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后的格格,溥仪亲妹妹,2004年离世前说了溥仪从不敢说的话

猫咪铲史官 2024-03-15 17:38:20

爱新觉罗·韫欢,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格格,与溥仪共享着一样的皇室血脉,更是他的亲妹妹。她的一生,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低调而内敛,从未张扬过自己的身份与荣耀。相反,她将全部的热情与精力,都倾注在了教育这片沃土之上,默默耕耘,不求回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04年,这位83岁的老人因病离世,她的生命在癌症的侵蚀下渐渐凋零。然而,就在她弥留之际,却道出了一句让溥仪这辈子都未曾敢言的话语。

旧制度下的新生命

1912年,年仅六岁的溥仪,在隆裕皇太后的旨意下,懵懂中结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宣布退位。他曾在不经意间肩负起了祖宗的庞大基业,然而不到两年,又被迫放下了这份沉重的担子。幸运的是,民国与大清达成了《清室优待条件》,允许溥仪继续在紫禁城内维持其“皇帝”的身份,其他皇室成员也得以保留各自的地位。然而,明眼人都清楚,清朝此时已不过是名存实亡的空壳。

虽然手中已无实权,但清室皇族的生活仍旧奢华。直到1921年初,醇亲王府中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了宁静的夜色,摄政王载沣喜得千金。这个新生的小生命虽然外表娇弱,但哭声却异常嘹亮。载沣激动地抱着自己的小女儿,眼中泛起泪光,心中却满是无奈,他叹息道:“若娇儿不是生在这个时代,必然会一生幸福安康吧!”然而,小格格似乎并不懂得父亲的忧虑,她停止了哭泣,对着载沣露出了甜甜的笑容,为这曾经死气沉沉的王府带来了新生的喜悦。

载沣给这个女儿取名为“韫欢”,寓意着他不求女儿有何大作为,只愿她在这乱世之中,能够幸福、欢愉地度过一生。与其他仍怀揣着“光复清室”梦想的皇族不同,载沣早已看清了现实的残酷,他知道大清的气数已尽。因此,自溥仪之后,他坚决不让任何子女涉足国事,自己也选择了退居幕后,过上了读书养花、陪伴家人的平凡生活。

尽管载沣不愿孩子们接触国务,但他却非常重视教育。他从小便为孩子们聘请私人教师,教授他们读书识字。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载沣还为他们请来了外语老师,让他们接受西式教育。韫欢也不例外,她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便一边跟着老师咿咿呀呀地背诵古诗,一边接受着西方新思想的熏陶。在父亲的爱和文化的滋养下,韫欢渐渐长大,成为了一个既有传统底蕴又具备现代视野的优雅女子。

皇室的消失

尽管载沣渴望偏安一隅,可是这个动荡的时代,却让他不可能拥有这样的机会。

1924年,随着冯玉祥的部队进入皇宫。整个北平都蒙上了一层乌云,每个人心中都惶惶不可终日。冯玉祥冷笑着把当初对皇室优待的条件内容,在溥仪面前全部撕碎。虽然溥仪愤怒,但是也只能无奈的和众多皇室的成员一起搬离皇宫。

不管溥仪如何的愤怒,对于现在的处境来说,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得不带着亲族回到父亲的亲王府居住。虽然已经不在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他还是保持着那一份皇帝的派头和威严。亲王府众人见他到来,仍在载沣的带领下,恭敬地行了大礼。一直跟着他的国民部队长官,看到此景不禁笑出了声,随后在溥仪愤怒的注视下离开。

韫欢虽然是溥仪的亲妹妹,但由于她出生时溥仪已经登基为帝,所以两人一直未曾相见。这次重逢,竟是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她被大姐韫媖带着一起磕头行礼,期间偷偷抬头看了一眼身穿明黄龙袍的哥哥,心中难免有些惊惧。

溥仪感觉到了韫欢的眼神,不过对她的态度极其的冷淡,并没有说什么就离开了。不过,站在溥仪身后的女子,却是对着还年幼的韫欢温柔的一笑,这让她心里顿时暖洋洋的。大姐告诉她,这个女子就是自己哥哥溥仪的妃子,名叫文绣。

