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来临,手脚先知?提醒:手脚若出现3个迹象,可能是血栓来临的信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4-23 02:00:45

27岁的小李晚间在家看电视,起身去拿外卖时突然眼前一黑晕倒过去,送往医院确诊为脑血栓;

12岁的女孩在学校突然浑身无力,老师送往医院发现孩子肺部有栓塞,经过抢救安排了取栓手术,脱离生命危险,留院观察;

血栓,简单来说就是血管里的安全隐患,它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说患病过程长,而且患者往往难以自查,可一旦发病就十分危险,甚至在一两个小时内就会死亡,所以血栓也被称为临床界的“潜伏炸弹”。

最重要的是,血栓给人们带来的威胁是极大的,一旦没有及时治疗就会导致肢体行动不便,甚至有生命危险,像是那位12岁的女孩虽然保住了命,但是血栓带给她的影响是终身的,并且之后会有再次发病的可能。

所以能够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才是对抗血栓的良方,本文就为您介绍一些血栓出现初期的征兆,以及预防的小方法。

一、研究表明:这七类人可能是“易血栓体质”,你在其中么?

血栓引发的疾病有很多,例如:广泛性出血、心瓣膜变形、堵塞血管等等,这些疾病无论是哪一种,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都可能会威胁到人的生命。

而且身体里如果出现血栓必须立即治疗,否则结果将会不堪设想,但是血栓产生在人全身的血管之中,很难发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其实血栓的发生也是有迹可循的,经过医学专家的研究,以下这五类人可能会容易患上血栓类疾病:

1.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遗传性血栓包括抗凝蛋白缺陷、凝血因子缺陷等,这些疾病如果家族有血栓遗传病史,在新生儿身上也有可能发生,或者是血栓年轻化,都可能是遗传的原因,所以建议该类人群尽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因为血压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长久以往血管会变硬,导致血液流速减缓,血管的弹性变弱,血栓也可能极易形成。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近年来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流行病”,发病人群年轻化,一旦得上无法治愈只能依靠日常养护来维持健康,这类人群的动脉内膜较厚,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纤溶、凝血系统失衡,形成血栓。

4.吸烟人群及久坐久站者。

吸烟人群通过吸烟摄入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进入人的身体后会伤害血管内膜,脂类和炎症细胞在血管内堆积形成血栓,而久坐久站者就更好理解了,他们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会导致四肢肌肉活动减少,血流速度变慢,增加血栓的发生概率。

5.有血栓病史。已经得过血栓的人群病愈后,也是有再次患病的可能的,并且这个可能性不小,经调查显示,患有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病愈后有超过30%的人在10年内,再次患上血栓类疾病,所以曾经发生过血栓的人,平时要更加注意。

二、医生表示:手脚最先有迹象,这三个信号你要小心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血栓,它是指血流在心血管系统中运作时,血管内壁剥落或修补处的表面形成的小块,简单来说,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新陈代谢现象,但是万事在医学中尤其是发生在人身体中,都要讲究一个度量。

当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时,内皮细胞发生坏死,自然会脱落,这些小块由不溶于纤维蛋白,和沉积的血小板以及红细胞组成,在血管内沉积,最终出现堵塞。

我们知道人身体机能能够正常运转,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就是心脏,而心脏的作用就是发挥一个“动力泵”的作用,使全身的血液流动起来,而血栓就是和心脏发挥相反的作用,它使血管内的血液流速变慢,甚至会改变血液流动的方向。

所以提醒一下大家,血栓的发生也并不是完全悄无声息的,最初表现在身体上可能有以下3个特征:

1.手脚麻木

手和脚是人肢体中最末端的部分,但是手脚上的神经末梢却十分丰富,因此手脚对于缺血和缺氧的反应就更为直接,也更为敏感。

这是因为体内出现血栓后,全身的供血都会产生影响,血管内部受阻,血液流速变慢甚至转向,手脚会首先作出反应,最突出的现象可能就是手脚感觉麻木,或者是带有刺痛感,所以我们感觉到手脚频繁发麻,那可要小心了,当心血栓已经找上门来了。

2.手脚肿胀

如果血栓在静脉中堵塞,使得血液无法正常回流,血液堵塞,然而人体内的血管是一个密闭的环境,一侧血管堵塞,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的压力发生变化。

而血压变化,又会将血液集中压迫到手部或脚部,在肉眼看来就是出现了肿胀现象,特别是当只有一侧手脚出现肿胀,更要注意,也许是身体内某处血管已经出现了堵塞。

3.四肢无力

血栓在身体里产生,将血管的一部分堵塞,以至于身体中某一部分的血液流速变慢,或改变血液流动的方向,如果没有及时医治,长久以往我们的四肢可能会先作出反应。

这主要是因为,血液是为人体输送营养的媒介,无论是血液流速变慢还是血液流向改变,都可能会影响血液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而栓块的出现则可能会影响血液的流动,所以患者会明显感受到四肢无力,出现冰凉和疼痛的症状。

要知道手脚无力,一用力就感觉发软甚至会发抖,这都不是好现象,平时还是要特别关注的,除了这些表现之外,还会引发头疼,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时皮肤表面还会有莫名的淤青。

三、预防可能大于治疗,做好这几点,让血栓尽可能远离

很多人都不知道,血栓性疾病发病率高,但是隐秘性强,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人们很少会注意到,正因如此,有些人对血栓的治疗不够及时,等到发现时为时已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还可能严重影响有些人的生活质量。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血栓都极为重视,虽然中西医在某些领域的观点不同,但是对于血栓类疾中西医都认为,预防大于治疗,因此我们要尽早地做出行动。

1.避免久坐、久站

传统观念认为,血栓类疾病只会发生在高龄人群,但是近年来血栓类疾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是分不开的。

比如说年轻人在上学或者是工作,大部分都是久坐不动,长期的维持一个动作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管压迫,局部血液流速过慢,影响血液回流,长年累月就形成了血栓。

所以不管是老、中、青都应该适当运动,久坐两小时就起身走走,哪怕只是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也能够有效的化解风险。

2.合理饮食

中国有这样一种传统就是“食补”,血栓的形成与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预防血栓我们可以吃一些能帮助血管更加富有弹性,血液不粘稠的食物。

这类食物包括:健康脂肪、新鲜蔬果、高脂鱼以及富含β-葡聚糖的食物,具体说来就是常吃橄榄油茶油等,多吃新鲜蔬果,每周可以吃两次鱼,主食以青稞和燕麦为主。

3.物理辅助

预防血栓还可以通过穿衣服,形成一种物理意义上的辅助,现在是春季还好,要是到了秋冬季节,可以遵医嘱贴身穿医用紧身衣和弹力袜,那些医用紧身衣和弹力袜,可以向下肢浅静脉施加梯度压力,使得血液可以更快的回流心脏,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血液在静脉淤堵形成血栓。

4.药物辅助

建议有遗传病史和高龄人群,遵循医嘱吃一些保健品和药物,来调节自身的血管弹性,从而防止出现血栓,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摄入阿司匹林,来帮助氧化血栓,加快代谢废物,以此来维持血管的健康。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一定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而且在选择药物预防时需要谨慎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尚俊依,刘英丽等.下肢远端深静脉血栓短期进展的影响因素[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4,38(01):62-65.

[2]叶芮含,尚李,彭会珍等.5种中药抗血栓作用对比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3,44(12):67-71.

[3]植艳茹,李海燕,陈燕青.梯度压力袜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专家共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09):811-818.

[4]许建芬,邓小岚,沈小芳等.老年科预防深静脉血栓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997-998.

1 阅读:316

李可乐知识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