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的国宝大熊猫有多惨?被贩卖到外国还遭欺凌

民间传奇人物 2024-04-05 23:53:29

众所周知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中华大地的象征之一,无论走到哪里它们都会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疯狂追捧。可是你知道吗,生活在85年前(1937年)的熊猫可就没有那么好的日子了

当时的中华民族正在抵抗日本法西斯主义,而就在这一年,欧美等西方国家纷纷遣人来到中国,盗取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其中英国盗取了12只熊猫,并用中国的历代国号来给他们命名,而最后活着抵达伦敦的,只剩下“唐”、“宋”和“明”三只熊猫。

熊猫“明”

1937年英国传教士弗洛伊德·丹吉尔·史密斯在四川宝兴雇佣村民,抓获了当时年仅1岁的熊猫“明”,“明”是史密斯强行从妈妈身边带走的。当时为了抓到它,史密斯朝着爬到树上的“明”连开数枪,吓得它从树上跌落下来

然后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先是被塞进狭小的铁笼送往成都,然后乘坐汽车前往重庆沿长江直达上海,最后走海运送往英国首都伦敦。一路上为了降低它的野心,史密斯用铁链将其牢牢锁住,还用皮鞭抽打,让“明”对他产生了敬畏心。

“明”和“唐”

被铁链锁着的“明”

“明”和“唐”、“宋”来到伦敦后,很快就成为了英国的流浪明星,每天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但是由于它们经常受到英国人的虐待,加上英国无法生长出四川那样的竹林,很快“唐”和“宋”因水土不服去世,只有“明”孤苦伶仃地活到了1944年。

在这期间饲养员不仅将“明”当成狗一样牵着,还经常让一只狼狗去撕咬它。一来狼狗锋利的尖牙可以打磨“明”天然的野性和孤傲的性格;二来狼狗对“明”的撕咬使它狼狈不堪,可以吸引游客们捧腹大笑。但这样对于“明”而言无疑是痛苦和绝望的

时间久了“明”也就不愿意再离开自己的牢笼,但饲养员每天都会将它强行拽出来,或者是放出狼狗撕咬“明”,将它逼出牢笼。除此之外动物园还命令饲养员给“明”设计很多节目,其中很多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不堪入目。

“唐”在宝兴县被捕

“明”被狗强行拖出

“明”像狗一样被牵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那个时代的国人和国宝遭受着一样的欺凌,而这归根到底就是当时的中国落后挨打,无论什么时候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足够足够强大才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

虽然“明”遭受到了英国人的凌辱,但它却给英国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二战爆发后英国首都伦敦遭受德国的狂轰滥炸,动物园内的动物都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只有“明”仍然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玩就玩。

它的这份从容和淡定感染了饱受战争折磨的英国人民。BBC为此特地拍摄了以“明”为主角的反纳粹宣传片,鼓舞着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也正是这份宣传片让“明”成功圈粉了英国王室,而它的王室头号粉丝就是日后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1944年,“明”在伦敦动物园逝世。

“明”口含英国国旗

王室观看“明”和狼狗,左四为现在的伊丽莎白女王

抗战时期流落国外的熊猫不在少数,他们有的是被偷盗,有的是被官方当做增加盟国之间友谊的礼物送出。那些被送出的国宝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通过它们的卖萌替我国募集了很多海外友人的捐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绝大部分的熊猫在那个时代都是悲剧的,因为当时的祖国柔弱无力,让它们被肆意地偷盗贩卖。这其中很多熊猫在被抓捕和运输的过程中死去,即使活下来也都和“明”一样被虐待,成为了他国随意玩弄的工具

而如今的熊猫走到哪里都是万人空巷,各国花费巨资为它们打造舒适的环境,还大老远从国内四川等地运送优质竹子,甚至直接高兴从中国聘请专业的饲养员去照料。当然个别国家除外;而熊猫能得到这样优越的待遇,除了熊猫本身的高颜值外,更是因为有强大的祖国是它们坚实的后盾

0 阅读:2

民间传奇人物

简介:分享民间故事,讲述名人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