此时的王公贵族,还是有些家底的。可是已经到了只出不入的阶段,这些常年没有生存技能,养尊处优的人,没有任何增加收入的能力,家里的家财只能一点一点的消耗完。生活条件与以前相比,自然是有所下降。

然而,载沣虽然削减了一些开支,却从未减少对教育的投入。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虽然现在家族的没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让家里的孩子们,还是去接受了当下最好的教育。

格格长大了

1925年,韫欢最为亲近的大姐韫媖,突然遭受急性肠胃炎的侵袭。在当时,如果她能接受西医的手术,这场病痛或许并不会成为致命的威胁。然而,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和“人死也要保持完整”等传统思想束缚的她,坚决拒绝手术摘除阑尾。就这样,年仅17岁的韫媖格格,在无尽的痛苦中离世。

韫欢紧握着大姐赠予的手帕,泪水汹涌而出,无法自抑。全家上下忙于料理丧事,无人留意到她的悲痛。唯有文绣,像大姐生前一样,将她拥入怀中,轻声安抚,为她带来一丝温暖。

那一刻,这位懵懂的少女,首次深刻体会到封建残余思想对人们的残酷伤害。

时光荏苒,到了1931年,韫欢已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尽管载沣竭尽所能保护她,但生活的变迁早已让她不再是那个天真无邪的大清格格。她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离开人世,更是亲身经历了大清的灭亡,还目睹自己的哥哥从一个所有人敬畏的皇帝,变成了一个被人耻笑的普通人。

经过长久西式新教育的韫欢,已经对现在还觉得自己了不得的哥哥,还在做着皇帝梦的他极其的反感。当知道他开始与日本人经常的交流之后,她心中的厌恶更是达到了顶点,认为这个哥哥已经无药可救。

这一年八月,当她从报纸上读到《文绣皇妃与溥仪离婚》的新闻时,忍不住拍手笑出声。载沣见状,赶紧咳嗽一声,提醒女儿不要过于张扬。

然而,生活的波折并未就此停止。1932年3月,在日本人的蛊惑之下,溥仪不再留在天津,前往了东北,去开始他伪满洲国皇帝的美梦。他还认为自己又重新成为皇帝了,于是就给父亲载沣等人写信,让他带领皇族等人都过来。韫欢在父亲身后看到这些信,冷哼一声,年仅11岁的她已明白,所谓的“复国”不过是日本人给溥仪编织的一场虚梦。

载沣看着信,又看看女儿,心中五味杂陈,既忧虑又欣慰。忧虑的是他无法劝动溥仪,欣慰的是他还有像韫欢这样头脑清醒的孩子。出于父爱,他还是提笔给溥仪回信,希望他能醒悟,不再做那虚无缥缈的皇帝梦。

可惜,此时的溥仪在看到这封信后,却认为是亲人也背叛了他,于是就在没有和这些亲人联系过。这之后,不出所料的,溥仪确实成为了一个傀儡。

涅槃重生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与不安。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华夏大地,掠夺资源,残害我国同胞,生灵涂炭。尽管有醇亲王府的雄厚背景作为支撑,韫欢那些年仍过得颠沛流离,生活远非一帆风顺。

四处流亡的日子里,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那时的韫欢,尚是一位青涩的少女,但她的心中却已经深深地埋下了对日本人的痛恨与憎恶。

终于,在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全国上下欢呼雀跃,一片欢腾。就连一向沉稳内敛的载沣,也激动得热泪盈眶。韫欢更是兴奋地欢呼雀跃,奔跑在街头巷尾。这次,载沣没有像往常一样提醒她注意形象,而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女儿那满脸幸福的模样。

战后,韫欢一家重返北京。她的四哥溥任在王府创办了一所小学,名为“竞业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韫欢自幼聪慧好学,还曾有过留学经历,因此她主动请缨担任学校的老师,希望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中国的孩子们。

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韫欢摒弃了族姓“爱新觉罗”,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金志坚。从此,爱新觉罗·韫欢这个名字彻底成为了历史,而世界上则多了一位名叫金志坚的老师。

