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志愿军顺利打过三八线,因何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追击?

红色风云录 2024-02-01 17:07:26

“我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有害怕过,可是当志愿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三七线’后,我环顾左右,确实非常害怕……”

1952年,彭德怀受命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在一次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回忆起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时,仍心有余悸。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结束后,遭到沉重打击的“联合国军”全线崩溃。尽管如此,以彭德怀为首的志愿军领导,仍在紧锣密鼓地研究第三次战役的问题,以全歼美国和南朝鲜军主力。

在运输线每天遭受轰炸,部队急需休整、补充的严峻形势下,彭德怀提出将部队停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的地方,让敌人先占着“三八线”,等我军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明年春天一举将敌人主力歼灭。

同时,彭德怀对前两次战役产生的轻敌、速胜思想,指示要将其扼杀下去。按照过去十多年的战争经验,往往两次胜仗之后,就要打一次败仗,问题就出在了轻敌上。

会议结束后,彭德怀立刻将对形势的估计,以及我军下一步行动的意见,电告毛主席。五天之后,彭德怀收到了毛主席的回电,表明不同意志司的计划,要求志愿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否则将在政治上带来很大的不利。

原来,就在彭德怀发出电报的前一天,印度驻华大使提出,如果中国不越过“三八线”,将得到印度等13个国家的欢迎和支持。而周总理则当场指出,既然美军可以越过“三八线”,为什么志愿军不能?越不越,何时越,那是志愿军的自由。

政治和军事发生了冲突,毛主席在收到彭德怀的电报后,谨慎思考多日,决定还是让军事服从政治。彭德怀也没想到毛主席不同意他的意见,立即召开党委成员讨论,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进行了比对分析。

这是入朝以来,彭德怀第一次遇到政治和军事对立的情况。在与洪学智、韩先楚等人反复研究之后,决定放弃原本的计划,各部队克服困难,发动第三次战役,打过三八线。

志司向各部队下达了命令之后,志愿军急需向三八线以南挺进。为了慎重起见,彭德怀提出坚决突破三八线,但不要打得太远、太深,否则将对我军不利。随后彭德怀致电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很快毛主席复电,同意彭德怀的作战方针。

至此,政治和军事再一次达成了共识。

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的支持,彭德怀立即同洪学智等人研究起第三次战役的作战部署,确定了作战时间和作战计划后,彭德怀再一次为部队中的轻敌、速胜思想感到焦虑。

为了以防不测,彭德怀命令韩先楚还是到前线指导,解方催促19兵团赶快入朝,避免出现后方空虚的情况,而洪学智则马上落实兵员和后勤保障问题,必须在战役发起之前,恢复部队的战斗力。

战斗打响之后,三个主力军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徒步渡过了临津江和汉滩川,只用了三个小时就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向敌人防御纵深迅速推进。遗憾的是,有的部队堵截不严,造成了缺口,导致敌人大部逃脱。

尽管如此,志愿军还是圆满完成了战斗任务,彭总和洪学智、解方都十分满意。

李奇微看到士兵大规模溃逃,担心志愿军实施深远包围,便下令从汉城撤退,还亲自站到汉江大桥桥头指挥。彭德怀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下令向汉城发起进攻。

就这样, 志愿军和朝鲜军很快占领汉城,控制了汉江大桥,继续向敌人纵深推进,大有摧枯拉朽之意。

“怎么样?”彭德怀站在地图前,久久盯着各部队的进展情况。洪学智和解方表示不浅了,不能再继续深入下去。彭德怀“嗯”了一声,下达了部队停止追击的命令。

就在彭德怀下达命令,几十万大军在三七线停止前进的时候,苏联驻朝大使开始向彭德怀兴师问罪,质问他为什么要下令停止追击,结束第三次战役,如今美军望风而逃,汉城也收复了,应该一鼓作气将美军赶出朝鲜半岛。

彭德怀面对驻朝大使的质问,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志愿军在苏联不出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将敌人打到了三七线,赢得了如今的态势,他有什么资格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于是,彭德怀坚定地回敬道: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错了,我彭德怀承担责任,用不着你们过多干涉,难道你们还想重蹈‘九一五’仁川登陆的覆辙吗?”

彭德怀的一番话,让苏联大使彻底无言以对。回去之后,苏联大使立即状告到斯大林那里。作为一名伟大的军事家,斯大林同样密切关注着朝鲜半岛的局势,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斯大林也赞同彭德怀及时停止追击的想法。

于是,斯大林严厉批评了他的大使,不允许对朝鲜作战指挥指手画脚。同时他还给毛主席回电,对彭德怀大加称赞。不久,苏联大使就被斯大林召回了国内。

其实不光是苏联大使,就连国内的报纸以及志愿军内部,也开始滋生出轻敌速胜的思想,认为彭德怀叫停追击是错误的,甚至有的干部干脆连胡子都不刮了,就等朝鲜战争胜利之后再刮。

为了统一思想,准备春季攻势,彭德怀决定召开一次军级干部会议。金日成得知此事后,要求自己和朝鲜党政军主要领导都来参加,庆祝中朝军队联合作战取得的伟大胜利。

彭德怀欣然同意,两军共同总结作战情况,统一思想,是个好方法。

会议开始后,彭德怀首先发现,对三次战役作了总结,重点向中朝高级将领解释了为什么没有追击敌军,强调第三次战役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绝不能实施过远追击,否则要上大当吃大亏,有弊而无益。

彭德怀的讲话,让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实证明,彭德怀的判断完全正确。在我军追击至三七线的时候,敌人已经从日本和国内抽调了4个师的兵力,又从欧洲抽调老兵补充部队,集结在预备防线上。敌人的战术就是要诱我军继续南进,不断攻坚,消耗我军实力,然后再从正面发起反击,从侧翼切断我军的退路。

而那时我军的减员已经接近部队的半数,而且没有空军掩护,几天几夜的战斗让指战员们十分疲惫,急需休整和补充。

就在彭德怀下令追击后,韩先楚给志司发来电报,说三八线以南的群众早已经跑光,敌人将房屋烧毁,粮食抢光,部队吃饭休息都很困难,再加上后勤供应跟不上,再发动大的攻势,显然是不可行的。

就在敌人诱中朝联军南下未成之后,随即开始试探性反攻,而当时中朝联军已经休整了17天,立即投入第四次战役,打退了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歼敌近8万人。

如果当初一味向南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

1 阅读:104

红色风云录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红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