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喝小米粥,究竟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揭晓答案,早知早好

杨雪飞 2024-04-23 07:47:17

导语: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达到12.8%,意味着每8个成年人中就有1名是糖尿病患者。惊人的数字背后,是中国超过1.4亿的糖尿病患者总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患者中,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占比高达60%至70%,肥胖无疑是推动2型糖尿病病情恶化的主要力量。

此外,糖尿病的发病趋势正朝着年轻化方向发展,早发型糖尿病(即在40岁之前被确诊为糖尿病)已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

对于中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病程超过5年的患者中,三分之一已出现并发症;而病程超过8年的患者中,高达60%的人已经面临并发症的困扰。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生活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饮食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错误的饮食习惯不仅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还可能加剧并发症的发生。在饮食方面,小米粥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小米粥营养丰富,其中的成分可以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因此有助于降低血糖。

然而,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小米粥易于消化和吸收,且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那么,常喝小米粥究竟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呢?这需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小米粥的营养成分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并结合个体差异来做出科学判断。

01

别再瞎控血糖了,一份清单教你找到自己的血糖正常值

血糖管理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但错误的血糖控制方法可能会带来反效果。了解并控制自己的血糖正常值是实现有效血糖管理的关键。

下面是一份清单,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血糖正常值。

【了解血糖正常值的标准】

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7.8mmol/L

【不同人群的血糖正常值差异】

孕妇:空腹血糖正常值<5.1mmol/L,餐后一小时血糖正常值<10.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8.5mmol/L。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血糖正常值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正常值可控制在6.1-7.8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正常值可控制在7.8-11.1mmol/L。糖尿病患者:根据年龄、病情和并发症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一般来说,年轻且无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得更严格,而老年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则可适当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如何监测血糖】

定期检测:建议每周至少检测一次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以便及时了解血糖水平。正确使用血糖仪: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避免误差。记录血糖值:每次检测后,及时记录血糖值,以便观察血糖变化趋势。

02

医生提醒:身体出现4个“异样”,警惕血糖超标,别不重视

口渴难耐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身体会通过排尿来清除多余的糖分。这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引发口渴难耐的感觉。如果你经常感到口渴,尤其是在没有大量出汗或运动的情况下,就需要警惕血糖超标了。频繁排尿血糖超标时,身体需要通过排尿来清除多余的糖分。这会导致频繁排尿,尤其是在晚上。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频繁地起夜上厕所,这可能意味着你的血糖水平已经升高了。疲劳无力血糖超标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能量产生,导致疲劳无力。如果你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即使休息充足也无法缓解,就需要检查血糖水平了。视力模糊血糖超标会影响眼睛的正常功能,导致视力模糊。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视力有所下降,或者经常感到眼睛疲劳、干涩、疼痛等不适症状,就需要警惕血糖超标了。

03

常喝小米粥,究竟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揭晓答案,早知早好

小米粥,这一寻常百姓家的早餐佳品,究竟对我们的血糖有何影响?是升还是降?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谜底。

在我国食品成分表中,小米粥的血糖指数大约为71,相较于大米饭的83略低一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小米粥是低升糖食物。

当我们将小米浸泡或熬煮成粥时,其质地变得更加软糯,血糖升糖指数也会随之升高。有实验数据表明,将小米浸泡一夜后煮成米饭,其血糖生成指数高达98%,几乎与糖水相当。

因此,小米粥的血糖生成指数确实较高,单纯依靠喝小米粥来降低血糖的说法是不准确的。相反,经常喝小米粥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

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来说,平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摄入小米粥,以免对血糖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小米粥并非降血糖的佳品,而是升血糖的食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4

糖尿病患者若想平稳血糖,喝小米粥时可以做好3件事

控制食用量

小米粥虽然营养丰富,但其升糖指数(GI)相对较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应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一般来说,一小碗(约200毫升)的小米粥就足够了。

搭配其他食材

为了降低小米粥的GI值,可以尝试搭配一些低GI的食材,如燕麦、藜麦等全谷类食物,或者加入一些豆类、坚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注意烹饪方式

在烹饪小米粥时,应避免过度煮烂,保持一定的颗粒感。这样可以增加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减缓糖分的吸收速度。同时,尽量避免加入过多的糖分或高GI的调味品,如蜂蜜、白糖等。

05

这5种食物是天然的“二甲双胍”,每天吃一点,或能帮助降低血糖

燕麦

燕麦富含膳食纤维和β-葡聚糖,这些成分有助于延缓胃排空,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每天早餐选择一碗燕麦粥,不仅营养丰富,还能帮助控制血糖。洋葱

洋葱中的硫化物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有助于降低血糖。炒菜时加入一些洋葱,既能增加风味,又能起到降糖作用。

苦瓜

苦瓜中的苦瓜皂苷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它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增强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适当食用苦瓜,如凉拌苦瓜或苦瓜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桑叶

桑叶中的多糖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将桑叶泡茶饮用,既方便又有效。魔芋

魔芋中的葡甘露聚糖能够延缓胃排空,减少餐后血糖的升高。同时,魔芋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促进健康。将魔芋作为一道菜肴加入日常饮食中,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能起到降糖作用。

06

糖友注射胰岛素后,为何血糖还是不稳?提醒:多半是没做好这4点

饮食管理不到位

糖友在注射胰岛素后,必须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果饮食过量或食物选择不当,例如摄入过多的高糖、高脂肪食物,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糖友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确保饮食均衡、多样化。

运动不足

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糖友降低血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糖友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运动,或者运动强度和时间不足,都可能影响胰岛素的效果,导致血糖不稳定。

建议糖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压力管理不当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糖友的血糖水平升高。因此,糖友需要学会有效管理压力,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法来放松身心。

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也是稳定血糖的关键。药物使用不规范

糖友在使用胰岛素时,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包括注射时间、剂量、方法等。

如果药物使用不规范,如剂量不足或过量、注射部位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血糖不稳定。因此,糖友需要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使用方案,确保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0 阅读:36

杨雪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