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152亿!山东城际线成“运椅子”的冷清高铁,如何破局?

Mr意聊纪实 2024-04-23 07:07:44

你是因为什么原因而选择坐高铁?

估计大多数人都会表示,高铁速度快、安全又稳定,环境没得说,给我一种舒适感。那为什么还会有人宁愿坐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而不选择坐几小时的高铁呢?

火车上的乘客多为父母,高铁上的乘客多为子女,如果有年轻人坐火车,基本都是学生去外地上学。

坐过绿皮火车的人都知道,它速度很慢,就算不是节假日高峰期,也可谓一票难求,不仅仅是座位满位,走廊过道几乎全是人,想上个厕所都难以挪动身体。

大多数乘客年龄均在35至60岁左右,各色背包及蛇皮口袋,诉说着他们的来历及家庭状况,也体现出打工人的辛酸苦辣,奔赴另一个城市忙碌。他们总是很热情,喜欢找身旁的陌生人聊天,来打发漫长的“隆隆声”旅途。

高铁是很快,快到来不及认识彼此,火车是很慢,慢到可以听完一个人讲完他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花了、体力不行了,很多厂子已经不要他们了,只能打杂或干一些基础的小活儿,再苦再累也得坚持,因为家里需要“钱”。

曾以为国内的高铁如此发达,足以碾压老旧不堪的绿皮火车,致使火车光荣的退出历史舞台。可当你再次踏上火车的旅途,你会发现,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满位。

用时间来节省费用,就可以多住一晚旅馆或者吃上几顿饱饭,这就是坐火车的理由,其实很简单。

高铁数据全球遥遥领先

高铁开通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学,贯通八方所到城市,不仅仅是方便人们出行,同时带动周边各行业经济发展。

最早的高铁始建于1999年的秦沈客运专线,2003年开通运营时速只有160公里,离预期时速200公里显然还差40公里。

直到2008年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被很多人看作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专线,从此中国高铁快速发展。直到2023年,据国铁集团数据公布,高峰期单日旅客发送量已经突破2000万人次,全年全国铁路线发送量达到了惊人的36.8亿人次,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全年与高峰单日旅客的发送量均创历史新高;

要知道新一线城市的成都人口才2140万人哦,也就是说全国高峰日那些天,整个成都市的人口都在坐高铁火车出行。都知道我国人口超14亿人,全年累计36.8亿人次出行,相当于每人都出行了2.6次,妥妥的人口大国。

除了人流量的成绩,铁路货运全年也达到了39.1亿吨,同样创了历史新高。经营利润总额自然也创了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完成运输总收入9641亿元、同比增长39%。

再看看全国铁路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

人们熟知的几条高铁路线也就那么几条,广深高铁、沪昆高铁、京港高铁、京广高铁、京哈高铁、兰新高铁、杭深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杭黄高铁,但在全国范围内,高铁路线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在山东境内有这么一条近几年才新开通的高铁路线,投资高达152亿,每天却仅有4对车次,人流量还不如普通客运站,冷清到让人以为这里已经是废弃的路线。

这便是我国头一条市域高铁“济莱高铁”,开通之时可谓拉满了人们讨论热度,但当热度消散,人们再看这条高铁路线时,却发现除了车次少之外,人流量更是十分冷清,这又是为何原因而经营不善呢?

投产152亿却一直在赔本?

官方介绍是这样说的,济莱高速铁路,是山东省济南市境内一条连接历城区和钢城区的路线,属于山东省“四纵六横”的重点高速铁路项目。对打造山东“轨道上的省会经济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9月开工,到2022年12月底正式运营,全长117.49公里,共设有6个站点,从济南东站起始,途径历城、章丘、雪野、莱芜北、钢城为终点,列车时速可达350千米,全程最快仅需42分钟,正常车次行车时间基本上在一小时到达。

济莱高铁的开通,进一步完善山东高铁网结构的覆盖,便利沿线群众出行,促使周边经济发展。

我国头一条城际高铁线,按常理来讲,市民出行更为便捷,人流量应该就像公交车那样拥挤,可恰恰相反。

从整条路线六个车站行程来看,长途跨线仅有4对列车行驶,城际跨线也才11对。列车的对数就是从起始到终点,一对就是一个来回,按照白天来看,基本上城际跨线一小时就有一趟车,大多数人会觉得这已经不少了。

可从京广高铁数据来看,每天车次从最早的60对,增加到了现在的107.5对。这样一对比,济莱高铁车次就显得非常少。

济莱高铁总耗资152亿,每天也就这么几趟车次,且人流量还很稀疏,基本上都能看到空车行驶,或者一节车厢只有几个人坐着,甚至被人们戏称为“专门运椅子”的高铁,所以从开通至今,一直处于亏本状态。

城际线高铁如此便利,为啥没人坐?

