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迎来的第一个文化高潮,社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各个诸侯国和社会各阶层对于社会变革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无为而治
在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是两位著名的代表人物。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道家不同于道教,后者是古代中国神秘主义和原始巫术的综合体,吸收了道家思想后形成的。道教形成后,将老子神话化,将其尊奉为太上老君,就是在《西游记》中炼孙悟空的那个白胡子老头。虽然历史上确有老子,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并不详细。我们只知道他是道家的创始人,有人称他为老聃,也有人称他为李耳。
老子的学说有两个特点:朴素辩证法和无为。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无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为什么老子主张无为?有何作为?春秋时期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以及商鞅变法的人们都有所作为,然而结果却是生灵涂炭、战火连年。老子看到这种情况,提出我们应该无为。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状态是最理想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战争。老子希望回归到原始社会,他无法预见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他只能想到如何避免这种悲剧性的战争,因此提倡无为。同时,他认为人们应当顺应自然,因为自然即天道。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开头的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我无法准确地解释道是什么,只能用道来称呼,按照我们的理解,道就是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他认为国家由四个大的要素构成: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而道最大。只有顺应道,才能得到天道支持,然后才能得到王的统治,王是众人的领袖,但仍然比不上道,所以普通百姓更需要顺应自然规律。
顺其自然的状态叫做以柔克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水滴石穿。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比如你嘴里最坚硬的是牙齿,最柔软的是舌头,你老了,会掉牙但舌头不会掉;大树比小草更高大更坚硬,但七级风一来,大树连根被拔,却没有见过小草满天飞的。杯子满了就会溢出,只有空白的杯子才能倒入新的水,由此可见无为能成就有为,这是意思。
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将人分为四种境界:天地境界、道德境界、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普通人一般处于功利境界,而杀人犯、强奸犯等则属于自然境界。道德境界是圣人们所处的境界,他认为中国古代只有一人达到了天地境界,那就是老子,而孔子只在道德境界。
通常,我们身处功利主义的境界时,追求物质财富和地位。我们会比较谁拥有更多,比如比谁更富有、谁有房子、谁有车,甚至谁的父亲在官场上地位更高。然而,老子的理念是超越这种功利心态,洞察世间的虚妄并放下执着。只有当我们能超越物质欲望,让六根感官保持纯净无杂、心灵清净之时,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这也是老子所倡导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含义。
既要仁爱,又要有礼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强调仁爱和礼仪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人应该充满仁爱之心,即爱人如己,不做自己不愿意被施加于他人的事情。他在《大学》中提出:“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意味着我们应该亲近人民,即孔子所倡导的仁爱之义。这种仁爱观念早于耶稣五百多年,体现了创造和谐社会的理念。
此外,孔子也非常强调礼仪。他认为贵贱和尊卑应该有秩序,每个人都应该守住自己的本职工作并知足。孔子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不再尊重周朝王室,这就是礼崩乐坏的表现,他对此深感不满。他认为实现世界充满爱的最好方式就是每个人都谨守自身的本分,不妄图超越自己所属的身份阶级。诸侯要守住自己做诸侯的本分,大夫要守住自己做大夫的本分,不应该有大夫想做诸侯,诸侯想做天子的情况发生,那样会导致混乱。为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个人必须克己奉行礼仪。
