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长龚正谈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城市报 2024-03-07 19:46:30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记者开放。郑新钰 摄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3月6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答媒体记者问时说。

当日下午,上海代表团全体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境内外记者开放。

会议于15时开始,但不到14时,媒体区就已架起排排“长枪短炮”。不少记者提早到场,其中不乏不少外国媒体记者,他们试图通过上海这个窗口,观察中国发展的新风向。

一直以来,作为经济“排头兵”,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营商环境。

甲辰龙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上海召开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发布《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这已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7.0版。

“我们以一年一更新的频率,先后推出七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迭代实施1101项改革举措。”龚正说。

在营商环境上“自卷”,给上海带来了什么?有三张“成绩单”可以给出答案。

第一张,聚焦创新创业:2023年,上海日均新设企业1904户、增长28.1%,企业总数达到289.2万户,每千人企业数增加到116.8户、位居全国第一。

第二张,聚焦外资吸引:2023年,上海市实际使用外资超过240亿美元,再创新高,连续四年超过200亿美元,尤其是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了65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

第三张,聚焦企业减负:2018年以来,上海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负超过9100亿元。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上海下一步目标是什么?”

对此,龚正在回答中讲到了“三个坚持”: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好地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上,推出更多举措,大力清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隐性门槛和壁垒;在加强监管上,着力构建“审批—监管—执法—信用”闭环管理机制;在强化服务上,深化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精准帮助各类经营主体把握机会、减负增效。

——坚持法治化基础保障,更好地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首先是深入贯彻落实好公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其次是用好浦东新区法规的立法授权,加快建立更加完备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三是着力提高执法的规范化水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和经营活动。

——坚持国际化重要标准,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风向标作用。

一方面,以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全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全方位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更好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另一方面,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和方法论作为重要参照系,深化对标改革,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综合优势,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来源: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1 阅读:45

中国城市报

简介:用专业视角发掘新闻,城市观点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