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之战失败是因为瘟疫?读了《瘟疫与人》我有些相信了

小凡读史 2024-05-05 17:44:03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孙刘联军战败曹操,为日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历来对于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说法,历史上的记载也都不尽相同。

甚至有记载曹操给孙权写信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意思是说曹操是因为当时军中有瘟疫传播,所以自己把战船烧了撤退,不承认自己失败。以前读到这段出自《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的记载,我是不相信的。我感觉这不过是曹操在打肿脸充胖子,不承认自己被周瑜击败。另外曹操当时写信给孙权是为了挑拨孙权和周瑜的关系,所以说赤壁之战是因为曹操的军队有瘟疫而失败,我感觉不是很可信。

但是近来,偶然读到一本书《瘟疫与人》,看到历史上瘟疫对于很多战争的影响,我开始有些相信赤壁之战和瘟疫有不小的关系了。

《瘟疫与人》一书中,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伯罗奔尼撒之战胜负难分,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历史走向。

1520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拥有数百万之众的阿兹特克帝国,他们带去的“致命杀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连阿兹特克人的首领也死于那个“悲伤之夜”,于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

1870年普法战争之际,同样是天花病毒,使两万法军丧失作战能力,而普鲁士军人由于做了预防接种而未受影响,战争胜负改变于朝夕之间。

由此看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瘟疫对于战争的影响不应当被低估。而且其实《三国志》中关于赤壁之战提到瘟疫的地方还有很多: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公(曹操)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三国志 周瑜传》:“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三国志·魏书·蒋志传》:“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曹操的军队中出现了严重的瘟疫,那么孙刘联军为何没有受到影响呢?这里不得不引入《瘟疫与人》中的另一个命题:疫病妨碍了中国早期南方文明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文明起源,离不开黄河和长江流域。但是为何黄河一直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而长江没有这种称号呢,恐怕和南方的湿热气候导致瘟疫多发有关。所以历史上对于长江流域的开发,要比黄河流域晚得多。曹操的军队多是北方人,而孙刘联军多为南方人。曹操的军队以北方人为主,对于南方的气候、环境很不适应,再加上不习水战,图的七荤八素。身体虚弱之际,疫病最容易侵入身体,所以曹军当中出现瘟疫很容易理解。

而反观孙刘联军,孙权的军队不用多说,常年生活在长江流域,早已习惯了环境,体内也有各种抗体;刘备的军队其实也是南方人为主,一支是关羽的水军1万人,还有刘琦的荆州兵1万人。所以孙刘联军没有遭受瘟疫影响也是比较合理的。当然,这些证据只能说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和瘟疫有关系,并不能说曹操战败的主要因素就是瘟疫。但是在我看来,恐怕瘟疫对于赤壁之战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需要重新估量。古人对于瘟疫基本上是束手无策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而且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轮到自己,这对于军队的士气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如果综合《三国志》关于赤壁之战记载我们可以试着推断一下赤壁之战过程:

曹军有疾疫——军队恐慌、士气低落——两军相遇赤壁——初交战曹军败——黄盖献计火攻——曹军战船部分被烧——曹操烧掉其他的船退兵。或者在发生瘟疫的时候,曹操已经烧了部分感染瘟疫的战船,为了切断传播。总之一句话,瘟疫对于曹操赤壁之战失败有着很大的影响,你怎么看呢?

参考:《三国志》、《瘟疫与人》

0 阅读:6

小凡读史

简介:人文历史,谈天说地,一起探寻历史真相、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