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北京举办建军节招待会,到廖汉生时,王震:通知你了没有?

兴衰五千年 2024-05-07 17:10:46

前言

晚年,在回忆起自己的一些往事时,廖汉生说:“我从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初期,都在贺龙领导下工作。因此,林彪要‘削其羽翼’,我是在劫难逃的。”

1971年9月,林彪事件发生后,毛主席委托周恩来总理开始彻底审查遗留问题。审查期间,廖汉生的问题也被提了出来……

毛主席:我看廖汉生是无罪的

1972年7月1日,想到已经5年多没有见到父亲了,廖汉生的子女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投递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处。

在这封信中,廖汉生的子女写到:“我们听到主席曾几次提到要让父亲出来工作,我们非常高兴,都盼望父亲能尽早地出来为党和人民重新工作。但是,至今不见有任何动静。我们请求让父亲回到北京,回到家里,在外面等待组织结论,以便让他了解形势,熟悉情况,检查身体,治疗休养,好更早地回到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岗位上。”

不久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信访处便将这段时间收到的信,编印成《来信摘要》,呈递到毛主席的面前,请他审阅。

7月7日,毛主席从《来信摘要》中看到廖汉生子女的来信后,便将那封信找到,认真地看了起来。

看完后,毛主席提笔在这封信上作出批示:“我看廖汉生和杨勇一样是无罪的,都是未经中央讨论,被林彪指使个别人整下去的。”

很快,周恩来总理便看到了毛主席的指示,当即开始落实廖汉生等人的事情。

不久后,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派人将廖汉生从石家庄接回北京,安排在京西宾馆住了下来,等待着下一步分配工作。

那天,在见到廖汉生的时候,李德生向他正式宣布了两条,即:“第一条,毛主席说的,那你没有罪,有错误;第二条,解除监护。”

听了李德生的话,廖汉生立即意识到他又获得了自由。

7月31日,廖汉生接到了到人民大会堂出席八一建军节招待会的通知。对此,廖汉生感到十分诧异。

在廖汉生看来,自己就算获得了自由,但想要复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参加八一建军节招待会这样一个公开活动,更是不可想象的。

那天,廖汉生见到了老战友王震,两人的心里都十分高兴。高兴之余,王铮问了一句:“通知你了没有?”

廖汉生知道王震问的是参加八一建军节招待会的事情,便实事求是地回答说:“通知了。”紧接着,廖汉生又带着疑惑的口吻,问王震:“我能出席吗?”

见廖汉生这样犹疑,王震郑重地说:“当然能出席,一定要出席!”

8月1日,报纸上公布了1972年建军节招待会出席人员名单,廖汉生的名字也出现在这份名单上。对于廖汉生来说,这就是复出的一个信号。

12月,清查林彪集团的事情终于完成。于是,负责这件事情的周恩来总理便来到毛主席的面前,汇报工作。

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汇报,毛主席若有所思地说:“看来贺龙同志的案子假了。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我也无意把他们都打倒嘛!”

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建议说:“看来有一个落实干部政策的问题。”毛主席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周恩来总理的看法。

不久后,按照毛主席的谈话精神,周恩来总理宣布: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中央由中组部负责落实省委以上干部政策;国务院由总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副部长以上干部政策;军队由总政治部负责,落实正军级以上干部政策。“解放”干部的审查报告都必须送政治局最后讨论决定。

1973年2月,就贺龙的问题,毛主席作了自我批评,并指示为他平反。有了毛主席的指示,廖汉生的问题也变得快了起来。

11月28日,经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廖汉生为军事科学院政委,恢复了工作。

接到丈夫的任命通知时,想到他们5年多的冤屈终于过去,夫人白林的心里十分高兴,为丈夫默默地准备好军装,让他去安心工作。

贺龙:你们还干不干

1943年10月9日,白林和廖汉生在延安结婚,是廖汉生的第二任夫人。婚礼上,贺龙的夫人薛明、彭真和夫人张洁清为男方廖汉生一边的代表,杨尚昆和夫人李伯钊、王若飞和李培之则是女方白林一边的代表。

结婚那天,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处长谷志标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作为白林和廖汉生的婚房。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婚礼就算完成了。

事实上,贺龙和夫人薛明不仅是廖汉生男方一边的代表,还是他和白林的牵线人,更是廖汉生第一任妻子肖艮艮的舅舅和舅妈。而在廖汉生的第一段婚姻中,贺龙也是他的媒人。

此外,在廖汉生革命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在贺龙的麾下工作。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和贺龙脱离不了关系。

这便是廖汉生“我从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初期,都在贺龙领导下工作。因此,林彪要‘削其羽翼’,我是在劫难逃的”的重要原因。

贺龙之所以要为廖汉生做媒,是因为在担任媒人之前,贺龙便见过廖汉生。

那时候,廖汉生的父亲廖兰湘在贺龙下属的桑植独立营担任副官。一天,贺龙带着部队经过廖兰湘的家乡樵子湾时,看见了站在路边的廖汉生,几句简单的对话后,贺龙便记住了他的名字。

后来,廖兰湘向贺龙请假回家给儿子提请,后来还以为就是给他见过的廖汉生办的。得知是给廖汉生的弟弟提亲时,贺龙说:“我也给你做个媒吧?”

