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西安神禾塬大墓:墓主人是周赧王、秦始皇奶奶还是秦二世?

炖个考古 2024-04-26 08:40:31

神禾塬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贾里村(现西安财经学院新院址内),是一座“亚”字形竖穴土坑木椁墓,墓坑长134米、宽99米、深12米,墓室面积约400平方米。2005-2007年考古发掘时发现这座规模庞大的墓葬在秦汉之际即遭盗掘,墓室被大火焚毁,木椁结构早已不存。

一、周赧王墓?

在一座编号KB的车马坑,考古人员发掘出两个“六马一车”遗迹,青铜车马器刻有“五十九年”铭文。《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公葬于毕,毕在镐东南杜中”。唐代《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周文王葬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原上”“武王墓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也”“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再结合“五十九年”铭文(周朝仅周赧王在位59年),有人推测神禾塬大墓是周天子周赧王陵墓。周赧王,周朝最后一位天子,公元前256年,联合东方诸侯伐秦,秦昭襄王大怒,立即派兵攻打西周国,西周国灭亡,不久周赧王郁愤而死。据说,周赧王被葬在了今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乡丁家溶村,其墓所在山头也被叫赧王山。因此,神禾塬大墓当不是周赧王墓,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神禾塬大墓也不具备西周墓葬的显著特征。

二、夏太后墓?

其实,“驾六”规制并不一定为周天子独享,湖北省枣阳市境内九连墩楚墓就发现过“驾六”的先例。后来,考古人员从另一处陪葬坑发现20个陶制茧形壶,上刻“私官”。何为“私官”?《汉书》记载“私官,皇后之官也”。神禾塬大墓会是一座秦汉时期的皇后陵墓吗?根据现代考古学论断,汉代皇后和皇帝皆合葬在一座陵园,神禾塬地区并没有汉代皇后下葬的历史记载。不过,有人根据《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始皇七年(前240年),庄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华阳太后,与孝文王合葬寿陵。夏太后子庄襄王葬芷阳,故夏太后独别葬于杜东”的记载。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注释“夏太后陵在万年县东南二十五里”,推断神禾塬大墓是秦国夏太后的陵墓。

夏太后,即夏姬,秦庄襄王生母,秦始皇的奶奶,丈夫是安国君。秦昭襄王死后,安国君即位,是为秦孝文王,仅在位3天便去世,秦庄襄王继位。因华阳夫人是正牌王后,要与秦孝文王合葬,夏姬虽母凭子贵,也被封为太后,但只得另择陵园,独别葬于杜东,不过享用天子丧葬规格,也不算是僭越礼制。问题是:秦汉时期的皇家墓葬均建有高大的封土,有大型祭祀建筑,包括寝殿和管理陵园的机构用房,这些在神禾塬大墓都是没有发现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三、秦二世墓?

也有人说:神禾塬大墓是秦二世陵墓。《史记》记载夏太后陵在杜东,而胡亥墓在杜南。杜,秦武公十一年设立的杜县,县治在今西安市杜城村,神禾塬大墓正好在杜城村以南6公里处。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记载“夏太后陵在万年县东南二十五里”“秦故胡亥陵在万年县南三十四里”。万年县县治在今西安市碑林区和平门外李家村东南,神禾塬大墓距李家村约17公里,方向偏西南。虽然秦二世被赵高以“黔首”之礼下葬,但等到子婴即位设计诛杀赵高后,为秦二世增加了陪葬坑,因秦朝此时危如累卵,没有能力新增封土和祭祀建筑。墓内出土“衛”字器物残片,“衛”指卫尉,是皇宫的宿卫,以及陵区曾出土过一件陶罐,上有“今宜春”三字,似乎可证实秦二世在此(宜春苑)之说。但此罐是在一盗洞中发现,是不是盗墓贼从他处携带该罐来喝水并丢弃于此?真相不得而知!

不论如何,我们不难想象:秦朝末年,项羽攻入关中,先掘始皇冢,又将秦国众多贵族墓葬掘毁,神禾塬大墓是夏太后墓也好,又或是秦二世墓,项羽有充足理由挖一挖,再一把大火烧毁墓室和地面建筑。随着楚汉战争的来临以及项羽军团的覆灭,这次盗墓活动也永远消失在了历史记载!让神禾塬大墓主人身份成了历史悬案。

2 阅读:1217

炖个考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