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吃出来的?奉劝一句,这几种食物要少吃,肾会感激你!

欣迈康康 2024-04-12 21:28:42

在很多人眼中,尿毒症是个陌生又遥远的存在。人们对它的了解,可能是从一些新闻报道中。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相关新闻看多了,有的人也就形成一个印象:尿毒症就是吃出来的。

但是真相确实如此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尿毒症?

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阶段。此时肾脏功能衰竭,无法将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尿素、多余的水分等身体废弃物排出体外,要继续生存下去,就要依靠长期透析或者肾移植。

在我国,有着数量庞大的慢性肾脏病人群。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18—2019年,我国有8200万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

图片来源:JAMA Internal Medicine

如果这些患者在早期没有及时干预,就可能发展为尿毒症。

01

尿毒症,都是吃出来的?

《美国肾脏病杂志》的一篇研究提到,糖尿病是全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却占主导地位。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又与基因、免疫调节、内分泌、环境等多个因素。如果说尿毒症就是吃出来的,这样的说法自然有些偏颇。

但有些食物,长期过量摄入,确实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肾病患者的饮食管理也非常重要,有些食物普通人吃多点也可能没什么大的影响,但是肾病患者却不能多吃。

另一方面,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等也是导致慢性肾病的常见原因,这些因素也需要饮食管理进行控制。

为了你的肾脏健康,4种食物要少吃

1.高嘌呤食物

长期摄入过量的高嘌呤食物,可引起尿酸水平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除了可能会在关节沉积,诱发痛风之外;还可以在肾脏沉积,对肾脏功能造成损害。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包括:动物内脏、海鲜、浓汤等。

2.高盐食物

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饮食中盐越多,慢性肾脏病风险越高。另外,高盐饮食还会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加剧肾脏的损害。

图片来源:JAMA Network Open

3.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长期大量饮用会导致血糖升高、胰岛负担加重,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另一方面,饮料中的糖大多是果糖,果糖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堆积,最终引发高尿酸血症,对肾脏造成影响。

4.高蛋白食物

对于慢性肾脏病人群来说,高蛋白饮食可能进一步加重肾损害。《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介绍,慢性肾脏病患者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来源时,可优先选择鱼禽类,其次是大豆类,最后是蛋、奶、畜肉,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尽量少吃。

此外,还有一些水果被称为“伤肾果”,比如桔子、葡萄,属于高钾食物,摄入过多肾脏无法排出会引起高钾血症,加重病情,肾病患者要少吃;杨桃因含有神经毒素和大量草酸,肾病患者是不能食用的,健康人群也应避免大量食用。

02

尿毒症,其实不少是“拖”出来的

尿毒症,其实经常是“拖”出来的。肾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即便到了尿毒症阶段,有些患者还是不痛不痒,也因此耽误了就医。但肾脏疾病也并非无迹可寻,生活中如果遇到以下几个现象一定要注意:

1. 尿液改变

肾脏是生成尿液的重要器官,所以尿液可以算是肾脏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人一天排尿的尿量通常在1000-2000毫升左右,尿液的颜色应该呈现透明、淡黄色或黄色,气味是稍稍刺鼻的氨味。

当你出现以下情况,尿量异常、尿液颜色异常、尿液味道异常,或排尿异常比如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情况,都应该警惕。

2. 水肿

当肾脏受损,无法有效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钠盐时,就会导致体液潴留,大量的水分可能会积聚在人体组织上,发生水肿。比如,经常在早晨起床后出现眼睑和面部的水肿。

3. 全身乏力

出现全身乏力、易困倦是肾病患者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此外,肾病患者还常伴有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乏力症状的出现。

最后,每年体检时,也应该密切关注如尿蛋白、尿潜血、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等反映肾脏健康的相关指标,发现异常时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放松警惕,应积极寻找病因,进一步干预。

1 阅读:755

欣迈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