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死走狗烹,功高震主的韩信为何不造反?只因刘邦麾下有一个人

文诩历史 2024-03-29 10:38:26

公元前202年,起于微末的刘邦在击败项羽后,在定陶称帝,建立大汉王朝。曾经帮助刘邦打天下的人自然就成为开国功臣,得到丰厚的赏赐。而在其中,韩信作为开国的最大功臣,自然而然就被刘邦封王。

然而,虽然刘邦是皇帝,但是对于韩信,他一直都存在着忌惮之心,因为他的用兵之能以及建立的功勋,已经隐隐有盖过自己的趋势。因此,在之后,刘邦多次找借口,将韩信一贬再贬,最后更是授意吕后将韩信除掉。

按照常理来说,韩信虽然政治敏感度不高,但是在第一次从楚王被贬

为淮阴侯后,就应该明白刘邦对自己的忌惮之心,更是有着兔死狗烹的例子。那么明知道自己境地的韩信不造反去博得一场生机呢?主要是在刘邦麾下有一人,让韩信不敢这样做。

韩信是秦末最为璀璨的一颗将星,出身贫寒的他最初并没有得到项羽的认可,因此投身于刘邦麾下。在这里,他遇到影响他一生的人,这个人就是萧何。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因为萧何,韩信得以被刘邦重用,让其在楚汉争霸中,尽情展现自己的锋芒。

这几年间,韩信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消灭了项羽当初分封的各个诸侯国。然而也正是如此,韩信也引得刘邦忌惮,更是因为灭齐后向刘邦讨要封王一事,让刘邦不喜。最终刘邦碍于当时的局势将韩信封为齐王。

在当时,项羽曾派人前去游说韩信,称韩信已经功高震主,未来恐有性命之危。虽然韩信有点略微被说动,但是想到自己兵权在手,再加上他也相信刘邦不会这样做,因此还是决定效忠刘邦。

在消灭项羽后,刘邦为了稳定韩信,亲自来到其军中,巧妙地将韩信兵权收回,并将其封为楚王,彻底断了韩信在齐国的根基。但是韩信还是认为刘邦并不会卸磨杀驴。

公元前201年,刘邦担心韩信造反,于是采用陈平的计谋,说天子要出外巡视会见诸侯,通知诸侯到陈地相会。当时的韩信不明白刘邦的意思,但是又觉得自己并没有被抓住把柄,可是去的话又担心失去自由。最终想了又想,还是选择相信刘邦,前去拜见。

可是这一次刘邦是有备而来,于是将韩信抓获。韩信这时候感慨: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因为韩信并没有造反的直接证据,最终被释放,不过也因此被降为淮阴侯。

此时的韩信已经不复往日荣光,因此不愿出门,但是对于刘邦也是多有怨恨。不过在萧何的劝说下,他也沉下心来,因为他相信萧何。不过,不甘平凡的韩信还是有着不一样的打算。

公元前197年,陈豨造反,刘邦亲自前去平叛,当时的韩信打算暗中帮助陈豨。然而,刘邦在离开前就嘱咐过吕后,如果韩信有异心,就将其铲除。

吕后知道韩信的能力,因此她与萧何合谋,将韩信诱骗进宫。韩信因为相信萧何不会害自己,于是进入长乐宫,最终被杀。

韩信其实是有过几次造反的念头,但是最终没有行动,一方面是在这件事上,他过于优柔寡断,顾念与刘邦和萧何的情谊;另一方面,他对自己过于自负,不相信自己真的会轻易的被杀。因此,在最初兵权在手的时候没有造反,而到后来就没有力量造反了,再到最后仅仅是想要配合造反,就被轻易诛杀。

说到底,韩信终究只能为将帅,做不了君王。想做君王,必须是心狠手黑,哪里会顾及各种,只要机会来到,就一定会抓住。这也正是韩信不足之处。

0 阅读:19

文诩历史

简介:爱好历史,关注历史,尤其喜好三国时期与唐朝时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