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的沈阳长什么样?老照片别有一番韵味,令人惊叹

南斋孤风中 2024-04-27 20:23:28

沈阳,这个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城市,在百年前已经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从老照片中,我们可以一窥这座城市当时的繁华景象。

街道两旁,林立着古朴典雅的中式建筑。

商铺林立,充满了东方特有的文化气息。

同时,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如大东门塔、魁星楼等,也正伫立于此,见证着这座城市悠久而沧桑的历史。

百年前沈阳城满族妇女

百年前的沈阳城,一条繁华热闹的大街正是这番景象。

1909年的这条大街,宽阔平坦。

两旁的商铺林立,透露出浓郁的城市生机。

街道两旁,几位身穿亮丽旗袍的满族妇女,正欢快地逛街购物。

她们的着装绚丽多彩,体现了当时满族文化的独特风情。

沈阳作为满洲重镇,满族同胞在此生活繁衍,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妇女们相比,街道上还出没着另一种交通工具——黄包车。

这种人力车,在当时已经算是较为先进的交通工具了。

它给予人们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在这条热闹的大街上穿梭往来。

这幅画面,生动地再现了1909年沈阳城内的繁华景象。

无论是街道两旁的商铺,亦或是行人着装与交通工具,都令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息。

沈阳沿街店铺

走进清末沈阳的这条街道。

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另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时代。

这条街道,保持着笔直宽阔的格局,两旁的建筑都采用了古典的中式风格。

飞檐翘角,给人一种穿越回过去的感觉。

沿街的商铺林立。

门口摆放着各具特色的木雕招牌,更彰显了这一带的传统气息。

仔细观察那些精美的木雕招牌,可以发现上面刻有牡丹、仙鹤等富有东方韵味的图案。

并且还经过精心的彩绘,更加鲜艳夺目。

这些独特的招牌,无疑是这条街道的一大亮点。

沈阳站前身奉天驿

清末的奉天驿车站,这里见证了沈阳城最早的公共交通形式——铁道马车的身影。

远处的建筑,透着浓浓的中式复古风范。

宛如一座小型的古老驿站。

而在站前的广场上,一辆简朴的马车正静静地等候着乘客。

这就是当时沈阳城,最为先进的公共交通工具——铁道马车。

马车外表朴素无华,但其内部可能配备有较为舒适的座椅,能为旅客提供较为便利的出行体验。

车厢两侧,还有车夫駆驭马匹的空间。

相比现代高速的交通工具。

这辆铁道马车,显然速度较慢。

但它的出现,无疑为沈阳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令人义愤填膺的纪念碑

1909年,沈阳城郊一处高地上,矗立着一座令人忧怒的纪念碑。

它是日俄奉天战役后,日军于1905年所立。

它的存在,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一种公然侵犯。

这座纪念碑高耸入云,仿佛一支指向天空的巨大子弹,威慑而又冷酷。

它矗立在中国的土地上。

如一个挑衅的符号,彰显着日本侵略者的胜利与傲慢。

每当沈阳人民仰望这座纪念碑时,都会感到一股强烈的民族愤怒。

奉天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血泪交织的时期。

当年,作为清政府的属国,沈阳和东北地区,遭受了日俄两大帝国主义国家的残酷侵略。

最终,在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清军不敌,被迫节节败退。

而这座令人不齿的纪念碑,正是日军趁机留在中国土地上的一个嚣张凭证。

百年前的沈阳人民,必定为这座纪念碑而深感耻辱和愤怒。

即使在今天,这座纪念碑仍然如同一根刺扎在中国人民心中,提醒着这段不堪的历史。

沈阳大东门塔

1909年的大东门塔。

已经历经了漫长的风雨洗礼,却依然矗立在这片土地上。

这座建于皇太极年间的城楼,原名扶镜城。

曾经是"盛京八门"之一,在古代城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东门塔的顶部屋檐飞翘。

倾斜的城墙,依然保持着庄严的姿态。

这座城池,自古以来就是沈阳的重要防御工事,经历了无数次战火。

站在这座,高耸入云的大东门塔下。

不难想象在它的见证下,沈阳这座古老的东北重镇,经历了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

从当年的“盛京八门”之一,到如今破败不堪的城垣。

大东门塔,无疑成为这片土地上一座最能诉说历史的沧桑瑰宝。

沈阳火车站前的清兵

清末年间的沈阳火车站。

只见一列火车缓缓停稳,车厢门尚未打开。

但已有一队清军士兵整齐列阵在列车前,恭候重要人物的到来。

他们身着整洁的军装,神情肃穆。

充分展现了沈阳这座“东北重镇”,应有的军事与政治地位。

除了严肃的军人,在火车旁还有几名留着长辫子的安保人员,静候在一旁。

这位即将抵达的贵宾。

或许是清王朝的权臣,又或是前来视察东北局势的官员。

奉天钟楼

1920年,奉天四平街(中街)。

一座独具特色的钟楼,矗立其间。

成为了这条热闹街道的一大亮点。

这座钟楼,建筑造型古老而典雅。

以中式的飞檐翘角为特色,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

这座钟楼好似一座历史的见证者,在欣欣向荣的街道上静静地伫立,见证这片土地的变迁。

当年的奉天四平街。

一定是这座钟楼的主角之一。

它在这条热闹街道的正中央高高耸立,成为行人必经之地,乃至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

奉天城四平街-今中街

百年前的沈阳,城东一带的商业街道热闹非凡。

从沈阳东城墙的东南角,俯瞰下去。

一条笔直宽阔的大道,正呈现在眼前。

这条被称为“东西沈阳大道”的主干道,两旁林立着大小商铺,商业气息十分浓郁。

沿街建筑各具特色。

有的采用中式飞檐翘角的设计,有的则呈现出西式风情,反映出当时沈阳城市建筑的多样性。

街面上川流不息,行人、马车、小贩络绎不绝,繁华热闹。

这条东西大道似乎是沈阳城的商业中心,各式商铺林立,从事着各种买卖活动。

这里无疑是城内最繁华的街道之一,吸引着大量顾客前来消费。

奉天魁星楼

魁星楼,这座始建于明代的楼阁。

位于沈阳城东,气势雄伟,高峙于城头。

经过清代三次的重修,魁星楼的规模日益壮观,成为沈阳明显的地标性建筑。

《沈阳县志》中曾赞颂道:

“魁星阁高峙城东,夕照晚霞一望千里。星阁晴霞曾是沈阳八景之一。”

可见这座楼阁,在沈阳城内享有崇高的地位。

魁星楼的历史地位,同样不可忽视。

在清代,不少考中功名的知名人士,都曾在此拜祭求贤。

譬如当年名震一时的“关东才子”王尔烈进士,以及东北地区的“麻状元”,都到此虔诚拜祭。

写到最后

在这些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沈阳城内街道宽阔。

两旁商铺林立,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韵味。

无论是精美的木雕招牌,还是身着旗袍的满族妇女,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沈阳城独特的文化特色。

而最早的公共交通工具——铁道马车,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开端。

另一方面,沈阳城,还保留着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古老建筑。

比如大东门塔、魁星楼等。

它们不仅见证了沈阳百年来的沧桑变迁,也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而那些具有争议性的纪念碑,则揭示了沈阳在近代历史中,遭受的外来侵略与国耻。

这些老照片,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一个百年前沈阳城的独特面貌。

2 阅读:1941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