不久后,廖兰湘便接到了贺龙的通知,要他带着儿子廖汉生到桑植县城来,为廖汉生和贺龙二姐贺戊姐的女儿肖艮艮定下了亲事。

廖汉生的父亲廖兰湘病逝后,贺家对廖汉生一家都非常照顾。廖汉生便是在贺家的帮助下,才走进桑植县立高小读了书的。

1924年,在贺龙的关怀下,廖汉生前往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习。在学习的两年里,廖汉生第一次接触到了共产党的书刊和主张。

在接触到共产党的主张后,廖汉生觉得这就是穷苦百姓的出路。后来,廖汉生参加了农民运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廖汉生离开家乡,来到贺英和贺戊姐家,跟随贺家姐妹开始打游击,走上了武装反抗的道路。

1928年,贺龙回到洪家关,对身边的人说:“我现在不是国民党,是共产党了,南昌暴动失败了,但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我回来就是要组织工农革命军,跟蒋介石这帮坏蛋干到底!”

听了贺龙的话,廖汉生感到热血沸腾,对贺龙生出了由衷的崇拜之情。此后,廖汉生在心里暗暗发誓:“贺龙怎样做,我就怎样做!”

这一年,在贺龙的见证下,廖汉生和肖艮艮成了亲。不久后,由于敌人的“清剿”,廖汉生和妻子肖艮艮他们只好退进大山里打游击。

那时候,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廖汉生干革命十分有劲。后来,廖汉生和肖艮艮生了孩子。由于带着孩子打游击很不方便,廖汉生便给他的母亲写信,把妻子肖艮艮和孩子接回樵子湾生活。

然而,还没等到妻子肖艮艮和孩子回到老家,便在一次战斗中落入了敌手。最为惨痛的时候,贺龙的大姐贺英和二姐贺戊姐在这次战斗中牺牲。

在见到从战场上回来的廖汉生时,贺龙怀着悲痛的心情,说:“大姐她们都牺牲了,你们想怎么办?还干不干?”

听了贺龙的话,廖汉生语气坚定地说 :“干,横直革命到底,为她们报仇!”

于是,在贺龙的派遣下,廖汉生重新将游击队组织起来,并担任了游击大队的副大队长,继续与敌人作斗争。

后来,游击大队被编为红七师第二十一团,廖汉生这才调到红三军军部,担任了书记员,正式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不久后,在贺龙和关向应的介绍下,廖汉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廖汉生先后担任了红三军政治部秘书、第七师党务委员会书记、第九师政委、红二军团第六师政委。

1935年,廖汉生转任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其间,廖汉生 还两次火线受命,担任过第四师代理政委。8月,在澧县大堰当战斗中,廖汉生受伤。伤愈后,廖汉生再次担任了第六师政委。

11月,红二、红六军团从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临行前,廖汉生得到消息,说他的儿子已经夭折,只剩下了母亲、妻子肖艮艮和女儿三人相依为命。

原本,廖汉生还想回家看看母亲和妻儿,但因工作繁忙,无法脱身。后来,得知红军要走,肖艮艮便带着廖汉生的母亲,背着女儿来到红六师驻地,为丈夫廖汉生送行。

长征开始后,廖汉生含着眼泪,告别了母亲和妻儿,踏上了行军之路。

1936年10月22日,贺龙率领的红二方面军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部队会师。

到达陕北后,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廖汉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贺龙怎样做,我就怎样做”转变为服从党的领导。

一次,在与关向应谈话的时候,25岁的廖汉生说:“没有贺龙,我廖汉生现在还不知道干什么呢!我们桑植那个地方有枪则王,也许没法活下去,我早被逼上梁山去了!”

随后,为了能继续参加革命,廖汉生又郑重地说:“但我可以离开嘛,不一定非要跟着贺龙不可,到哪里都可以为党工作!”

听了廖汉生的话,关向应表示,贺龙是一位从群众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而且是一位有着高度党性、时刻把自己置于党领导下的忠诚战士,跟贺龙干革命,就是跟共产党干革命,并说中央对贺龙同志是肯定的,让他不要听到风就是雨,放心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

不久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贺龙被任命为120师师长。廖汉生为120师358旅716团副团长、政委,继续在贺龙的麾下与日军作战。

1941年,廖汉生封面回到延安,在八路军军政学院和政治学院参加了学习。

期间,廖汉生听到了不少老家那边的消息,大概的意思就是:“肖艮艮被敌人杀害了!”后来,贺龙回到延安,再次向廖汉生提到了肖艮艮被敌人杀害的消息。

从贺龙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自然与从他人口中听到不同,廖汉生相信了。那段时间,廖汉生的心如刀绞,整个人显得少言寡语的,看着让人十分心疼。

为了让廖汉生从悲痛中走出来,贺龙和妻子薛明给他介绍了在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的白林,说:“姑娘的名字叫做白林,原来叫杨白琳,是中央军委秘书长杨尚昆的九妹子……”

见面的时候,廖汉生吃了一惊。原来,面前的姑娘就是他前两天在足球比赛上,不小心将球踢到她身上将人家砸晕后,被他送到医院的那个姑娘。

那天,白林虽然被廖汉生的足球砸晕了,但对廖汉生负责任的做法,十分满意。如今,再次见到廖汉生,却是为她介绍的对象。因此,白林的脸一下子就红了起来。

后来,为了了解廖汉生的更多情况,白林便打电话给彭真,问:“廖汉生在你那里工作,这个人怎么样啊?”