然而,孔子的这种观点可能过于天真。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等级制度,所有事物都体现了等级差别。天子戴的皇冠上悬挂着珠串,珠串的数量有讲究,天子戴着12串,诸侯戴着9串。在韩国的历史剧中,韩王戴着9串,他们在这方面非常真实。因为韩王并不是天子,只有中国的皇帝才能戴着12串。另外,在故宫的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铜钉,屋脊上有九个走兽。你说我们的房子屋脊上也装上九个走兽,简直是找死!我们修房子也要使用黄色的瓦片,这也是禁止的。所有这些都有明确的等级规定,皇宫按照九九八十一来设计,亲王府按照八八六十四,郡王府按照七七四十九,不可以随意更改。皇宫的大门可以开几个,王府可以开几个,都是有规定的。孔子特别强调要维护这种礼仪规范。
大家都知道孔子有一句着名的名言:“是可忍,孰不可忍。”为什么孔子会说如此愤慨的话呢?因为鲁国大夫季氏举办宴会跳舞时动用了64人的舞团,而天子开宴会可以动用64人的舞团,诸侯48人,大夫32人。孔子对此感到非常气愤,他认为大夫不能摆出天子的架势。如果这种情况可以被忍受,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今天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孔子的观点有些奇怪,他们认为有钱人愿意动用128人并不需要受到管制。然而,在当时非常重视礼仪制度的背景下,这种行为既是可以管制的,也是必须管制的。所以,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爱和礼仪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鼻祖
除了思想外,孔子在教育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他打破了学术完全囿于官府的局面,使得平民百姓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现在我们所强调的素质教育理念也深受孔子的影响。他主张教育不能一刀切,不能采用同一种方法。早在孔子时代,他就有这样的主张。孔子一生中有3000个门徒,其中72位贤者。这3000个门徒中,最年长的跟他相差五六岁,最年幼的比他的孙子还小。他从爷爷一直教到孙子,因此必须因材施教。当时没有应试教育,孔子绝对是在推动素质教育。很多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当今写教育论文,常常引用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人的观点,但与其如此,还不如先研究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
为了推广素质教育,孔子编纂整理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这就是后来儒家的五经。本来还有《乐经》,但在隋朝时失传了。孔子的画像通常是双手交叉在胸前,佩戴着剑。一般情况下,画像上方会有一个题款,写着“大成至圣先师”或“万世师表”,两边则是一副对联:“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这对联说明了孔子强调传承和阐述六经的重要性。虽然《论语》是孔子的言论,但实际上并非他亲自撰写,而是由他的弟子整理而成。看来伟大的人物都有相似的情况,如释迦牟尼只传授教义而不亲自写作,穆罕默德亦如此。
老子和孔子是春秋时期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尤其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后来历代的指导思想。
百家争鸣
在战国时期,儒家、墨家和道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争相发展。
墨家的代表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兼爱意味着爱一切人,与儒家的仁者爱人相似。非攻表示反对战争,提倡保家卫国。尚贤强调选拔贤才,并进行选举产生国君。然而,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并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因为选举可能导致不合适的人执政。
儒家思想的代表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百姓。孟子的思想强调民本,提倡给予农民土地,保护劳动时间,实行宽刑薄税。他被尊为亚圣,仅次于孔子。
儒家另一位代表荀子主张逆天命而用之。古代人畏惧天命,因为当时对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有限。人们把自然灾害视作上天的惩罚,但荀子提出利用自然来改造自然。虽然后来有人把这种思想发展到极致,提出人定胜天,但实际上无法战胜自然灾害。我们能够利用自然规律为人民服务,但不能过度开发,否则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在今天,强调人定胜天的思想更加危险,因为过度开发会导致自然的反击。以长城为例,它是中国农牧业的天然分界线,人们不能在长城以北耕种,只能放牧。但由于长期的过度耕种,导致土地破坏,沙漠化扩大。北京时常受到沙尘暴的影响,正是因为长城附近区域变成了荒漠。正如孟子所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人类需要遵循规律,更何况自然界呢?
