时期的孩子,正是容易肚饿的时候,可是溥仪每天叫饿,太后不发话,都没人敢管他。

后来有一天,溥仪和太后在中南海游玩,太后让溥仪用干馒头喂鱼,溥仪拿到馒头就往嘴里塞了。

可是溥仪此举不仅没有让隆裕心软,她反而对溥仪吃东西这件事上管束更严。溥仪也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许我就越要吃。

这一天,各王府都来给太后送贡品。溥仪看见后,跑过去就抢走了其中一个食盒,一打开里面是酱肘子,溥仪抓起来就啃了起来。

跟随的太监马上过来阻挠,任凭溥仪激烈反抗,小小年纪的他终究不敌,只能眼看着刚到嘴的酱肘子“飞”了。

在这个阶段过去以后,溥仪恢复了正常饮食,可是这不代表他就能想吃就吃了。有一次,他连着吃了6个春饼,领班太监怕皇帝撑着(其实更怕太后责怪),于是叫两个太监左右提起小皇帝的双臂,把他在地上“蹾”了好一阵。这件事溥仪一直记着,可知当时有多生气。

再说回末代皇帝的“正常饮食”。

据溥仪自己说,作为皇帝,他吃饭的排场是非常大的,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皇帝吃饭的时间完全由自己决定,他叫一声“传膳”,就会由御前小太监一个传一个传到西长街的御膳房里,然后御膳房就会抬着准备好的御膳送过来。排场有多大呢?几十个太监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朱漆盒……

御膳摆放在养心殿的东暖阁里,平时会有两桌菜肴,冬天会另设一桌火锅,此外还有三桌是放置各种点心、米膳和粥品的,另有一小桌是摆咸菜的。

这里当然也会有试菜的太监,官方是叫“尝膳”。为了防止下毒,每个盛菜的餐具上还会有一个银牌。

等确认没有问题了,溥仪就开始正式用膳了。

看起来溥仪用膳的排场已经很大了,但有一个人比他还大,那就是隆裕太后。

她继承了慈禧的排场,每餐都有100道左右的菜肴,要用6张膳桌摆放。比起她,溥仪菜30道上下的菜,居然已经算节俭了。

以下是一份溥仪自己提供的一次早膳菜单: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丝、炖肉、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羊肉炖菠菜豆腐、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烧茨菇、肉片焖玉兰片、羊肉丝焖跑跶丝、炸春卷、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熏干丝、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丝、五香干、祭神肉片汤、白煮塞勒、烹白肉。

在我们看来,这就是一顿正餐,但其实清朝宫廷里是只有两餐的,这个“早膳”实际上是午饭。

或许你也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么多菜,皇帝一声令下就可以马上上桌呢?其实这些菜都是早半天或一天就准备好了的,一直放在火上热着呢。

据溥仪说,从光绪开始,皇帝就不怎么吃御膳房准备的这些菜肴了——真的只是表面功夫而已。

溥仪每餐吃的实际上是太后人让人送过来的菜肴,在隆裕死后四位太妃就补上了这个缺。

不管是太后还是太妃都有自己的私人厨房,这些厨房做出来的菜肴比御膳房要好吃多了。

说到四位太妃,她们虽然都是慈禧的儿媳妇,但却不是同个皇帝的妃子。

敬懿皇贵太妃赫舍里氏、荣惠皇贵太妃西林觉罗氏和庄和皇贵太妃阿鲁特氏是同治皇帝的遗孀,而端康皇贵太妃他他拉氏则是光绪皇帝的遗孀。四位太妃最晚的活到了民国22年,也是寿命最长的,死时78岁。

隆裕还在世的时候,她是不把四位太妃放在眼里的。

按理说,溥仪是过继给同治和光绪当儿子的,正统还是在同治这里。但是这位曾经光绪的皇后根本不把同治的三位妃子算作溥仪的“母妃”,即便是光绪的另一位妃子瑾妃(端康皇贵太妃,也就是著名的珍妃的姐姐),在隆裕和溥仪坐着吃饭时,她也只有站着的份儿。

一直等到隆裕太后去世那天,四位妃子才在满清王公的同意下,明确了自己的太妃身份,得到了溥仪的一声“皇额娘”。而在那之前,她们都只能受隆裕的气,忍气吞声。

所以等隆裕死后,四位太妃积极向溥仪表示自己的关爱之情。不仅每餐都送菜,还要求太监向他们汇报皇帝的用餐情况。

皇帝当然也要适时表达自己的“孝顺”,在太妃们生辰的时候,他的厨房也会做一批菜送过去——其实也都是一些华而不实的菜肴,至于太妃们吃不吃就很难说了。

那么,就照这宫廷主人们的吃法,会吃掉多少东西呢?

这里有一份官方的记载(以30天为计算):

皇帝的份例

每天菜肉22斤,30天共计660斤;

每天汤肉5斤,30天共计150斤;

每天猪油1斤,30天共计30斤;

每天肥鸡2只,30天共计60只;

每天肥鸭3只,30天共计90只;

每天蒸鸡3只,30天共计90只。

太后和几位太妃的份例

隆裕太后:每月肉1860斤,鸡30只,鸭30只;

瑜皇贵妃(敬懿皇贵太妃):每月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

珣皇贵妃(庄和皇贵太妃):每月肉360斤,鸡15只,鸭15只;

瑾贵妃(端康皇贵太妃):每月肉285斤,鸡7只,鸭7只;

瑨贵妃(荣惠皇贵太妃):每月肉285斤,鸡7只,鸭7只。

这6个人加在一起,一个月要用掉3960斤肉,388只鸡鸭。需要注意的是,这份记录是溥仪5岁时的记录,也就是说一个5岁的小孩一个月用掉了810斤肉和240只鸡鸭。

而除他们以外,宫里上上下下上至军机大臣,下至太监宫女,这些人的花销也都是要另算的。

据溥仪自己记载,整个清朝宫廷的人加在一起,一个月要用掉的猪肉就有146042斤,合计用银2342两7钱2分。

对了,这里还不算份例以外另外添菜的部分,而这部分事实上比份例要多得多、多得多……

他自己算了下,1个月添肉31844斤,添猪油814斤,添鸡鸭4786只,再加上鱼虾蛋品之类杂七杂八的东西,用银11641两7分……哦,还有其他杂费348两。

把所有的份例和这些添加用银加在一起,那么一个月清宫廷花费在吃这件事上,就是14794两1钱9分。

就上面这些,还是没有把一年到头不断的点心、果品、饮料这些算在内的。

现在再回头看上面溥仪提到的吃喝排场,就知道其中浪费了多少。当然,这里面的油水不是一般的多,贪污的部分也是无法想象的。

只能说,到了溥仪这里,清朝灭亡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必然的。

以上就是末代皇帝的宫廷饮食内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0 阅读: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