金志坚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爱与激情。虽然这是她第一次踏入职场,但她却表现得无比认真与敬业。她呕心沥血地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将自己的新思想、新知识传授给那些懵懂的孩童们。

然而,金志坚很快发现,当时的中国社会依然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人仍秉持着“女子不可读书”的陈旧思想。像她这样从小就有书念的女孩子,在当时的社会中依然是凤毛麟角。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金志坚在1948年告别了父兄,与朋友一起创办了一所名为“坚志女子职业学校”的学校。这是一所专门为女子设立的学校,她希望中国的每一个女孩都能像她一样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白头偕老成奢望

岁月流转,金志坚以其聪慧与美貌赢得了无数人的倾慕,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然而,深受新思想熏陶的她,对爱情有着自己的憧憬和坚持。她并不急于将自己匆匆嫁出,深知婚姻乃人生大事,必须慎之又慎。若遇不到真正的良人,她宁愿选择陪伴家人,共度余生。

载沣深知女儿的心意,从未强迫她走入婚姻的殿堂。直至1949年,已经28岁的金志坚在一次学术交流会上,偶然邂逅了乔弘志。初见时,乔弘志并未知晓金志坚的身份,只觉她气质非凡,一眼便为之倾倒。

乔弘志同样是一位教师,二人教育理念颇为契合。初次交谈,便如故人重逢,话题不断,相谈甚欢。兴之所至,二人竟不自觉地放声大笑,仿佛多年的压抑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然而,笑声过后,他们又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红着脸止住笑意,继而深情对视。

世间情动,莫过于此。很快,金志坚与乔弘志便坠入了爱河,并结为夫妻。乔弘志虽知金志坚的身份,却从未以有色眼镜看待她。他既不将她当作贵族公主般捧在手心,也不因她是落魄皇族而轻视她。他只是一心一意地爱着她,像对待一个普通妻子一样。

金志坚从未做过家务,乔弘志便主动承担起这些琐事;每当她批改作业至深夜,乔弘志都会陪伴在她身边,直到二人一同休息。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但金志坚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此时,金志坚的姐姐们都已嫁为人妇,她们大多嫁给了当时的新贵们。而金志坚却是唯一一个选择嫁给平民的格格。有人因此背地里嘲笑她,但她却从不在意。因为在她心中,乔弘志就是那个最好的男人。

多年的婚姻生活中,金志坚与乔弘志一直相敬如宾,从未红过脸。她本以为自己可以永远和乔弘志幸福地生活下去。然而,命运却似乎总喜欢跟她开玩笑。1960年,乔弘志突然染上重病,最终在医院离世。

面对丈夫的离世,金志坚表现得异常冷静。她默默地替丈夫料理了后事,没有在人前掉一滴眼泪。她向学校请了假,整整一个月都闭门不出,不见任何人。然而,在午夜的黑暗中,孩子们却听到了母亲房中传来的压抑而克制的哭声……那是她心中无法言说的悲痛。

整理好心情后,金志坚重新回到了学校。虽然有人想给她介绍新的伴侣,但她都婉言谢绝了。从此,她再也没有嫁过人。她一边抚育着孩子们成长,一边继续着她的教书生涯。

溥仪不敢说的,她来讲

自1945年起,金志坚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直至1979年,她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钟爱的讲台,正式退休。

然而,退休并未让金志坚停下脚步,她依然选择在教育这片热土上继续发光发热,以“返聘教师”的身份,继续传递着知识的火炬,照亮更多学子的前程。

时光荏苒,2004年,83岁的金志坚不幸患上癌症,在病痛的折磨下,她的生命逐渐走向尽头。在弥留之际,她似乎再次忆起了那个尘封已久的名字——爱新觉罗·韫欢。

她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悲悯,望着夕阳,缓缓说出了一句溥仪此生都不愿承认、也不敢面对的话:“我的家族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历史的罪人……而我这一生还能够有机会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大的荣幸……”

言罢,她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金志坚,亦是韫欢,她波折而又平淡、壮丽而又简单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0 阅读:42

猫咪铲史官

简介:作家、著有“《侦探世界》与近代小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