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报告3例本地病例!这些地方流行风险高

鹤壁焦点 2024-05-11 17:44:48

今天(5月11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截至5月9日,广州市在今年已经报告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是历年来最早出现本地疫情的一次。

而早在5月9日,

广州疾控通过公众号“广州疾控i健康”发布提醒

本地已出现登革热病例↓

专家指出,今年全球登革热呈高发态势,预计今年广州登革热防控形势也将比较严峻,市民切记要做好防蚊灭蚊和家居环境卫生;从境外尤其是东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区回到广州后两周内,或家附近出现登革热病例后,假如出现突发高热、“三红”、“三痛”和皮疹,应该尽快就医并告知旅居史。

全球正经历登革热高发

据了解,目前出现的3例登革热本地病例的居住地在200米的范围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为一起由外地输入引起的登革热本地聚集病例。患者均为都是中老年,属于轻症,经过治疗后都已好转。出现病例报告后,街道、疾控机构立即对该区域加强了蚊媒消杀。

登革热是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在广州,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登革热患者或隐形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要经过8~10天的增殖,再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秦鹏哲介绍,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都出现登革热高发的态势,其中,东南亚地区所报告的病例数已经达到往年同期两三倍,广州国际往来频繁,且今年雨水较多,对登革热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广州市疾控中心已经在全市启动白纹伊蚊监测,市民可以到广州市疾控中心官方网站上的“蚊媒地图”专栏进行查阅,了解自己身边的蚊媒密度情况。同时,疾控机构配合市、区与各镇街开展以环境整治和杀灭蚊虫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手把手地培训指导工作人员提高灭蚊质量。

一起来看看5月6日广东公布的“蚊子地图”

广州这些地方

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高↓

2024年4月下半月全省共监测到21个媒介伊蚊高密度监测点,幼虫密度BI有6个,成蚊密度MOI有15个,其中广州有15个。更多详情→

突发高烧+三红征+三痛+皮疹 要警惕!

登革热又称“断骨热”,“突发高烧+‘三红征’+‘三痛’+皮疹”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突发高热

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40摄氏度。

三红征

即面、颈、胸部潮红。

三痛

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皮疹

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假如从东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区回到广州两周内出现上述症状,或者在居住地附近出现登革热病例后出现上述症状,应该尽快就医并把旅居史告知医生。

登革热患者一般预后较好,经过及时治疗基本可以康复,但“三痛”的症状会令患者感到十分不适,因此登革热也被称为“断骨热”,也有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无积水就无蚊虫,就无登革热。”秦鹏哲提醒,最近广州雨水频繁,阳台的盆盆罐罐要时时清理,否则一场大雨过后又会出现新的积水、滋生蚊虫。“所以对于阳台、天台的容器,大家要勤清理、勤翻盆倒罐。家中水养的植物,建议3~5天换一次水,并且在换水时应洗刷花瓶,以防蚊卵粘在瓶壁上。”

防蚊贴士

01

清理住家及周围积水,保持环境整洁。

02

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3~5天至少1次)或者改为土培,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03

外出应尽量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在外露的皮肤上涂蚊虫驱避剂。

04

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时使用蚊帐、蚊香和(或)电驱蚊器等灭蚊产品。

05

蚊虫频繁出没时间(早上7~10时和下午4~7时)减少外出,如需外出,避免在树荫、草丛或其他蚊子习惯栖息的阴暗潮湿处逗留过久。

0 阅读:271

鹤壁焦点

简介:鹤壁市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