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的老大哥,蒋介石的十三太保之首,胡宗南也得叫他声哥

追梦的年 2024-04-20 23:28:02

在国民党阵营中,有一股显赫的势力派别是为黄埔系,这是蒋介石最倚重的一部分,在这群人中胡宗南算是最受宠的一个,他创下了数个“第一”:

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军长、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上将等等。很多与他同期的同学,都是跟在他身边做事。

后来胡宗南更是主政一方,麾下中央军数十万,因此被人称为“西北王”。但即便他已如此位高权重,面对一个黄埔一期同学时也得恭恭敬敬叫声“大哥”。

他这个“大哥”最初权势也很大,但偏偏自己作死惹得蒋介石反感,于是高开低走没再担任过什么要职,最有意思的是他被抓捕前后的一系列操作非常有喜剧效果。

此人的名字叫曾扩情。

曾扩情1894年出生于四川威远,他家境贫寒,能走出来靠的读书上的天赋,先后在县国民学校高级班、县立初级中学、北京朝阳大学法科就读。

也是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期间,他经老师李大钊保荐投考了黄埔军校,1924年4月,在黄埔第一期入学考试中,曾扩情考取了第二名,只弱于学霸蒋先云,可见他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胡宗南等人之所以叫他为大哥,那倒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年纪。曾扩情进入黄埔时已经30岁了,这在校内绝对是“老人”了。要知道时任黄埔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才26岁,时任黄埔政治教官的聂荣臻才25岁。

更别说曾扩情的同学了,陈赓21岁、杜聿明20岁、左权19岁,最小的刘咏尧15岁,这相差了整整两倍!在一众年轻小兄弟面前,曾扩情可不就成大哥了嘛。

最开始曾扩情倒是与共产党走得很近,他担任了政治部干事,直接在周恩来手下工作,周恩来对他平日里非常照顾,他也视周恩来为恩师。

然而中山舰事件之后,曾扩情就忘恩负义了。

中山舰事件暴露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他由此禁止再出现跨党的现象,开始逐步针对共产党员。曾扩情好不容易升任为20师政治部主任,却因被人告发包庇共产党而撤职,这可让他心慌不已。

曾扩情立马向蒋介石写了封长篇报告,表示自己绝对拥护校长,从此跟共产党划清界限。蒋介石看后非常高兴,仅仅过了三天就为曾扩情安排新的工作。

在这份“知遇之恩”下,曾扩情更加卖力了,他以黄埔同学会秘书的身份为蒋介石拉回了很多学生,还想去策反黄埔一期同学、已是红军军长的许继慎,许继慎对此一笑了之,但这封策反信却成了后来许继慎的死因。

1929年蒋桂大战时期,曾扩情成功策动四川军阀刘湘派部出川,为最后蒋介石的胜利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援。

他有如此表现,自然也能得到重用,1931年就当选国民党第四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在黄埔学生中是第一人。

次年蒋介石想要成立只忠于自己的军事情报团体,便让贺衷寒和曾扩情两人去筹备“复兴社”,复兴社骨干十三人被称为蒋介石的“十三太保”,曾扩情因年纪最大被推为大太保,胡宗南和戴笠等人都要叫他一声“扩大哥”。

曾扩情的起点如此之高,如果按照正常发展,不说黄埔第一人,至少前十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越往后他的名气越小,甚至蒋介石曾经还想要把他处决掉。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在于他喜欢耍小聪明,结果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1932年底,蒋介石想拉拢刘湘、杨森等人,把自己的势力伸进四川去,因此就派曾扩情这个信得过的四川人去担任四川党务特派员。

刘湘、杨森这些军阀都是很有眼色的人,知道曾扩情是老蒋眼前的红人,便想尽办法讨好,以便多争取些利益。于是,美女、金钱一波又一波地送到了曾扩情眼前。

面对这些,曾扩情毫无抵抗力,很快就沦陷了,一个劲帮着刘湘他们说好话,这让蒋介石非常不解,明明是派你去策动别人,怎么反而像是你被策动了?于是蒋介石让人偷偷去查,很快就得知了实情。

被戏耍了的蒋介石大怒,让曾扩情赶紧滚回来,别在外面丢人。

曾扩情知道事情闹大了,便想了办法补救,他把收取的几万银元和众多礼物全部列好清单,一回到南京就立马交给蒋介石。并且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四川那些军阀想要拉拢自己,但自己对校长忠心一片,收礼物只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自己早已准备好上交给校长。

没想到蒋介石听了没有丝毫感动,还拿出几张照片摔在了曾扩情脸上,问他:那这些东西哪去了?

