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准备长征时,斯大林为了苏联的利益,不同意长征

历史客栈 2024-03-07 11:01:10

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主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开始了艰难而又伟大的长征。

后来的历史已经证明,长征是正确的,也是伟大的,但是,当年斯大林和共产国际却不同意红军长征,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早在1934年5月,中央红军的反“围剿”战争已经基本上宣告失败了,中央就在瑞金召开会议,准备做战略转移。

不过,当时的中国共产党还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一些重大的行动,都要上报给共产国际,因此,中央就把这个战略转移的想法上报给了共产国际,请求共产国际的指示。

很快,共产国际就回电了,原则上同意红军转移以保存实力,但又明确说明,现在红军部队还有很强的实力,中央苏区的资源也没有枯竭,要动员新的武装力量,在新的条件下巩固和扩大自己。

说白了,就是共产国际并不同意红军转移,而是认为红军和苏区仍然有足够的实力,要继续坚守苏区。

当时,共产国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中央不得不暂停红军的转移计划,准备发展新的武装力量,继续与国民党军抗衡。

时间到了9月,蒋介石为了彻底剿灭苏区,制定了一个“铁桶计划”,调集150万大军、300多架飞机进行“分进合击”、“铁壁合围”,要对中央苏区进行彻底地围歼。

以当时红军的实力,尤其是李德、博古的瞎指挥,是根本无法抗衡这个庞大的“铁桶计划”的,可以说,红军危在旦夕!

万幸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民党赣北第四行署专员兼少将保安司令莫雄,因为不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就把这个绝密计划告诉了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项与年也非常震惊,立即连夜出发,突破了重重险阻,终于在10月7日把这个绝密情报送到了中央苏区。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经过讨论决定,立即进行战略转移!

10月10日,中央红军主力部队8.6万余人,从苏区出发,开始了艰难而又伟大的长征!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斯大林得知红军长征的消息后,非常惊讶,说他们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可见,斯大林是不想让红军离开苏区的。

那么,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为什么会不同意红军长征呢?

其实,这并不是为了红军的发展,而是出于国际战略的考虑,或者说,就是为了他们自己。

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德国已经开始实行法西斯主义,在希特勒的领导下,急欲发动战争,包括苏联在内的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在承受着战争的压力。

不过,跟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苏联不光在西线面临着压力,在东线同样面临着压力,就是日本。

就在1931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把东北变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直接威胁到苏联在远东的安全,苏联不得不在远东调派大量兵力,对抗日本的威胁。

所以,苏联面临着东西两线的压力,是他们无法承受的,于是,斯大林就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红军身上,希望中国红军能承担起抵抗日军的重任,帮助苏联化解东线的压力。

因此,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是希望中国红军发展壮大的,但是,红军现在却要离开辛辛苦苦发展起来的中央苏区,进行生死未卜的长征,这无疑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不想看到的。

但是,红军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帮苏联“分忧”,就把自己走上绝路,所以,中央红军还是踏上了长征之路。

这也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完成的,后来的发展,也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很多帮助,但是,随着共产国际的控制欲越来越强,在不理解中国实际的情况下,做出了一些损害中国共产党利益的决定。

这些事,渐渐就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普遍抵制,尤其是毛主席在遵义会议重新上台后,制定出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才渐渐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控制,走上了一条真正适合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参考资料:《长征》《文史精华》《毛泽东与斯大林》)

0 阅读:87

历史客栈

简介:《旧闻新知》主编,《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