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群狼在1米多深积雪中刨“隧道”,队列整齐,头狼负责开路

老牛讲 2024-02-21 13:36:48

它耐心超常,拥有惊人的智慧,喜群居,它所在的群体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它就是犬科中大哥——狼。狼所组成的团队合作捕猎时,组织严密,各有分工,配合默契:有负责追击的,有负责拦截的,还有诱敌上钩以及分片包围的。因此,狼还被称为动物界的“军事家”。

新疆狼群在一米多深积雪下开辟“隧道”,分工明确,队列整齐

2月14日,在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景区禾木村,一牧民用无人机拍摄到狼群在一米多深积雪中刨“隧道”前行的画面。

据悉牧民介绍,当天听到狼嚎后不敢轻举妄动,便用无人机查探情况,然后就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前面几只身体强壮的狼负责开路,中间部分是体型小的幼狼,最后面是经验丰富的老狼。头狼负责在一米多厚的深雪中打洞供后面的狼成员前行,每隔几米还会探出头来观察判断方向。

狼是非常聪明的动物,知道阳坡上多发雪崩,它们成群结队,向另一处林地迁移。

真的应了那句:雪中本无道,走的狼多了便有了道;或者耳边不由地响起:在这么深的雪里咔咔一顿挖,开这么大的“隧道”,走这么帅的狼。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在狼群身上得到很好的证明。

身体结构特殊,能在雪地里游刃有余

雪地有时可以给狼提供一种便利,它们向外张开的爪子就像雪地的专用鞋,使它们能够从表面冻实的雪坑上走过,而别的动物却很可能跌到坑里去。

狼的脚趾之间有一层厚厚的膜,足以支撑身体的重量,这也使得狼在雪地里的行动比猎物快得多,脚趾特殊的血管还能防止爪子被冻伤。

狼在冬天相当自信,因为它们潜在的猎物有蹄类动物在厚厚的积雪中难以快速移动,狼的爪子很特殊,保证狼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狩猎,包括在厚厚的积雪中。

家庭群居多,也有不排外的大团体存在

狼群通常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事实上与人类的家庭很像,两只独生狼相交配,占领一片领地,然后组建一个家庭。

通常两只元老级的狼为狼王、王后,是群体的核心成员,它们决定狼群的日常安排,例如在哪里生活和由谁去狩猎。狼群的其他成员都会不折不扣地服从。随着团队的不断壮大,狼群所有成员并一定都是亲属,某些情况还会接受有一定劳动力的外来独狼。

当然,狼群中也会出现亲属狼离开的情况,狼崽子大了,想法多了,不服从父辈管教时会被驱逐出群或是主动离开。离开的狼若是能力强,会通过各种方法组建自己的团队,而后不断壮大;若是没有什么能耐的狼,大概率是孤独终老,一辈子独自流浪在边缘地带。

等级制度森严,任何事都需遵守纪律

狼群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是每一个族群成员,从小就养成的明确意识,所有成员都学习同一套规则,并通过统一的方式来传达信息,这些方式包括姿势、叫声,游戏以及惩罚等等。地位高的狼靠近时,地位低的狼必须表示出服从,这样可以保持狼群的稳定和安宁。

在狼的家族里,凡事都要严格遵守纪律。比如就餐这件事,狼群中的等级制度,会让每位成员都能得到自己的那份食物,家族首领首先开始进食,其他成员都焦急地等待着,希望能尽快轮到自己。

生育是狼王夫妇才能够享有的特权,群里其他的狼必须保持单身,当然它们离开团队独自生活就另谈别论。

嚎叫的音调不同,功能和意义则不同

夜幕降临时,狼的嚎叫声一浪接着一浪,此起彼伏,这是它们在进行重要的语言交流。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音调,有时是为了震慑竞争对手,让入侵者止步,让外族明白,这块地盘已被占领。

狼的嚎叫可以凝聚狼群,每个家族嚎叫的声音都不同,而在狼嚎叫的时候,狼群中所有的狼都会加入这样的大合唱,这是属于狼的时刻,这是狼群的召唤。头狼召唤自己的部下,这些部下可能散布在很远的地方。头狼召集了自己的狼群,狼群都听令于他,它是狼群中其他成员的父亲或是兄长。

形单影只的独狼也会嚎叫,它的音调悲凉而孤独,像是对独行的异性发出的信号。通常而言,独狼是在寻找伴侣,以便组成家庭共同狩猎并抚养幼崽。

超凡的毅力,捕猎采用“伏击+追击”组合战

几千年以前,狼就放弃了直接进攻捕猎,取而代之采用伏击的办法捕猎,它们观察猎物,寻找最细微的弱点。合作捕猎,这是狼群进化中最成功的一点,这也是它们复杂的交流系统的功劳。

狼驱赶猎物,让猎物朝自己预定的方向逃跑,这是一场持久战,狼保持一定的奔跑速度,成员轮流上阵纠缠,尽可能减少每只狼的能量消耗,它们有惊人的耐力,追上几个小时都不成问题,而猎物则会因体力不支不断出现破绽,狼群便会趁机攻下。

狼有42颗牙齿,上下各有两颗比较发达的獠牙,再加上坚硬的下颚,构成了一副锋利的武器。一只狼一次就能吃掉 2- 6 千克左右的肉,饥饿的狼食量会翻倍,有时能吃掉大概10千克的食物。

总之

狼群拥有较强团队协作的精神,有一套属于它们自己的运作机制,它们能够击败比成员自身更大,更强壮的动物,狼群的成功是个体优势与团队合作相统一的典范。

3 阅读:2842

老牛讲

简介:分享你们感兴趣动物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