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再挥“关税大棒”,耶伦担心中国报复,特朗普看热闹不嫌事大

吕璐观世界 2024-05-16 10:43:25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来“凑热闹”了。他在法庭外放话说,“拜登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还不够”。随后,他还不忘“踩”拜登政府一脚,说“他早就建议美政府多收关税了,拜登政府现在做也是晚了”。

特朗普说这些话的当天,拜登政府决定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这些产品包括锂电池、光伏电池、半导体、电动汽车等,这些都是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战略产品。简单来说,拜登政府就是在原本“301关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码。

具体到数字,原本只收7.5%关税的钢铝产品,以及锂电池相关产品,现在要涨到25%。而电动汽车的关税更是翻了一番,从25%直接跳到了100%。其它像是光伏电池和半导体的关税,也从25%提高到了50%。

对于拜登政府大挥“关税大棒”的做法,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还进行了一通狡辩,说“拜登政府这么做,是出于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的针对性行动”,还说中国会对此有“重大反应”。但美方这一说法,完全是在打自己的脸,美国给本国产业提供补贴时,美其名曰“对重要产业的投资”,而当其他国家做同样的事情时,美国就开始说,这是在“不公平竞争”,美方此举完美演绎了“双标”二字。

既然拜登政府不顾同中国关系恶化的风险,大挥“关税大棒”,又是为了什么呢?初步来看,拜登还是想在总统大选中,博得更多的选票。拜登这么做,明显是为了赢得那些在经济问题上,举棋不定的摇摆州选民的青睐,尤其是那些传统汽车制造业的从业者们。

拜登的这种政治操作,实际上是向美国的老牌汽车巨头们示好,试图拉拢他们的支持,同时也是在向美国民众展示,他要确保美国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的“领头羊”地位。

除了出于国内政治利益考虑外,拜登政府这么做,也是为了向以欧盟为首的盟友施压,希望他们向美国看齐,并紧随美国的脚步。目前,欧盟对中国电动车进行的反补贴调查还没结束,而拜登政府的这一系列动作,无疑会给那些主张加征关税的欧洲官员增加信心。

但问题是,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产品等关键领域,欧洲内部对待中国的态度并不统一,也不像美国想的那么容易。瑞典首相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就都公开表示了反对,朔尔茨强调,“许多在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其实是西方公司的产品,加税实际上是自损八百的做法。此外,欧美汽车企业,确实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瑞典首相更是直言,“对中国产品加收关税的做法,完全是个坏主意”。

拜登政府的“如意算盘”,实际上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知道,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和地位,美国如果排斥中国的电动汽车,对自家汽车产业的现代化和发展也是个不小的打击。拜登政府被短期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蒙蔽了双眼,忽视了长期的国家利益,是极不负责任的政策选择。

如果欧盟也紧跟拜登的脚步,对中国采取包括“双反”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结果只能是“双输”。欧盟如果没有了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几乎无法实现自己提出的“新能源发展目标”。而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破坏中欧之间的合作进程,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最终也会拖延全球经济的复苏。

1 阅读:40

吕璐观世界

简介:【唯有观世界 才有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