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脱京都》:深度剖析京都人优越感的成因

李淑媛 2023-10-24 18:18:40

《挣脱京都》是由日本文俗史学家井上章一撰写的,一本以一座千年古都为起点,从日本地理、历史、政治等多个角度,采用幽默、自嘲式的文风,深度剖析了日本京都人那稍显傲慢的优越感形成原因的文化类图书。

【日本】井上章一 著《挣脱京都》

《挣脱京都》的作者井上章一是日本著名建筑史家,文俗史学家,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教授。他曾撰写过一本《讨厌京都》的书并获奖,而这本《挣脱京都》则是继那本书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在本书中,井上以京都洛中人瞧不起的洛外人自居,但略显讽刺的是在本书的《后记》中,他提到自己偶然调取出生证明时才发现,他的出生地竟然写的是洛中。

井上甚至还为出生地问题,特意向自己的老母亲求证。原来他是出生在一家位于洛中的医院,也不知道究竟如何办理的出生手续,反正最后他的出生地就写的是中京区。不过,他始终认为,他出生时住的家虽然离中京区只有五百米,但他还是在洛外长大的,他依旧是洛外人。

日本文俗史学家井上章一

在《挣脱京都》一书中,有三个地方令我印象深刻。首先是开篇关于文化厅要迁至京都一事。针对此事,京都方面拒绝用“地方创生”这样的词汇,只能接受“地域创生”的说法。尽管全世界如今都把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京都人自己却始终不愿面对这个事实。虽然嘴上不愿承认自己已经是在地方,但在享受一些地方优惠政策时,京都人却又不排斥被当作“地方”了。

另外,井上把京都一心想将文化厅招致麾下,而文化厅却对东京恋恋不舍比作“三角关系”,显得既贴切又有趣。但正如他在《菅原道真与“受验”》一章中指出的,对于在文化厅工作的人来说,这样的搬迁会带来很多困扰。文化厅的员工普遍未必会愿意,让还在上学的子女从东京转学到京都。如果孩子不转学,就有可能需要夫妻两地分居。而这样的决定就很容易令那些被迫迁至京都的人心生怨念,难免心中更怀念东京。

第二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国之真身》一章中提到的,在日本有一个叫“中国”的地方。其实如果是看过很多日本文学和影视作品的人,对于日本这个叫“中国”的地方应该多少会听说过。而在《挣脱京都》一书中,井上做了详细地讲解。原来律令政府把日本划分为四个区域,是根据距离都城或者畿内的远近距离来做的划分。较远的地方被称作“远国”,较近的地方被命名为“近国”,而位于此两者之间,距离不远不近的地方就被叫作“中国”。

《挣脱京都》中关于“中国”的附图

《挣脱京都》一书中第三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京都人对于继承家业一事的传统思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普通人家都会反对子女追求文化艺术类的梦想,而京都人却会放任孩子去追梦。因为在京都人的心中想的是,等孩子在追梦的道路上碰了一鼻子灰后,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回家继承家业。不过,井上在《传统的沉淀》一章中也提到了,要警惕那些能干的孩子由于学习好,可能会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比如说与家业无关,去做医生,或者做律师。如果是那样的孩子,就别想再指望他们继承家业了。

其实,在看到《挣脱京都》一书中京都人的优越感时,我联想到了上海人也有类似的傲慢。有些上海人说,中国只有两种人,上海人和乡下人。作为出生并成长于首都北京的我来说,当然不能接受被上海人视为乡下人。但与京都人的优越感源自历史文化不同,上海人的自信则是因为上海临海,较完全处于内陆的北京,在经济贸易方面占据地理优势。不知道有没有研究上海文化的人写过类似《挣脱京都》这样的书。

总之,在我看来,井上的《挣脱京都》一书浅显易懂,却又深入浅出地解释着京都文化的演进过程,对于其中涉及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内容的出处又都十分讲究。这本书很适合那些对日本尤其是京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作为深入了解京都人的重要参考。(作者:李淑媛)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