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阴谋:白崇禧为何建议去剿灭越南的胡志明?原因令人哗然!

小文哥来了 2024-04-19 10:38:59
前言:

白崇禧,作为我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重要军事人物,其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澜壮阔的风云变幻。在抗战时期,他曾经历了“百团大战”和“三大战役”,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最终迎来了自己的“好日子”。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将会乘风破浪,一飞冲天的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带着自己的家人和部下,逃到了海南岛,向蒋介石献上了一个所谓“妙计”,而这个“妙计”竟然是要顶着巨大的风险,去剿灭越南的胡志明。这样的决定,让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思,也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但实际上,背后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白崇禧背后的那些故事,看看到底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又是如何在其中游刃有余,最终安然无恙地脱颖而出的吧。

一、白崇禧背后的“好日子”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大家都认为白崇禧会迎来自己的“好日子”,毕竟这么辛苦的打了那么久的仗,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也不用时刻担心日寇的袭击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部下和百姓,都在期盼着他能够给他们一个交代。所以说,白崇禧获得了这场胜利之后,整个人就像是开了挂一样,所到之处,无一不受到欢迎,而且还有许多人为他庆贺。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身边就有一些人,给了他一些所谓的“妙计”。而这些“妙计”看上去似乎是为了国家着想,但实际上,却是别有用心,想要借助白崇禧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二、白崇禧研究的“妙计”

在当时的情况下,白崇禧身边的确是少不了这些人,他们或许在其他方面并不突出,但懂得讨好领导,懂得说一些能够得到认可和肯定的话,所以白崇禧对他们也是十分信任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帮助”,白崇禧才会去思考一些离经叛道,甚至是非常冒险的“妙计”。比如说,有一位将领给了他一个“妙计”,说是可以顺利地解决一切问题,那就是,去戎越南,去剿灭胡志明。而这个提议一出来,立刻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完全不可能成功。但就在所有人都认为白崇禧会拒绝的时候,他却有,反而还表示,这个“妙计”不错,可以考虑尝试一下。这样的决定,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匪夷所思,纷纷劝说,希望他能够三思而后行,可是白崇禧并没有听进去,而是执意要去进行所谓的“研究”。

三、白崇禧的真实用意

其实,在当时,白崇禧提出这个“妙计”,并不是因为他真的认为可以成功,也并不是因为他有“爱国情怀”,想要解放越南,相反,他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展现自己的“价值”,想要借此机会,来获取在蒋介石体制中的地位和保障。因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只有表现出色,才有可能得到重用,才有可能得到可以选择的“好岗位”。而白崇禧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在背后默默地“观察”,并且选择了一个看似可以显示自己才能的“妙计”,来进行“研究”。而当这件事情被蒋介石知道的时候,他的反应却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以为他会因此而遭到严厉的批评和惩罚,可是蒋介石却没有,反而还转交给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并且表示,这是白崇禧给他的“妙计”,需要重视一下。

四、白崇禧的最终命运

白崇禧能够顺利地去台湾,成为蒋介石体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但就在所有人以为他能够一帆风顺,一路高升的时候,他却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决定,那就是,逃到了台湾。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白崇禧的这个决定,无疑是非常大胆的,也是充满了极大的风险,可是他却做到了。所以说,在这件事情之后,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他产生“怀疑”,也无法对他采取“制裁”,而这样一来,白崇禧的安全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而后来的一切,也确实证明了白崇禧的这个“妙计”是成功的,因为他逃到了台湾之后,受到了蒋介石热诚的欢迎,还得到了许多的“好处”。可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他能够一直顺风顺水的时候,他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的美好都离他而去,苦日子也随之而来。

五、结语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无论是谁,在政治斗争中,都无法甩开自己的“命运”,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也无法确保自己的“地位”可以一直得到保障,随时都有可能因此而遭到“怀疑”和“制裁”。所以说,白崇禧的经历,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让我们明白在这个多变的社会中,如果想要在政治斗争中游刃有余,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就一定要谨慎思考,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就冲昏了头脑,更要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所带来的可能是什么样的后果,从而懂得如何来把握好“机会”,和“风险”的关系。

2 阅读:2393
评论列表
  • 2024-05-22 18:53

    如果老蒋听白崇禧的今天越南就是我们的了!可见白的战略目光确实深远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