原来蒋介石早就得知曾扩情所收受的贿赂,他看过清单后发现上交的只是小部分,还有更多的东西都被藏了起来。曾扩情面对确凿的证据无话可说,自此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

失去信任倒也还有闲职担任,但西安事变之后差点性命都丢了。

张学良把蒋介石囚禁后,找到了曾扩情,张把自己发动这场事变的初衷告诉对方,希望曾扩情出来做个广播讲话,把原委告诉世人,曾扩情照做了。

但对拒不妥协的蒋介石来说,这就是背叛。所以曾扩情随蒋介石回南京后,一下飞机就被戴笠带走了,戴笠倒还客气,对他说:扩大哥,对不住了,这是上边的意思,希望你好好反省。

如果不是胡宗南等十余人联名恳求,曾扩情怕是逃不过一枪。此后曾扩情就更没有权力了。

1949年末,国民党的统治已土崩瓦解,其高官要么起义,要么飞台湾,要么去香港或海外,这时的曾扩情倒是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出家。

他跑到了四川广汉深山一座古寺里当起了和尚,还没吃几天斋饭解放军就找到了他,当解放军要抓捕他时,他还非常镇定地说:老衲已做了皈依弟子,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你们还抓我干什么?

那名解放军战士又好气又好笑,回答他:你在哄谁?用这种连小孩子都不信的办法来对付共产党,你是在演滑稽戏吗?别说你这种出家才几天的假和尚,就是削发多年的原军统行动处长宋灰鹤这样的真和尚我们也都抓了起来。

曾扩情这时因为担心会被枪毙,就有些后悔没跑。一开始他被关押在白公馆,该公馆共有两层,上层关押的是宋希濂、沈醉这些高官,下层则是等级较低的军官特务。

他本来是被关在上层,不过仔细琢磨后,他认为上层的人职务都很高,弄不好就得挨枪子,所以曾扩情强烈要求住到下层,工作人员批准了。

下层的生活条件就比上层要差很多,几个人挤在一屋不说,还经常要去做体力劳动。

后来黄埔一期同学陈赓来看望了大家,对他们宣传共产党优待俘虏的政策,这时曾扩情才确定共产党不会枪毙他们,于是他非常后悔搬下来遭遇,又请求住到上层去了。

在被关押期间,曾扩情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加上他年纪比较大了,所以1959年首批特赦名单中就有他。不过在释放的前几天,他还受了一次很大的惊吓。

那次曾扩情在与沈醉等人闲聊,突然管理员进来喊:恭喜各位!过个几天就要送各位回去了!

曾扩情一听这话当即两眼发直,整个人都失神落魄,其他被关押的人也都差不多。因为在国民党监狱中,向犯人报喜往往就是处决之意,所以他们都误会了。管理员见众人态度不正常,对大家仔细地讲解,这才让曾扩情他们恢复正常。

从功德林出来没多久,首批获得特赦的原国民党将领就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当时一眼就认出了他,这让曾扩情非常羞愧,半晌才说出:周先生,我当初跟您走过一段革命的路,后来是我走错了路,成为一个罪恶深重的战犯,我对不起您。

周恩来则笑着回道:是我们当老师的没有教好,也有责任。这个‘我们’当然就不是说周恩来一人,其实还意指校长蒋介石把这些黄埔学生带着走错了路。

此后的曾扩情担任过辽宁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等职,他还比较长寿,1983年病逝于辽宁本溪,享年89岁。

他的人生呢,就是典型的高开低走,当然,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最后能活得如此长寿,也算是他人生的另一种胜利吧。

3 阅读:3475