听了白林的话,彭真笑着说:“廖汉生,革命的好同志啊!打仗勇敢,在党校学习成绩优秀,现在当组织教育科长,干得很不错,难得的好同志!”

对于彭真的话,白林是相信的,便决定和廖汉生先谈着。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廖汉生和白林相爱,并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组成新的家庭后,廖汉生过得十分幸福。然而,命运往往是折磨人的。

廖汉生:我对不起你和你母亲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的通信越来越畅通。贺龙接到了一封来自老家的信。这封信是他的外甥女,也就是廖汉生的妻子肖艮艮写来的。

在这封信中,肖艮艮讲述了她和丈夫廖汉生分别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

这时,贺龙才知道了外甥女肖艮艮活下来的缘由:原来,在肖艮艮被捕后,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报复,便将本来要枪决的肖艮艮卖到很远的地方,让她嫁了人。

不久后,贺龙便将外甥女肖艮艮接到身边见了面。

考虑到肖艮艮虽然没有死,但双方都有了家庭,已经无法改变了,贺龙让肖艮艮和廖汉生在见了一面后,便把肖艮艮送回了老家。这次见面后,廖汉生和肖艮艮再也没有见过面。

见面的那天,廖汉生和肖艮艮相顾无言,只有泪千行。然而,两个人都对对方没有怨言,因为这种结果不是两人主观上造成的。

1953年,廖汉生的女儿廖春莲来到西北与他团聚。

女儿的到来,让廖汉生十分高兴。见父亲高兴,廖春莲便提出了让父亲在西北给她安排一个好工作,留在父亲身边的想法。

看着女儿热切的眼神,廖汉生十分心疼。然而,他还是没有答应,并语重心长地说:“我对不起你和你母亲,但如果我给你找了好工作,又怎么对得起那些牺牲的烈士和他们的家属呢?现在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你回家种地,不也一样是为国家服务吗?”

见父亲这样说,23岁的廖春莲的心里感到非常委屈,只好流着泪负气回到了桑植老家,继续务农。

1954年,廖汉生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廖汉生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7年,廖汉生从解放军军事学院毕业。不久后,廖汉生接到一个命令,让她接替刘伯承元帅,担任军事学院院长。

接到任命后,廖汉生说:“我一个中奖,怎么能接替著名战略家、军事教育家刘伯承元帅的位子呢?再说,我本身的能力也不行。”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说:“均为要你当院长,你就当吧,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就这样,廖汉生由一个刚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的学员,一下子就成为了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

1960年1月,廖汉生被任命为北京军区政委,来到北京工作。1967年1月,廖汉生被说成“是贺龙的人”,并捏造了数条罪状,将他“监护”了起来。直到1972年7月,在毛主席的提议下,才解除了对他的“监护”。

1973年,廖汉生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政委。1975年,廖汉生调任南京军区政委。

1979年,得知肖艮艮在60年代去世的消息后,廖汉生十分痛苦。6月,廖汉生在妻子白林的陪伴下,来到肖艮艮墓前,致了哀,并敬献了花圈。

这次回来,廖汉生再次见到了女儿。然而,女儿的心中依然被怨气充满,连一声“爸爸”都没有叫。对此,廖汉生感到十分伤心,流着眼泪,带着遗憾离开了桑植老家。

1980年1月,廖汉生调任沈阳军区第一政委。1983年,廖汉生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84年11月,73岁的廖汉生再次回到故乡,在女儿家吃农家饭。

这一次,看着父亲满头白发,廖春莲的怨气一下子消失了。她含着泪水,喊出了廖汉生最想听到的称呼:“爸爸!”

听到女儿终于喊自己“爸爸”了,廖汉生的心里非常激动,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了眼眶……

后来,当地领导对廖汉生说:“春莲这些年吃了不少的苦,让她来县里工作吧!”

然而,廖汉生却不同意。他说:“只有她吃过苦吗?吃过苦的人那么多,都能安排进县城吗?她是我的女儿,但她首先是个农民,老实种地比什么都强。”

临别时,廖汉生对已经54岁的女儿说:“你不要怪我太绝情,我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你,但我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为人民服务,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弟弟妹妹,都不能跟着我沾光,凡事要靠自己的努力,即使过得苦一点,心里也踏实。”

在离开的时候,廖汉生担心县委会瞒着他办这件事,便叮嘱女儿说:“安心农村建设,不要向国家伸手,不要为难政府,不要给县领导添麻烦!”

听了父亲的话,廖春莲点了点儿头。这些年,她一直在老家种田,虽然日子过的不富裕,但比解放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她也知足了。

-3 阅读:244

兴衰五千年

简介: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