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功勋民族忠魂|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

兰台知音 2024-04-25 17:38:22

赤子功勋 民族忠魂|抗战时期华侨机工支援抗战运输档案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相继占领中国沿海港口,西北公路和滇越铁路也先后断绝。

1938年8月,一条全长1100多公里,连接中国云南昆明和缅甸重镇腊戍的公路,在云南近20万民众的艰苦努力下,仅用8个月时间就顺利通车,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滇缅公路”。这条穿越崇山峻岭、横跨中国澜沧江、怒江的公路,是当时中国和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不仅要抢运军需物资,还要运输工业生产原料和大后方人民的生活物品。

 

滇缅公路修通后,熟练的司机和技工十分紧缺。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得知于1939年2月7日发出公告,号召南洋华侨中“熟悉驾驶技术,有当地政府准证,识文字,体魄健全,无不良嗜好(尤其不嗜酒者),年龄在四十以下二十以上”的司机和修理工“志愿回国以尽其国民天职”,“国内服务之地,均在云南昆明或广西龙州等处,概由安南入口,旅费则由各地筹赈会发给”,最后强调“事关复兴大业……注意办理是要”。一批批优秀的南洋华侨青年踊跃应召,并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于1939年分9批回到祖国参加抗日,在滇缅公路投入抗战运输工作。

 

南侨机工积极抢运军需物资及兵员,组装维修车辆,确保了这条“生命线”的畅通,极大地支援了祖国的抗战事业。同时,他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1000余名机工牺牲在滇缅公路上。1941年1月27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滇缅公路上的华侨司机群》的文章:“几乎每一个人回国来参加抗日的经过,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史实……当此通车之始,华侨司机做了开路的先锋。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2年间,滇缅公路共抢运约50万吨军需物资,15000多辆汽车及其它无法统计的各类物资。很大部分是由南侨机工运送的,他们为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云南省政府为南侨机工修建了一座“南侨机工抗日纪念碑”,碑文上这样写道:“当年回国服务的南侨机工共有三千多人。有一千多人因战火、车祸和疾病为国捐躯,另有一千多人在战后回到居住国,而剩下来的一千多人则一直留了下来……”

 

《南侨机工档案汇编》收录了1938年至1948年形成的有关南侨机工档案300件。该书分为:南侨机工的招募、南侨机工的归国、南侨机工的培训、南侨机工的贡献、南侨机工的管理、南侨机工的复员,6个部分。档案内容有:西南运输处与南侨总会关于招募人员的往来电文公函和招募人员原始登记表;西南运输处对机工进行训练管理的指令训词;抢运物资记录和滇缅公路路况报告;有关机工牺牲抚恤训令、电报和改善机工生活待遇的电文公函;有关南侨慰问团视察滇缅公路的电函和组建南侨机工互助社的训令章程;有关南侨机工复员的指令、登记表和南侨机工请假、求学的申请;补助发放的呈文等。

现藏于云南省档案馆的“南侨机工档案”反映了华侨机工参与滇缅公路运输,用生命打通“抗战输血线”的英勇事迹。这批档案于200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8年5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