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疫情急剧变化,死亡率值得关注

商学中人 2022-05-12 08:34:31

近日的一大热点,谭德塞认为对奥密克戎病毒难以清零。

这毕竟是WHO总干事,是代表世界卫生组织的专业人士,即便他的言论和我国当前的防疫政策相悖,我们也应有容人之量。

如果放弃清零,中国恐怕会有数以亿级的人被感染,纵然死亡率很低,死亡人数绝对值也会以百万计。有赖于此前坚持清零的防疫政策,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成功保护了数百万国人的生命。

想想同为14亿人口的印度,按世卫组织的估计,印度在过去两年因新冠死亡的人口数量约470万。

当下,还有一个值得密切观察的样本——疫情肆虐的台湾地区。5月11日,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公布日新增57216例新冠确诊病例,分别为57188例本土病例及28例境外输入病例。另外,确诊病例中新增8例死亡病例。

需要注意的是,台湾每天核酸检测能力极为有限,实际感染人数远多于公布的数字。

那么关键就是,台湾后续的死亡人数会不会大幅增加?台湾社会能否承受这样的代价?如果他们就这么硬挺过去了呢?这值得观察。

生命当然是可贵的。但生命并非无价,保护、延续生命都是有成本的。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不再把“清零”当做目标?不能说它们不重视国民的生命,而是因为做不到,或说它们认为清零的代价比失去若干生命更难以承受。

相比之下,这两年来,中国人在免受新冠病毒侵害上确实是被保护得太好了。直到如今,面对奥密克戎,我们仍在坚持动态清零。

可中国人的命以前有这么珍贵吗?瘟疫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司空见惯,动辄死亡盈野,但在应死尽死后,总会逐渐恢复。这很冷酷,却是事实。

如果再换个角度思考。现在俄罗斯乌克兰正处于战争之中,无数生命逝去,那里还有人在乎新冠病毒吗?

这就是排序不同,他们认为在一些排序中有比新冠病毒更重要的东西。

至于我们,以最低成本实现动态清零、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愿望当然是最好的——关键是成本。

最后,我的良好愿望:本次上海清零后,各省区全都核酸常态化、全都能在病毒传播早期就摁住、全都不需封城静默,人们至少能在全国范围内安心地旅游做生意,就像前两年那样。

0 阅读:16

商学中人

简介:商学中人,商中学人,书香可人,书可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