济莱高铁计划发布之时,人们有太多的期待,但开通车次之后,人们却不愿意去乘坐,如此大的投入却年年亏本运营,究竟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有当地网友表示,这是一条失败的高铁线路!莱芜到济南的大巴也才12块钱,而高铁车票却要50多元,高铁一天只有4个往返,往济南方向的早晚高峰都没有车,终点还是远离市区的济南东站,坐高铁节省的时间,全花在换公交地铁进城了,号称市域高铁,不是应该方便莱芜人进济南吗?

济莱高铁处于亏本的原因,头一个就是起始站和终点站都设计到了一个过于偏僻的“荒山”,交通不便。

人们之所以选择乘坐高铁,就是为了节省时间,毕竟从家去往济莱高铁站就得花费一两小时,如果打车去,出行成本又在增加,还不如直接坐客车去目的地。

跨城客车也才几十块而已,但打车去高铁站就得花几十上百,还要加上高铁票费用,这已经完全没必要坐高铁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济莱高铁路线的终点,没有连接任何一条其他的高铁路线,所以坐到这里就真的是终点站,乘客没法换乘至其他路线,所以,除了到钢城终点站的人,其他人压根儿就不会选择坐这趟车。

本来城际之间的人流动就不多,再加上出行的不方便,直接导致济莱高铁的人流量少得可怜,处于年年亏本运营的状态。从投资效益来看,至少5年内都是亏损的。

就拿京沪高铁来讲,始发地是中国首都的北京,终点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金融中心上海,全长1300多公里,线路长,致使沿途铁路线交织甚广,乘客换乘的选择自由,且每个站点都离城市中心很近,这才是便于出行。

济莱高铁的状况,其实并不是个例,上网查一下就知道,有些刚建好但很多年都没开通运营,例如海南环岛高铁线上的儋州海头站,耗资4000万却未投入使用。

就是因为客流量少,运营管理成本又太高,想要投入使用,估计还得贴500万左右,因此就一直处于搁浅状态,也就是相当于烂尾了,不挣钱的事儿没人接盘。

受到网友议论后,在2023年12月15日起,全国已经有15辆列车在此经停。希望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吧。

格局小了,就不是“基建狂魔”

查阅一下百度百科,济莱高速高铁,是《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19-2035年)》中的重点高速铁路项目,也是山东省“四纵六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

2013年就已经开始商讨山东省会城市群建设方案,期间多次修改及建议规划,于2019年9月18号动工,2022年12月13号正式开通运营,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基建速度确实了不得,难怪被大家称为“基建狂魔”。

所以呢,济莱高铁的建设并不是一时兴起,作为国内头一条城际高铁线,它的意义非比寻常。虽然现在人流量稀少,也看不出来它的任何优势,是因为它仍然还在规划方向当中。

济莱高速铁路,不仅仅是为了便于沿线市民出行便利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它向北可与京沪高速铁路、石济客运专线、济青高速铁路相连,有利于加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融合发展。

从客流量不多的高铁站来看,人们会觉得到底有没有必要修建呢?是不是在浪费钱呢?是不是配合房地产炒楼增值呢?

其实吧,从表面来看确实有点缺乏建设性价比,但从高速铁路长远规划来说,自然是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只是因为各种条件因素还不太成熟,优势并未体现出来。

要知道交通强国铁路先行,铁轨线路中,尤其是高铁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沿线的各类物资流通以及人员往来必将会更为频繁,自然而然的带动地方旅游消费经济,也可以引进全国全省各种资源。

此条铁路线也是济南向南连接鲁南第一大城市“临沂”的必经之路,济南想要做大做强就得有全国铁路枢纽的野心。

对此,您怎么看待济莱高铁呢?当然还有济枣高铁的建设,您怎么看待呢?对当地老百姓有多大意义呢?

0 阅读:1

Mr意聊纪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