战国时期的庄子承袭了老子的道家学说。他言:“巧者劳,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者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这句话意味着能力强的人需要辛勤劳动,智慧者常忧虑,无能者则无所追求。蔬食者指的是普通百姓,而非从政者则享受肉食。这与诗中的句子“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大致相同,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
法家、儒家区别大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法家与儒家在思想上存在三个主要区别:
第一,法家强调历史的进步性,认为当代社会比古代社会更先进,因此需要进行改革。他们不认同盲目追随先王之道治理现实社会的观点。与之相反,儒家注重继承先王的治理思想,强调学习古代圣人的行为方式。中国古代的帝王如尧、舜、禹、汤、文、武在儒家眼中是无可超越的楷模。即使唐太宗、康熙大帝等历史上的伟大皇帝也不敢自比尧、舜、禹、汤、文、武。然而,法家认为未来会比现在更好,因此主张不断进行改革。但在中国古代,改革常常面临巨大困难,因为那些提倡改革的人往往被视为“奸臣”,他们的主张与主流儒家思想相悖。儒家强调尊重祖宗和尊重祖先制定的规范。在天坛的斋宫后面,皇帝宝座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着“敬天法祖”四个大字。提倡改革的管仲也属于法家思想,法家相对不太重视道德的作用。因此,管仲曾经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在吃饱穿暖之后,人们才能明白什么是礼节,什么是荣辱。这表明法家思想可以追溯到管仲的时代。
第二,法家主张以法律为基础。近代资产阶级提倡法治,法治强调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不可任意违反。法家强调以法治理国家,治理“国内的老百姓”,国君则不受法律约束。因为法律本身就是由皇帝制定的,比如太祖颁布的圣旨:“朕有天下,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这意味着在我得到天下之后,我要以古代制度治理国家,通过明确的礼节来引导人民,制定法律来约束倔强的人。对于冥顽不灵之人,就通过法律来制裁。而皇帝自己则不受法律约束,因为皇帝不会违背自己的命令。贵族则享有免死金牌,这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曾做出过贡献。在清朝的法律中,贵族犯罪有八议,与这八个议题相关的人可以减轻刑罚。比如“议功”,我们家族有功劳,所以死刑可以减为无期。这种“议功”、“议贵”、“议亲”等等的方式已经得出结论后,就可以释放无罪。在现代看来,这种做法显得荒唐,因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的父亲有功劳与其他人无关。例如,如果我父亲是志愿军烈士,而我犯了死罪,那我仍应该受到枪决,不能因为我父亲是烈士就可以逃罪。所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与韩非子的法治观念有所不同,他当时主张的法治是为了治理老百姓。法家和儒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法家强调法治,而儒家强调德治,追求以德治理国家,注重仁政。法家主张对轻罪重刑,认为没有死刑和重刑就无法威慑人民,让平民不敢造次。
第三,法家还提出加强中央集权的观点。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他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命。”法家思想之所以能被秦王嬴政接受并成为指导思想,正是因为它主张法治、主张变革,不受拘束于古代观念,并且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当然,统治者会对这种思想产生兴趣,因为法家思想对于他们是有利的。
科技在发展
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的《春秋》记载了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西方早670多年。然而,虽然我们最早记载了哈雷彗星,但为什么它被称为哈雷彗星而不是鲁国彗星呢?这可能是因为在记录之后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十九年七闰是另一个世界之最。世界上各国的历法分为阴历、阳历和阴阳历三种。中国传统农历属于阴阳历而不是单纯的阴历。以回历(阿拉伯历法)为例,公元622年被定为元年,所以按照回历的计算,现在应该是13××年。但因为回历一年只有354天,以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所以又称为阴历。
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按照理论上每个月应该是31天或30天,但实际上不太规律。举个例子,七月是大月,八月就应该是小月,但由于奥古斯都皇帝的生日,八月增加了一天,变成了大月。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中国古代历法尽量兼顾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个月,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的周期。因此,一年有354天,同时还要考虑地球公转的周期,所以在19年中会增加七个闰年,闰年有13个月,也就是在这个闰年中有两个二月、两个七月。虽然现在我们普遍使用公历,不太关注这个问题,但在农历中常常会提到闰月。中国的历法属于阴阳历而不是纯粹的阴历,这个原则早在古代就确立了。另外,中国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记录了甘德和石申关于五大行星的观测。如果我们从那个时候继续研究,也许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登上火星了。
在物理学方面,《墨经》中提到了光学的八条原理。墨子出身于劳动人民,更加注重自然科学和生产经验。从那时到牛顿发现光谱,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如果我们坚持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也许时光机早就问世了。
古代医学中首推扁鹊。扁鹊是一位名医,奠定了脉学的基础,建立了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望闻问切)。现在对中医的争议很激烈,甚至在民国时期就有人主张废除中医。有人认为“中医”这个词并不准确,应该称为传统医学,以与西医(现代医学)相区分。中国古代没有西医,老百姓看病都找中医,而传统医学一直延续至今,自然存在着合理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