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段苏权“暂授少将”,所犯“历史问题”是指何事?

如松谈历史 2023-05-10 13:27:04

作者:莫孤烟

开国上将萧克文采过人,他在晚年曾写过一首名为《题木黄会师》的诗,最后两句是“抚今追昔,怀梵净山”。

萧克所说的“木黄会师”,是指由他率领的红6军团与贺龙领导的红3军会师的这一历史事件,会师地点是在贵州印江县木黄镇,时间是1934年10月24日。会师两天后,红军开了庆祝大会,宣布红3军恢复红2军团的番号,并协调了两军团的统一指挥。

晚年萧克

木黄会师标志着红二方面军的雏形已经形成,无疑是重大历史事件。萧克身为红6军团的总指挥,是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到了晚年抚今追昔,免不了要写诗抒怀。可问题是,他在诗中为什么要说怀念梵净山呢?

关于这个问题,萧克本人曾作过解释:当初木黄会师之后,红2、6军团领导曾研究决定,以梵净山为中心建立根据地。不过后来他们又认为,梵净山当根据地活动范围太窄,还是去湖南永顺好一些。最终,红2、6军团转战贺龙的老家湘西,开辟新的根据地。萧克说,梵净山虽然没建成根据地,但他对这里是非常留恋的。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红军之所以要去湘西,除了敌情严重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川黔交界地区实在太穷,人少粮少,解决给养是一大难题,更谈不上招兵买马扩大队伍。再者,这里的地形也不利于部队机动,回旋余地小。不过,大队人马就这么走了也不甘心,总要留下一些火种坚持斗争,一来是钳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二来是万一东征失利,还能有个回来的地方。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新的黔东独立师组建了。

在红3军的建制之内,原本就有一支黔东独立师,师长贺炳炎,政委熊仲卿。就在红2、6军团会师后的庆祝大会上,宣布红3军的黔东独立师撤销建制,编入红2军团的正规部队中,同时组建新的黔东独立师,成员除了从红6军团抽调的少量官兵外,大部分都是地方游击队,另外还有几百个伤病员。31岁的53团团长王光泽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师长,年仅18岁的红6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段苏权火线提拔,当上了师政委。

段苏权(左三)晚年回到黔东看望

新组建的黔东独立师下辖3个团,分别是来自黔东、德江、川黔边的三支游击队,团长分别是秦贞全、潘国才、马吉山,全师总人数约700人,有300多条枪,其中有1挺重机枪和2挺轻机枪。

贺龙亲自找段苏权谈话,说你们的任务是掩护主力、牵制敌人,只要在原地坚持20天,就可以离开原地去找主力了。但实话实说,这样的任务,谁也完成不了。独立师全师基本上两个人共用一条枪,每支枪子弹大约3到5发,全师700人中有近300人是伤员,其他人里大部分是没有打过多少仗的游击队。以这样的力量想在原地坚持斗争,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打仗是极端残酷的事,必要的时候就是要丢车保帅,而黔东独立师正是要担负这样的使命。这一点,段苏权他们是非常清楚的,也是没有怨言的。

10月底,独立师返回苏区中心区,成功地把正在追击红2、6军团的黔军吸引了回来。到了11月上旬,贵州主席王家烈把黔、川边境的十几个团都调过来进攻黔东苏区,独立师且战且退,一直退到梵净山张家坝至护国寺一带。

独立师把师部设在护国寺,以这里为中心开辟游击区,三个团分别守山脚下的三个据点。黔军李成章、柏辉章两部围了上来,双方在几个阵地上同时展开激战。黔军是各路军阀中战斗力最差的,一对一较量红军从来不将黔军放在眼里。不过,眼下黔军人多势众,红军尽管歼敌百人,但自身也伤亡不小,粮弹两磬,元气大伤,已无法在梵净山站稳脚跟。

危机之下,独立师研究分析,两个军团的主力东进已经有27天了,独立师算是已经超额完成了任务,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保存力量,必须要在黔军完成彻底合围之前离开梵净山,前往湘西去寻找主力。

现在的人说起梵净山,只知道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却很少有人知道,那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悲壮的战斗,以至于萧克在50年后还要唏嘘不已。

今天的梵净山,早已是著名风景名胜

在敌重兵围困下突围是极为困难的事,特别是在地形、民情都不是很熟的地方,更是九死一生。独立师残部在四川秀山县梅邑镇遭敌伏击,段苏权政委右脚中弹,踝骨被打碎,不得不安置在老乡家里,段因此而掉队。

段苏权离队后,王光泽师长率残部继续前进,结果在石号坡、川河盖等地多次遭敌伏击,3团团长马吉山在战斗中牺牲;2团团长潘国才在突围中失散,被俘后遇害;王师长孤身一人去寻找红军主力,途中因口音暴露身份被敌人发现,被俘后受尽酷刑,英勇就义。

独立师的幸存者只有十几个人,他们在1团团长秦贞全带领下突围成功,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找到了大部队。从诞生到消失,黔东独立师一共只存在了一个多月。

段苏权被一个叫李木富的农民所救,伤口稍好便去寻找部队。他撑着拐杖一路乞讨,结果到了湖南之后,一直打听不到红军的消息,便萌生了回茶陵老家养伤的念头,最终历经坎坷之后回到了茶陵,在当地衙门里当杂役,干些扫地、打水的杂活,受到各种侮辱。直到抗战爆发后,段苏权拿着从亲友跟前借来的34块银元,坐火车到太原八路军办事处,找到了老领导任弼时,这才算是归队了。

李木富(左二)

到1955年授衔时,段苏权被划入有“历史问题”的人,致使原本至少能授中将的他被“暂授少将”。所谓的“历史问题”,指的就是他当初掉队之后在老家韬光养晦的这两年受到的质疑。组织上曾经派人调查,证明其历史清白,即便在特殊年代,他也未因“历史问题”受到影响。不过,他的少将军衔被“暂授”了一辈子,再没有改过。这对于他这个红军时期的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纵队司令员来说,的确是低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0 阅读:106

如松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