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垒”请“外援”,宁波奉化这个商会争做企业“知心人”

浙江融媒体 2024-05-10 14:50:55

(惠企政策解读会。尚田街道 供图)

“一场读书分享会,给企业带来了至少30万元的收益,合作‘伙伴’竟然还是隔壁邻居!”昨天,宁波锐之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汪盛波又接到了宁波广盛轴业有限公司的订单,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半年前奉化区尚田商会举办的那次读书分享会,一次“搭桥”,打通了两家企业的产业链。

汪盛波介绍,自己的企业专做微型轴承的热处理,如果接到大型轴承的订单,他总要先盘算。

“其实‘大型’的业务也能做,只是比较费时费力,需要重新改装、调试设备,‘大号’订单结束后,又要把设备改回‘小号’,交关麻烦。”为此,汪盛波不知推掉了多少笔订单,只能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读书分享会。)

就在去年,汪盛波受尚田商会的邀请参加了辖区青年企业家俱乐部的一场读书分享会,会上他认识了宁波广盛轴业有限公司马明亮。

聊着聊着,他们发现两家公司挨得很近,而且同样做轴承处理,由于马明亮企业偏向做大型轴承处理,如此,两家企业正好领域互补,第一时间达成了“盟友”关系。

“现在接订单我胆子大了许多,有后盾了呀!”汪盛波说,目前已合作半年,形成了一种稳定的“订单”互助模式。

(培训会。)

汪盛波口中的尚田商会成立于2004年,去年获得了浙江省“四好”商会的荣誉,20年的发展经历,让尚田商会蹚出了一条助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尚田商会不仅为企业之间打通“壁垒”,而且邀请“外援”——聘请律师为企业纾难解困。

浙江高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曾亮颇有感触,他说,企业运行过程中,肯定有那样这样的摩擦,遇到财务纠纷事件,更会焦头烂额。

“去年,我们企业向商会申请法律咨询援助,几经斡旋,商会律师帮企业挽回了近10万元的损失。”曾亮欣然地说道。

(迷你马拉松。)

“基层商会应是企业的‘智囊团’,是‘店小二’,是‘知心人’,要解决企业实实在在的问题。”尚田商会会长谢明波说,商会目前拥有103家会员企业,为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商会定期举行“阳光学堂”培训。

截至目前,“阳光学堂”共举办了17期,吸引了850名企业员工参与;邀请奉化区商务局、奉化区税务局等相关单位,走进企业举办惠企政策解读会,设立“税商共享护航驿站”,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探索“体育文化+”模式,通过各种活动联谊,促进企业之间团结互助,推动地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子琪

来源:甬派客户端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