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年博士成特聘研究员,她做了什么医学研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4-05-16 19:45:13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一名95后姑娘,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享受教授级别待遇。1995年出生的倪楚君以年轻的姿态“冲”进医学界,登上热搜,也走进了大众眼中。

这条路并非一路坦途,倪楚君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她也曾迷茫过,但对于材料研究的热爱,带领她走入了医学之门。

倪楚君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医院供图

2014年,倪楚君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并在一次暑期科研项目中接触到了一种“液态金属”的材料,这让她对材料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光、电的刺激下,一个薄薄的塑料片能够按照她的想法转换运动模式。在倪楚君眼中,这件事“很酷”。

硕博阶段,她选择跟随浙江大学化工系聚合与聚合物工程研究所谢涛教授,从事智能变形高分子的设计与开发。她的努力,尽数集中在发表于顶刊《自然》的一篇论文中。这篇论文研究聚焦于一种新型水凝胶,在自然环境温度下,它能够进行形状转变,且有着“记忆”功能。

“我们给水凝胶装了一个‘定时闹钟’,它不仅能够‘记得’原来的形状,还能够定时‘变形’。”倪楚君解释,这种材料,能够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深空深海探测等领域。

一篇文章,凝聚了一年半时间的努力,历经三次返稿,倪楚君作为第一作者的这篇论文终于发表,而研究的过程,也让她与医学研究更近一步。基于水凝胶的广泛应用,在研究时,倪楚君就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建立起合作,针对干眼症,设计了相应的定时变形器件。

目前,泪道栓塞是治疗干眼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即通过封闭部分泪道,增加眼球表面的自然泪液。传统变形栓塞植入泪道后,容易因受热变形,不仅无法完全填堵泪道,长期使用还容易脱落。利用这种新材料定时、变形的特性,就能够实现全泪道定时栓塞。

这篇论文,也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院长姚克对她寄予厚望。作为医学领域的创新高地,眼科的发展和探索,需要对生物医用材料进行临床转化,在这个行业,对于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人才渴求不言而喻。

2023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人才引进了倪楚君,从事工学与眼科学交叉的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这个从浙江大学汲取科研养分的杭州姑娘,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

2024年春节后,倪楚君作为研究员,踏入了眼科中心的实验室。伴随着她熟悉的试管、天平,开拓科研方向、寻求跨界合作、转化科研成果……在这方有限的天地中,她希望自己找到无限的可能。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